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男孩剪刀脚挤压妈妈脖子,这位妈妈从头到尾不反抗,怎么想的?

鸡蛋壳里的蜗牛

看到这个题目,我又陷入沉思。又不自觉的想说点什么。一个10岁的孩子竟然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庭?怎样的一种教育才能教出这样一个逆子!

于是,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大致情况:原来是这个10岁小男孩要求母亲给他买手机,可是没答应,于是乎,男孩就对自己的母亲连踹了几脚。妈妈还是愿给男孩买,接着就出现了剪刀脚挤压妈妈脖子。


后遇一大姐过去把男孩拉开了。可是这男孩依然不依不饶,对着大姐就是一顿大骂。此时,母亲,站了起来,可她未开口阻止,只是一旁看着。

大姐离开之后,男孩继续用手锁住母亲的脖子,可这位母亲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任由孩子打骂。乃至还说:你就打死我吧!

看到这里,我不再为孩子的行为感到诧异,只是觉得有点惋惜,有点可悲!在整个过程中,妈妈的行为首先让我很惊讶,不作为!冷漠!面对好心大姐的帮助,居然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只想说:有果必有因,因果循环,因果报应!结出这样的果,定是自己种下的因。每个孩子生来一样,白纸一张,现在被画的乌漆嘛黑的时候,众人一致却在谴责这个不孝子。做出这样的事,是不是该天打雷劈!可有没人想过?为何会这样?

古语云:慈母多败儿,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有这样的孩子,与母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棍棒出孝子,虽然现在不提倡体罚孩子,但是一定要严管,不能听之任之,溺爱。特别是男孩,在幼小时期,要引导其建立基本的仁义道德,尊老,尊师这些中华传统美德,在其心中种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两个特殊阶段更要值得注意。

家长榜样的力量。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样,小孩最小就是以父母为榜样,有样学样。从孩子身上大概能猜到孩子的父亲估计也是一个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人。

个人觉得从小幼儿教育就应多从德育这个方面入手。在开发智力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懂的基本的礼仪,基本的待人处事,引导孩子做一个有文化有素养,有学识的新时代人。


赖丝兔文化空间

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暴力、狠毒、无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事件,家庭暴力和校园暴力已经常常发生,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那个男孩既然可以肆无忌惮毫不留情的对自己的妈妈,那么可想而知将来他也会同样对带周围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令人不仅心寒和震惊。爱孩子,不是没有限度。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孩子会产生那样的行为与家庭教育有极大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少,个个在家都跟公主和皇帝似的,有时孩子说了不该说的话,做错了的事,可能大人还不会惩罚和教育他,反而觉得孩子“聪明,有本事”,这样孩子一点点的在改变,所以说那个男孩对他妈妈的行为,是他妈妈自己造成的后果。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分不清好坏对错,他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什么他就画什么。溺爱,不是爱,我想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对他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还有就是学校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是唯分数定高低。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校园暴力屡屡发生,而且手段残忍狠毒。这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反思的!我们老祖宗写的我《三字经、弟子规》,等等,是应该重新读读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孩子的教育,不仅关乎一个家庭,更关乎一个社会国家,所以应该重视。


木心91882

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只是被网友爆出来的相对少,所以引来一阵围观。不管这是位妈妈还是奶奶,把孩子管教到这种状态,暴躁,跋扈,目无尊长,没有一点一个同龄孩子应有的样子,10岁了,都已经过了3岁看大,7岁看老的年龄了,让孩子变成这样,实在是一家人的不幸。

通过这位孩子长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分析,很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觉得哪些方面对孩子有愧疚,所以甘愿忍受孩子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小爆脾气儿。也许在他们之间还有着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所谓隐情“”,其实在我看来,即便如此,仍然跟纵容孩子如此发挥没有关系,不管怎样说,这样做是触动了全面共识下的传统教养底线,家长绝对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虽说并不至于不可救药,但再扭转他的很多行为规范,重新树立他的行为认知,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地洞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必定是跟多年的亲子教养养成的这种习惯有直接关系。骄纵,放任,宠溺,或者孩子其他家长对孩子平时也是同样的做法,都会慢慢惯出孩子这样的脾气性格,稍不如意就会动怒,就会发泄,不会别的宣泄情绪的方式,所以动粗就成了习惯性动作。


少儿财商硕羽爸

这妈妈的年龄,看着怎么像姥姥或者奶奶?难道是老来得子?

我不觉得妈妈可怜,也不觉得孩子可怜,他们的可怜都是自家造成的,我觉得这个热心的大姐好可怜,好心惹了一身骚。这要是熊孩子再大点儿,没准儿就得把人打了,那就更冤了!


