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

小48881612

隨著最後的一批90後的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青少年時代。90後被社會冠上不同的標籤,“非主流”、“低頭族”“佛系青年”、每一代人都會被打上一定時期的標籤。對於90後的時代標籤:個性、自我、獨立、創意、社交… …不同標籤代表一個時代的特質與共性。

第一批的90後大學畢業也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早已步入職場,成為一名潛質員工。有的在職場表現優異,獨立創新的個性讓他們遊刃有餘;也有在職場中四處碰壁的。不管怎樣,90後都不願意用“巴結、討好”的方式與領導溝通。為什麼?9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被家裡的“四老”(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呵護長大。從小的生活環境讓他們不會靠討好去爭取任何的利益,所有的事情都順理成章唯他所用。而目前的90後家庭生活基本都算富足,他們工作的目標不在是為了溫飽、衣食。稍有不順心,拍拍屁股走人也犯不上為了生存卑微的堅持。

90後的個性非常鮮明。他們願意為明確的事情去努力而討厭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們會為了喜歡感興趣的事情付出所有不去計較得與失;但決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更不願意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工作對於90後來說只是一個充實人生的過程。

無法與領導搭建良好的溝通渠道,往往會被認為個性強、情商低。其實職場工作中,討好領導並不是升職的唯一途徑。但還是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不是討好而是融入。

融入團隊中才能便於工作的開展,和諧的溝通環境才能讓工作進展順暢。不管上班的目的是不是因為“錢”,至少要尊重你所從事的工作,對身邊的同事團隊負責。雖然工作對於你來說不是全部,但是做人的基準是相互尊重。


無憂精英網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靠能力說話,靠自己的意願工作,不願討好領導,這難道不是時代進步的表現嗎?我覺得這是應該被鼓勵的行為,也是“90後”年輕人身上我非常欣賞的一點。

在我們印象裡,老一輩的職工,很喜歡給領導送禮,拍領導馬屁,可他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嗎?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想要升職加薪,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低聲下氣地拍領導馬屁,想盡辦法討好領導?這麼做可能給你帶來一些好處,但你的心裡終歸是不舒服的。很多人想當領導,不也是想體驗下高高在上,被恭維被拍馬屁的感覺嗎?

現在的“90後”年輕人受教育程度已經大幅提高,大專以上學歷都是普遍現象,他們是有能力有想法的,也是有志氣的。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但是更不甘心生活得苟且,不被尊重。而且,“90後”年輕人從小生活質量比前幾輩人都好很多,至少不用餓肚子,還有學上。生活、工作在這樣的日益繁榮的太平盛世已經是莫大的幸福,自然精神上會有更高的追求。

所以,你會看到現在這批年輕人大學畢業沒幾年,離職率很高,好像是很任性,你說他們“佛系”也好,說他們職業規劃不清晰也好,但是回過頭想想,年輕的時候誰不是這樣一路磕磕碰碰走過來的?當然也有一些事業心強的年輕人渴望更高的職位和收入,工作努力的同時也在恭維領導,搞好和領導的關係。這也是高情商的一種體現吧,也是一個選擇,無可厚非。

請給“90後”年輕人更多鼓勵和信心吧,相信時代一定是不斷進步的!

我是職場達人傅一聲,升職加薪有套路,歡迎你的關注!

傅一聲

職場火鍋手下有幾位90後,說起來也不小了,90年出生的也28週歲了。不能說不懂事吧,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願意委曲求全,討好領導?你真是想多了,有時候是領導想“討好”他們吧。說實在的,我都是“哄”著他們幹活,稍微尊敬我一點,我都感動得不行不行的,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原因主要有三點(大實話,勿噴):

第一:不缺錢,沒有生活壓力。90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是60後、70後。父母這一代,基本沒有遺產的概念,基本都是自己打下了家產,將來都是90後孩子的。如果在城市裡,一對90後小夫妻可能接收父母、岳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四個家庭的財產。過去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現在還是啊。比如,90後的代步車都是幾十萬的中高檔車,有時候讓我們這些70後情何以堪,人家憑什麼討好你?

第二:個性比較獨立,追求自我體驗。從小到大,就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識比較強,當然不是說是自私,但卻是非常自我,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走進職場後,也沒有討好領導的觀念。90後的父母輩不一樣,從小生活在物質資源貧乏的年代,工作後又處於“單位”主義,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領導”的政策傾斜,不巴結不討好不營造良好的上下級關係,提職加薪就沒門兒。

90後對工作對單位沒有那麼看重,天涯何處無芳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個時代,也提供了職業的多平臺選擇性,不會討好領導,不高興了辭職就是了,幹嘛要在你的屋簷下低頭受委屈?

