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鷹犬將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被稱為鷹犬將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宋希濂,字蔭國,1907年4月9日出生於湖南湘鄉一個富裕農民家庭。1921年考入省城長郡中學。他受到革命思潮影響,多次參加愛國活動,並與同學曾三,後成為我國無線電通訊事業先驅,創辦《雷聲》牆報,針砭時弊,宣傳救國。

1924年4月,由湘軍總司令譚延闓、總司令部秘書彭國鈞、湖南省出席國民黨一大代表謝晉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入第一期第一隊學習,時年18歲,是同批年齡最小的學生。6月隨軍校學員集體加入國民黨。畢業後任黃埔軍校教導團少尉副排長。27年11月被派往日本陸軍步兵學校留學。期間為響應國內反日運動,屢屢被捕。

實際上宋希濂一開始並不是單純的就是國民黨,在1924年他考入黃埔軍校期間由共產黨著名將領,也是當時他的同學陳賡介紹,秘密加入共產黨,26年中山艦事件後才宣佈退黨。當時他立下保證絕不會做有損於國共合作的事。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後,國軍對蘇區共黨實行圍剿,一直拖到33年8月第五次圍剿宋希濂才參加,也算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他自己的諾言。

1932年,“一·二八事變”,宋希濂誓師小營,趕赴前線救援。2月初,奉命增援淞滬。當日軍全力進攻廟行時,他親率四個營,強渡蘊藻浜,攻敵側背,給與重創,粉碎了日軍中央突破的計劃,扭轉戰局轉危為安。次年 9月15日調升第36師中將師長,時年27歲,是國民黨最年輕的高級將領。11月20日發生“閩變”,宋希濂率部由贛東間道入閩。34年初,一舉攻下強固的九峰山,受到通令嘉獎。

被稱為鷹犬將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1935年6月18日,時任福建長汀駐防長官的宋希濂,奉命蔣介石密電,在中山公園槍殺無產階級革命家、文學家瞿秋白。他晚年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實際上這是很有因緣的一件事,因為瞿秋白就義前寫了篇文章《多餘的話》,這篇文章被人利用,使其蒙受叛徒之冤。而時隔四十多年後,洗脫瞿秋白叛徒之名的決定性材料,恰好又是宋希濂的書面證詞。也算是一種彌補。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宋希濂部隊作為蔣介石嫡系部隊進駐西安,其被任命為西安警備司令。37年8月13日淞滬抗日戰爭打響,宋希濂以"誓死保衛祖國"的雄心壯志,率部日夜兼程,從西安開赴上海。17日猛攻天寶路一帶。20日子夜,一舉攻入匯山碼頭,在猛烈的打擊中,日軍被迫敗退回艦,戰威轟動全國,振奮民心。9月,升任第七十八軍軍長,指揮第三十六師.在虹口、楊樹浦一帶與敵短兵相接,浴血奮戰,後移師江灣一帶作戰。11月,隨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守衛南京。12月13日南京陷落,隨後日軍發動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後宋希濂被免職回籍。

38年初,被重新起用為榮譽師師長。5月,在戰場接任第七十一軍軍長,率軍激戰蘭封,圍攻日軍土肥原第十四師團。後武漢戰役打響,7月4日,日軍決定以岡村寧次第11集團軍為主攻,溯長江西進。以皇族大將東久邇稔彥第2集團軍為助攻,沿大別山北麓進攻。9月日本荻洲立兵師團也由長江北岸進攻武漢。

  富金山位於固始南部史河南岸,交通要塞,東連六安、合肥,西通潢川、信陽,山勢險峻,第71軍宋希濂率部嚴陣以待,決心在此阻擊日軍。

宋希濂率三個師與日軍展開正面決鬥,連日激戰雙方都有大量傷亡,宋希濂親自到陣地上,與士兵共進退,他說“36師要永遠站著,絕不能趴下。狠狠地打,弟兄們才能死而無憾。” 整整10天,第71軍阻強敵於富金山下,未失一寸土地,重創荻洲師團。日軍被擊斃4506人,受傷17380人,中國守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僅第36師就由參戰前的1萬多人,銳減到八九百人。但第71軍最終阻止了日軍侵略的瘋狂勢頭。戰後國民革命軍最高統帥部通電全軍讚揚,並獲華胄榮譽獎章和獎狀。

1941年11月宋希濂升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轄第66軍、第71軍,兼任昆明防守司令。42年5月,日軍由緬甸進入滇西企圖侵佔,宋希濂率第三十六師日夜兼程,在怒江惠通橋畔迎擊日軍,盡數殲滅渡江的敵人。為策應遠征軍與駐印軍反攻,隨率部冒雨進圍龍陵,先後攻下滇緬邊境被日軍盤踞經營已久的平戛、龍陵、芒市各強固據點,殲敵過萬。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以其歷年抗戰有功,授予青天白日勳章,美國政府授予其棕葉自由勳章。

1949年12月19日解放戰爭中宋希濂在西昌大渡河被俘。1959年12月4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後歷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被稱為鷹犬將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宋希濂80年赴美探親,後定居美國。1982年8月29日在紐約創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並任總顧問。1984年,宋希濂與蔡文治、李默庵、候德如等黃埔校友在美國成立了黃埔同學及其家屬聯誼會,發表宣言稱:“切盼我全體軍校同學及其家屬奮發參加促進中國統一運動。”宋希濂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奔走呼號,臺灣《中央日報》曾載文指其“甘為中共鷹犬”。為回應這一誣衊,宋將其撰寫的自傳定名為《鷹犬將軍--宋希濂自述》公開出版,表達他對國家民族的忠心和赤誠。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患嚴重腎衰竭在紐約逝世,享年86歲。其骨灰安葬在長沙唐人永久墓地,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熊清泉為其墓碑題寫了“抗日名將宋希濂之墓”。 謹以此緬懷這位戰功卓絕同時深明大義,忠於祖國和民族的抗日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