童书育儿

大街上这个男孩出手打骂自己的妈妈,用剪刀脚挤压至快窒息,有人拉开,还跟路人吵架,当妈的从头到尾不还手不训教,什么心态?怎么当妈的? 格格巫育儿日记为你解读:

前不久,一名10岁的小男孩,由于自己的母亲不给自己买手机,在马路上对着自己母亲连踹了几脚,之后妈妈仍是不愿容许给他买手机,就将妈妈打倒在地上。


后来,周围一位大姐看不过去,去把男孩给摆开了,虽然男孩被拉走了,可是任然不忘给母亲再补一脚。


男孩被大姐摆开之后非常不爽,用手指着大姐大骂起来。大姐顿时也生气了,跟小男孩争持起来。


这时母亲现已站了起来,看着男孩跟大姐在吵架,她依然没有作声阻挠。男孩摆出要跟大姐大干一场的情势。



大姐不跟他计较之后,他随后又持续用手去锁住母亲的脖子,这位母亲依然还没有任何的抵挡动作,任由孩子对着她打骂,乃至还说“你就打死我吧!”


能够看出,这位母亲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是在怂恿小男孩打她。感觉这是一个长期习惯被家暴的母亲,所以有人习惯被家暴也是被自己怂恿出来的。

看到这里,很多妈妈会说,要是我,一巴掌就呼过去了。这孩子太不守规矩了! 10岁的小男孩,如此不尊重妈妈!可见平时家长是如何的骄纵孩子!妈妈在孩子面前毫无威信和尊严可言。一般暴躁易怒的孩子,都和家长长期溺爱有关系。什么都满足,没有给孩子定过规矩,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分清楚界限。

这位母亲居然还说“你就打死我吧”,对孩子的行为既没有管教也没有反抗,甚至是软弱的消极应对。我看这样的行为一般是隔代的长辈才会采用的方法,既不解决问题,还起了很坏的消极作用。

从小就要给孩子定规矩,态度一定要坚定。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先冷处理,不要理孩子,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的情绪。学会和孩子共情。才能慢慢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不能给孩子配手机,就要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慢慢和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配手机。对孩子反复洗脑和进行说服教育。


格格巫育儿日记

大街上,一个十岁的男孩,因为妈妈不给她买手机,对妈妈拳打脚踢,并用剪刀脚挤压妈妈的脖子,妈妈从头到尾都没有反抗。路人拉开时,这个男孩还指着路人破口大骂。(看着妈妈的年龄倒像奶奶)

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可怜的事。孩子嚣张跋扈,脾气暴躁,没有一个同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这绝对是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对孩子太宠了,不论说是老来得子也好,还是觉得对孩子有很多亏欠也好,这样宠爱孩子、惯着孩子,只能自食自己酿成的苦果。



惯子如杀子。熊孩子都是宠出来的,惯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无论家庭有什么样原因,把孩子惯成这样,都是一个家庭的不幸。而且孩子这么大,这个时候想改变他,转变他,或者指望他再大一些能变好,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或者说不可能的事情了。


也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我的孩子这样,怕是早一巴掌给他扇一边儿去了。


名师育儿

这个妈妈很悲哀,这个孩子更可怜,溺爱留下的后遗症,未来要怎样才能痊愈?

都说“惯子不如杀死”,是宠溺过度,还是妈妈活的太“窝囊”,两种都有。面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丝挣扎,十岁的孩子就能对妈妈下如比之狠手,二十三十岁这个孩子还会做出怎样的事?



孩子从出生到成长,不光是锦衣玉食的生活,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做人。这名10岁的男孩就因妈妈不给买手机,就对母亲举脚相向,而这位妈妈却丝毫不反抗,是不敢还是不忍?只有这个糊涂的母亲自己才知道。


为人父母宠爱子女可以理解,但宠溺要有度,不能容许孩子任性妄为。10岁也许在你眼里还小,但在别人眼是孩子的品质差、缺乏家教。

小孩就像一棵小树苗,你若不去管,任它风吹雨打,再好的树苗也不可能长直,更不能熬到长高长壮之时。想让一棵小树长直,需要定期扶它一把;想要你的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合格地做好父母角色。


尼木子

纵子如杀子,半点不假。如此溺爱孩子,只会加速他的毁灭!

首先说明,这是一则旧闻,主角是孩子和奶奶。

10来岁的孩子和奶奶发脾气,对奶奶拳打脚踢,并且用剪刀脚对付奶奶,一边骂还一边用拳头捶打奶奶的头部和手臂,令人惊讶的是,奶奶全程逆来顺受,对孩子没有半点苛责。

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任性的范围,这是十足的戾气。



眼看孩子的奶奶呼吸困难,似乎很难受的样子。一位旁观的女士看不过去,上前把男孩拖走了。

男孩指着这位女士的鼻子破口大骂,嫌她多管闲事。而此刻,站在一旁的男孩奶奶仍旧是一言不发。

男孩甚至摆出架势要打这位好心的女士。站在一旁的孩子奶奶依旧是只看,不说话,任由男孩发威。


男孩回过身来,又把怒气撒在了奶奶身上。搂住奶奶的脖子又打又骂,奶奶还是任由他发疯。

任由孩子无原则的发疯,这是爱吗?这是如假包换的害!