第三:心智還不成熟,還沒有明白過來。90後除了高考要奮鬥一下,基本沒有吃過苦。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吃一塹長一智,他們還沒有吃過虧,所以,長不了“智”。90後剛入職場二三年,都是職場新人,上司和同事多少還在等他們成熟起來,所以,也沒有施加壓力給他們。他們還沒有進入吃苦吃虧的階段。他們總會長大,等到再過幾年,同批次的90後開始競爭了,開始起落了,開始你上我下了,就知道職場成長的決定權掌握在上司手裡,多吃幾次苦頭就知道了,原來,要想吃棗得把上司哄好。

綜上,現在的90後,還是一些巨嬰型孩子,他們總要長大。其實,職場火鍋並不希望他們改變,如果這一代人都不用討好上司了,也會倒逼著職場規則發生改變,人人憑工作吃飯,而不是憑上司喜好吃飯,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怕就怕,等他們長大了,會不會成為職場老油條?希望90後00後們,重新定義一個新職場規則,改變過去那種職場環境。

我是職場火鍋,一位行走職場二十年的人力資源總監,作家,全國語文課文的作者。目前,已經回答近一千個原創獨家的問題,對你提職加薪有幫助,請關注職場火鍋,每天都有精彩的回答,期待與你互動和交流。

職場火鍋

現在的領導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的領導和以前的領導不太一樣了。只有那些自己是靠關係上位的領導才喜歡下屬去巴結他、討好他。真正有能力的領導,更欣賞又能力、真性情的員工。比如說雷軍就是一個技術型領導,他招聘的員工也是技術型人才,他認為團隊中沒有必要做那些虛的事情,只要做好工作就行。

90後是什麼樣子的?

90後是個性張揚的一代,是特立獨行的一代。他們不願意去巴結誰,討好誰,覺得跟誰相處舒服就和誰相處。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願意去浪費時間在別人身上。


現在的生活也比以前好了,怎麼樣都餓不死。90後覺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符合自己的心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你覺得你討好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會幫你做某件事嗎?就會通融你在工作上的過失嗎?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領導絕不會讓自己幫你承擔後果,還有可能拉你出來做墊背的。


我記得在《舉重妖精金福珠》這部電視劇中,有個女教練幫學員承擔了錯誤,主教練請學校的領導喝酒、吃飯,在飯桌上說的好好的,恢復女教練的的職位。但是第二天說的是把這個女教練調到其他的地方去,而且還要減薪。


可見討好並沒有什麼用,還不如增強自己的實力。在職場中,我們不用去討好誰,但是我們要用溝通和高情商、智商去處理人際關係。這是職場生存必備的技能,和討好不一樣。


綜上所述,現在的90後不願意討好領導一是他們的性格決定的,他們個性張揚,不喜歡做這種奉承的事情。二是因為現在在職場中,討好沒什麼用,能力才是行走江湖的利器。


——END——

你覺得現在的90後為什麼不願意討好領導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01和生活狀態相關

90後今年多大,最大的90年生人不過27歲,最小的18歲剛剛成年,按照現在結婚的年齡,大部分90後都沒有成家,一半以上的90後還處在爸爸媽媽掏錢生活的時候。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沒有來自生活家庭的壓力,90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狀態讓他們並不需要為了維護一份工作而殫精竭慮。

02成長環境

90後的成長環境,相比較於80後、70後,物質和精神世界都更為豐富,絕大多人從小都不用為想要獲得什麼而想盡辦法。

這也造成了他們習慣中,不願意為了物質而耗費過多精力的狀態。他們從小衣食無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他們早已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他們的經歷中,也見識過形形色色的討好領導,但卻是他們所不屑的。

03精神>物質

90後的普遍特點:不會為了工作去違背自己的自尊心。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人們就開始追求更高的自我成就需求,90後在衣食無憂中成長,生存需求對他們來說並不成問題,因此自尊、自我成就是他們的首要追求。

很多90後自小家庭條件較好,生活不愁吃穿,而且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都比較寵愛孩子,造成了很多人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

當然這不能說一代人自私,但是這會是一種屬於一代人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生活模式,他們更傾向於自己負責自己分內的事情,但是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一般不會去負責。

所以習慣了凡事靠自己的處事作風,自然而然就懶得去討好領導。

有人認為90後目中無人,但是根據調查表明90後的職場忠誠度是最高的,恰巧是因為90後的成長環境,然他們不用考慮生活壓力,跟著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這對於市場來說是一種好現象。

其次,討好領導本身就是一種畸形的辦公室關係。

在我還是個新人時,和我一起進公司的一個男生叫,當時公司裡有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我們公司的生存之道。

一次飯桌上,前輩拍拍他肩膀,說小杰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由於我酒精過敏就沒讓我去,一桌10幾個人,小杰也不勝酒力,只說:喝不了這麼多。

但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這只是小事,除此之外,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進出電梯怎麼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麼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後來我們覺得這樣活得太累了,之後就果斷辭職。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職場歪風邪氣一定要杜絕!


