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三里凹是个自然村,一凹一道梁,一凹一里路,一凹一家人。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一里凹,住着一对耄耋老人,没有自来水,也没水井,在城里的孩子,定期买一大罐水拉回,贮存到院里水窖。老人用水如油,细水常流。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老奶奶在石头箍的窑洞里做家务,老爷爷在村边的麦田晒太阳,老远看见我们,便起身,拍拍屁股上的土,回到院子里。小鸟长大飞走了,老鸟在守窝。这里是根,不能挪,挪了就活不长了,老人这样说。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来到二里凹,看得见的三个院子,都大门紧锁,荒草丛生,难道这是个无人村?正说着,从上面下来一个老太太,吸着香烟,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去家里吃饭,原来上面还有一个院子。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老太太精神矍铄,说话十分风趣,语速较快。她说 ,这个村现在只有她娘俩,她80多岁,儿子也年过花甲,儿媳妇前两年去世了,孙子都外出打工了。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老太太自称山中女仙,顶的是南山玉皇,为人看病消灾。同样的石头窑洞里,挂满了锦旗镜匾。窑底后面一个锦旗上写着“有求必应,至灵至圣”,看来老太太也有铁杆粉丝!她儿子告诉我们,最近,张茅乡一户人家,把出赘在外村,因车祸死亡的儿子尸体,拉回家埋了。于是家里不断爆出横祸,闹得一家人不得安宁。请老太太去了,略施法术,乱糟糟的家一下子消停安静了。这家人千恩万谢,非要请王小丑到这里来说书还愿,母子俩很是自豪。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估计这对母子凭此应有不错的进项。我们注意到老太太吸的香烟比当地农村人要高一个档次,可能都是那些有求必应者奉送的。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老太太是个热心肠,我们已经出到村外,她又撵上来,固执地要陪我们去三里凹,还说经常在那里串门。唉!城里人门对门,形同陌路,山里人隔着一道梁,也亲如一家。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到了最后一个凹,看到一个凄惨的五口之家,老两口70多了,大儿子一家在城里,二儿子精神残疾,娶个弱智媳妇,生了一个男孩,今年已经24岁了,长的眉清目秀,据说神经也不正常。我们除了看到他不说话,不愿意接触生人外,其他也没看出异样。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老太太很精干,在家蒸元宵节花馍,那些麦秸积、枣蒜馍、布袋、鱼、刺猬好看极了。两个老太太饶有兴致地介绍着这些花馍的名称以及民俗讲究。临走前,为他们拍了全家福。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出到村口,老人拿着一袋刚蒸出来热腾腾的白馍,又撵来了,非要我们拿上。山里人的纯朴厚道,让我们感叹不已。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是石头山,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箍的窑洞,坚固耐用,朴素美观。三家九口人,守着三道山粱,占着三个山凹,各家相隔一里山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土里刨食,与世无争。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我们这些局外人往往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待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一定很寂寞,很痛苦,可是从他们热情的话语里,安详的面孔上,我们看到的分明是阳光、平和、知足,当然还有纯朴,厚道和善良。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回去很久,三里凹人的生活场景不断在脑海里浮现。他们能坚守多长时间,五年?十年?最后结局是什么呢?


文化遗存——  一村俩老人,相看两不厌,至死不挪窝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存方式,如果他们乐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