看了上面男孩和奶奶的这一些列举动,我们旁观者还能说什么?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自己酿的苦果自己吃。

首先,孩子能有这么大的脾气也不是一天养成的,溺爱孩子的行为直接害的孩子也害了自己。或许是隔辈亲让奶奶对孩子过度的溺爱。

其次,教育,教育,教和育是相辅相成的。只养育,不教育,等于是害孩子。教给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为了让他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像问题中奶奶的教法,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恐怕是个祸害。

再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灌输给他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不然任其自由发展,法律将会教给他应该怎样做人。

结语:

对待有些已经长歪了小树,有必要砍掉那些扭曲的枝杈。棍棒底下出好人,在某种情况下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夜雨如书

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是觉得无比震惊!

且不说我们的祖先一直强调的“百善孝为先”,单单说我们自己成为父母后体会到的“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不求回报的。不寻求如何回报父母,反而对父母大打出手,这种不孝儿在古代的道德法庭上是要受重罪的!


但是,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我们震惊之余,也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畸形的现象产生?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现在都提倡快乐教育,提倡和子女做朋友。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对孩子舍不得骂,舍不得打。要知道,交朋友的基础是建立在交友双方有等同的智商、情商及世界观上,而一张白纸的孩子,他们还没建立完整的是非观善恶观,他们对于是非对错还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引导。因此我是不建议和孩子做朋友的教育观。我们不提倡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但是也不该纵容孩子的无法无天。孩子错了,该教训还是要教训,该责罚还是要责罚,不能让孩子扭曲了是非观。


二是孩子缺乏感恩心。

现在有一种提法,穷人家盛产“富二代”!乍一看觉得很矛盾,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自己从小物质没有得到满足,有了孩子后,恨不得把自己的全世界都端到孩子面前,物质上不顾自身家庭的承受能力,给孩子最好的。孩子必须穿名牌,从小吃国外代购的奶粉、零食,生活用品也是极尽所能地给孩子最好的。这样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为他制造的虚假富裕环境中,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到长大需要自食其力都时候,惊觉原来自己所处的是社会底层,而不是自我认为的金字塔顶端!心里落差可想而知!

对此,我的建议是父母还是需要有“家长权威”,引导孩子去恶扬善,教会孩子感恩心理,根据自身家庭条件养育孩子。

我是双宝妈,两孩妈妈,教育硕士,欢迎点右上角关注我,定期分享育儿心得。

双宝妈育儿经

相信大多数网友看到这件事情都相当的气氛。暂且不论事情的真假,就事论事的来说,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件事。



这件事的始末是一个母亲,因为没给孩子买手机,被孩子各种打,最后被拉开后还不忘踹一脚。我看了网上很多评论,大家再说这个母亲不应该这样纵容孩子,从小培养了一个魔王,以后怎么面对社会?大家能看到这一点很不错,但是如果往深处仔细想想,这个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她真的这么惯着孩子,为什么不给孩子买了这个手机?归根到底,最后原因还是因为没钱!她觉得没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心里的愧疚,所以才让她如此的放纵孩子,心里才能得到应有的安慰。


我在这里想说的就是现在的这一普遍现象,大学校园里“穷家的富娃娃”越来越多。其根本就是父母觉得对孩子亏欠的太多,把所有的积蓄和所得都给了孩子,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甘肃省天祝县东坪乡51岁农民陈邦顺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多卖血,假造6个献血证,四年来共给儿子63500元。令人气氛的是,他儿子明明知道他父亲卖血供他,还源源不断的要钱。虽然卖血供孩子上学的少,但是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去供一个孩子的家庭那是一大把一大把的。父母怕孩子在外面受欺负,被人看不起,给孩子买名牌衣服,名牌手机,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家庭的负荷。而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是一事无成。他们攀比,仇富,自私,没有感恩的心,这种情况直至工作受到挫折,才会变得好转一些。有句俗话说得好“穷家富路”,其实从根本上讲,就是内心的自卑,怕别人看不起。

这个孩子的母亲难道就真傻?这么放纵孩子让他打?我看未必,只是她内心肯定是十分的纠结与自责。她没有做好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试想一下,她的孩子这样的结果,也是她一手造成的,真正的祸首是自己,再去打孩子,岂不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所以我们在责备她的时候,也要体谅她。像这种熊孩子,趁着年纪还小,好好教育教育,也许还能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