阿秀

我是一名基層管理者,下面十幾個90後,所以我非常頭疼,對這個現象感同身受。他們主要表現在不太喜歡參加活動,就是能跟領導互動遊戲的那種,上完班就走,下班工作群裡絕對找不到人。我覺得我以下原因

一、不缺錢。現在的90後剛上班的都是用最新的蘋果手機,開著10W的代步車,讓我這位工作幾年的老人也覺得汗顏。他們不圖工作上能熬十幾年當領導,現在網絡兼職那麼多,有特長的早就掙外快去了,家裡還都有小門面生意。

二、會享受。試想這些90後在家裡有幾個聽父母的,還不是一直任性到現在,所以他到單位能服從前輩嗎?都獲得很瀟灑。

不過所有事情都不是一棒子打死的,無論是哪個年代的人,都是踏實吃苦的,都是享樂主義,職場規則在那,只要是肯吃苦,服從領導安排又積極向上有能力的,很快就會脫穎而出。


羚羊夫人

這也算是一個普遍現象吧。總之,現在的90後員工不好管理,一言不合就辭職不幹,遠不如70、80員工管理起來得心應手。這個現象,也引起了企業管理界的重視,經常見到這方面的管理經驗交流。那麼,為什麼90後員工不願意討好領導,甚至不好管理呢?



一,獨生子女,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9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城鎮戶籍孩子比例更高。他們從小在爸媽以及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呵護下長大,可以說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猶如溫室的花朵,沒有經歷過什麼風雨。親人的嬌慣,不可避免地讓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這種性格不由自主地就會帶到工作中,與領導交往時,極易把“處理好與領導的關係”片面理解為“我憑什麼要討好你?”



二,追求自我的文化薰陶讓他們個性張揚。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文化領域可謂百家齊放,百花爭鳴。外國電影洶湧而入,國外文化逐漸滲透。那種個性、自我、叛逆、反潮流的思想文化對年輕人的影響越來越大,非常切合中國現代獨生子女思想迷茫期的意識需求,於是“追求自我”、“我就是我”等思潮大行其道。在這種自我文化侵蝕下,他們怎麼可能委屈自己去討好領導呢?

三,生活壓力小。很多城市90後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四個老人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可以說要星星不給月亮,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生活的艱辛。更有甚者,一些城中村的拆二代,年紀輕輕就坐擁十幾套甚至幾十套房產,上班就是為了圖個樂。這些孩子,一個個手拿蘋果,開著好車,穿著名牌,他們怎麼可能為了那五斗米折腰呢!



四,沒有討好的必要,大不了另謀高就。近二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工業區遍地開花,很多企業都求賢如渴,為了招到員工使盡渾身解數。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又不是離了你這爛裁縫就做不了針線活,沒有必要對領導卑躬屈膝,大不了本少爺(或本小姐)辭職不幹了。前腳離開這個公司的門,後腳就能在隔壁公司上崗。



五,家庭教育的因素。六七十年代,家長教育孩子,一般都是“與同學處好關係”,老師即使體罰打罵孩子,家長也會表示理解和支持。到了八九十年代,家長教育孩子則是“不能受人欺負”,老師如果體罰學生,家長則會不依不饒,甚至對老師拳腳相加。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怎麼可能會尊重領導亦或是討好領導呢!



分享是一種快樂,關注是一種美德。歡迎大家關注、交流、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管理那點事

其實90後進入職場也五六年了,作為一個HR,看到現在97年的簡歷,不覺自己已老了。90後,是特殊的一批人,他們是老闆眼裡的“不良分子”,他們是父母眼中的“叛逆”,但是他們更是自己眼中的“英雄”!

糾正一下這個話題吧,其實90後不是不願意討好領導,而是90後大部分不會討好領導。

當慣了公主少爺,90後對於職場社交情商不高,從來沒向生活低過頭的90後,怎麼會對領導低頭呢,他們從不認為領導把握著他們生存的命脈。在90後的生活中,從來不懂得如何討好別人。

接受了太多的傳統的教育,在從小到大的正統教育下,他們更相信成功需要靠自己。

這句話似乎很可笑,沒爹沒孃,不討好別人,非得靠才華與能力吃飯,再加上心靈雞湯喝多了,馬雲爸爸和董小姐每天教育發言,搞得90後天真的以為,成功真的靠自己就行了。

90後厭惡這樣的行為,他們理解的不一樣,認為討好領導就是拍馬屁,而不是建立友好的工作關係。

還是受教育的影響,加上個人自尊心很強,90後把討好領導這種事情,看得很低俗,在他們的世界裡,這是小人行為,極為不恥。成熟的人很自然的把這個當做社交的一部分。

90後,是可憐的一代人,被社會誤導,還得被社會誤會,最後被誰會抨擊!


江壺客

主要的原因是現在領導手裡資源相比以前少太多了。以前以國企為主體,工資一百多,領導一發話發個幾十塊獎金,整個月都會好過得多。更不要說還有提職、分房什麼的利益,基本都是領導說了算。所以養成了一代人有事沒事拍馬屁的習慣。而現在,領導再牛能給你分房嗎?恐怕沒幾個領導作得到,因為絕大多數領導手裡沒有這麼豐富的資源。這說明領導的定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領導很多,而現在能稱領導的人已經很少了。 所以現在沒在那個地位還老想把自己當成領導的小頭頭、小經理們還是省省吧,你的下屬實在沒有必要拍你的馬屁,畢竟人家想要的你什麼也給不了。


玄鋒夜話

很多時候公司新入職的新人參加聚餐的時候,在選位置這件事上總會大家左推右推,互相謙讓誰應該坐哪裡。

好不容易坐好了,大家又開始相互敬酒,每個人起來打幾圈酒,還要講究敬酒詞,講究杯子的高低。

所以最後在一輪又一輪的勸酒中,他們都會喝得不省人事。

那到底職場“潛規則”是什麼呢?

我一開始也不懂,便跑去問了一些學長學姐。結果學長學姐跟小秘說,你們是傻子吧,敬酒已經是最低級的職場規則了好嗎?

進入職場以後,怎麼說話,怎麼給領導留個好印象,怎麼去疏通關係,每一天都要小心翼翼。

小張,23歲,北京某公司商務。

小張很幸運,剛去公司就遇到了一位很好心的前輩,教他公司的生存之道。飯桌上,前輩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張啊,你拿著杯子,去跟桌上的每一位領導和前輩敬一杯,從領導敬起,雙手舉杯,杯子低過對方,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小張看著一桌10幾個人,愣住了,說我喝不了這麼多。

前輩語重心長:酒量都是慢慢練出來的,在職場,不會喝酒走不遠的,你得陪領導把酒喝開心了才行。

小張厚著臉皮,跟每個人喝了一杯,其實也不認識誰是誰,就一個勁地說您好,我是新來的。

除此之外,他們公司還有特別多的潛規則和話術技巧,每天說話做事都小心翼翼。

進出電梯怎麼幫領導扶門,坐車開會怎麼排座次,樣樣都有規矩。

“老闆今天真好看”,“總監好像不吃蒜”,句句都含心機。

她說:“我開始覺得,拍馬屁比有能力更重要。”

進入職場以後才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派系。

你站對隊伍,升值加薪。你站錯隊伍,粉身碎骨。

小王,26歲,前國內500強企業員工。

26歲的小王,今年碩士畢業。經過異常艱難的校招去了一個國內500強的企業,剛進去的時候他就被複雜如迷宮的關係和派系繞暈,有部門的派系,有校友的派系,有老鄉派系,甚至還有同一個星座的派系。

一個月後,小王所在部門的主管跳槽,招他的那個師傅和另外一個L姓經理開始競爭主管的職位,和小王一批進去的人紛紛站隊,有選小王師傅的,但更多的是選L姓經理,因為大家都傳L姓經理有後臺。小王最後選了那個招他的師傅。

兩個月後,小王的師傅競選失敗,被迫離職,新上任的主管處處給他穿小鞋,這個表做得不好,那個數據庫弄的是什麼玩意,只要是小王做的作業,主管全部否定。

有一次小王在上班路上看見主管,打招呼,主管假裝沒看見,直接就過去了,小王笑著的臉一下子就僵住了。

後來小王想和領導和好,想叫著領導一起吃飯,化解一下“恩怨”,結果領導說自己有事。

最後小王只能離職,離開了這個好不容易才進來的公司。

很多時候,因為是年輕人,我們的想法永遠得不到認同。有時候,甚至我們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但凡在工作中想提出一點什麼自己的想法。就會有人說,你什麼經驗都沒有,你懂什麼。

我一開始也是不習慣這職場的“潛規則”,覺得每天上班都很累,那種令人疲憊的感覺,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工作中的人情世故,那些勾心鬥角的規則。

張小嫻曾經說過:“重量級的情話要輕得像一根羽毛,不經意飄落在對方心裡,卻正好搔著她的癢處。”或許拍馬屁就有這功效,但是希望大家能找到那一位不用拍馬屁也能發掘你亮點的上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