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爷爷不认字无法批改作业,老师逼孩子在外上班的父母辞职回家,你怎么看?

嗟乎非差乎

奇葩怪事

某地一位老师,因为一学生的爷爷不识字,不能给孙子批改作业,便逼迫学生的父母辞职,回家教育孩子,甚至让孩子退学。



让辞职就辞职啊?凭什么?

如果老师,提醒学生家长,别因为忙于生意或工作,而疏忽对孩子的陪护和管教。那本人非常理解,也非常赞成。毕竟父母远离家乡,远离孩子,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使其不仅缺发温暖和疼爱,更不能很好地监护和教育。这样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是以此为理由,让,甚至“逼迫”学生家长辞职,这是武断粗暴的,也是无礼错误的。老师没有这个权利。配合老师,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孩子最佳的教育方式。但是生活不易,为了让全家过得更幸福,也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千千万万个家长,离乡背井,远走异地他乡去打工。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非常现实的社会现象。老师无法回避,也改变不了,只能想方设法,因材施教,将这些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将孩子最大限度教育好。




为什么一定要家长批改作业?老师干嘛的?

不知道从何时何地,兴起要家长批改作业的风气,不批改还不行。就像这件事中因为爷爷不识字,无法批改孙子作业 ,老师生气,竟然逼迫学生父母辞职,回来“批改作业”。作业都让家长批改了,老师是干嘛的?以前仅让家长署个名、签个字,或者写几句话,提提意见留个建议什么的,还行。现在发展到非要家长批改作业了。



不知道是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太前卫、太新潮、太高端,还是本人教育思想太陈旧、太传统、太死板落伍了。反正我不能接受老师做甩手掌柜,无限给家长压担子。另外,批改作业,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既定固有工作,今天怎么易主换人了?家长协助可以,偶尔为之可以。但不可越俎代庖,更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了!


纳履堂主

非常理解和同情,每一位当爹娘的,如果在生活中突然遇到这样棘手两难的情形,心里面一定是非常焦虑,又不知所措的。

人们看到事件发生,往往是生活的一个横截面。

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之后,生活都是持续流动的,因此我们会说,每件事,总有它的前因后果。

具体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这个题目的叙述里,有个词的出现让人心里一惊,它总共出现了两次,是的,就是“逼”这个动词。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回溯,孩子三年级。就是说上学已两年多,老师没有在一年级,也没有在二年级,出现“逼”父母辞职回家的行为。

是不是可以认为,在事情发展的初期,老师并没有立刻采取“逼”的形式跟父母沟通”。

而现在的“逼”,并不是老师第一天接触孩子家人,就出现的?

需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血有肉,这代表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真实“情绪”,老师同样不会例外。

当一个人出现“逼迫”这样的行为,通常意味着他的情绪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不采取激烈一点的方式,就无法更好表达的地步。

这就是在最开始我们说的,每件事的出现,一定有它的前因后果。

目前所知的信息十分有限,无法完整推测整个经过。

但我们可以设想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每次作业积极上交,但有些内容不会,孩子向老师同学主动寻求适当帮助;

2、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不佳,老师跟监护人爷爷沟通,爷爷表示会寻求邻居或其他亲戚帮助;

3、孩子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爷爷也无法帮助,老师跟父母取得联系,父母主动表示会寻求朋友或其他邻里来帮助孩子,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学校老师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想一下,以上哪种情况会导致老师在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别的方法可选,只能“逼”父母从外地回来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当一件事最终演变成难以调和的“矛盾”,通常代表着之前,有一些可以妥当处理的机会,是白白错失的。

即使事情已经演变到如今的场面,也并非无解。

在生命的每个转角处,人们其实都可以有所选择。

对这件事,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1、如果父母有能力带孩子在身边读书,建议孩子能跟在父母身边。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能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总共也不会再有很多年,珍惜可以陪伴的日子;

2、如果父母无法带孩子身边随行,又不想孩子落得退学的后果。建议父母主动跟学校和老师沟通,主动表达之前疏于联络,抛弃前嫌,坦承孩子的学业确有困难,诚恳向老师寻求帮助;

3、向周边的亲朋好友寻求援助,适当在学业上帮扶孩子;

4、即使不在孩子身边,也经常保持沟通,对孩子的学业、生活、内心变化表达真正的关注。

至于最后您问到的,父母小的时候,并没出现过老师这样要求孩子父母的情况——

这跟我国连续几十年经济飞速增长,城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息息相关。

您朋友童年的时候,没有这么普遍、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现象,孩子们在父母身边生活,老师有问题直接跟父母沟通。沟通成本低,沟通效率高。

如今坚守在岗位上,面对“留守儿童”的教师,面对的同样是沧海桑田的变化。

孩子们普遍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伴,缺乏更有力的监管。老师们资源的匮乏,与面对挑战的艰难,也都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时代飞速发展,在这个变动的世界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安”的感受。

您的朋友如此,老师如此,孩子更加如此。

而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把孩子的成长需要,放在重要位置的话。

那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暂时抛下成见,主动和解,为孩子争取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和谐的环境,是我们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所能奉献的最大诚意吧。


兰海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告诉大家,在义务教育阶段,任何老师是没有权力让孩子退学的。

如果因为家长没有回来陪伴孩子,老师就让孩子退学,那老师的做法就违反义务教育法了。

然后,我要告诉这位朋友,当老师逼家长回家“教育”孩子,估计这位老师是真的着急了。

老师对孩子应该是没有意见的。但是,老师对家长的做法肯定是有很大意见的。

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陪伴孩子的爷爷又不认字,换做谁是这个孩子的老师,都会急眼。

作为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他们是清楚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知道儿童学习规律的。

小学一到三年级,是孩子求学生涯中最关键的三年。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主要发展活动。

这三年,是孩子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也是为以后的高年级学习、中学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如果这三年,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教育,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孩子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相信,老师肯定是考虑到现在是孩子的关键时期,才会气急了说出逼家长回来教育孩子的话。

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没陪伴自己学习来做比较。

时代不同了,教育的内容也多了,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长也多了。

你在外工作挣钱,把孩子扔给字都不会写的爷爷教育;

而你孩子的同学们,正在被陪在身边的父母教育,这些孩子不仅有重视教育的父母,还在上着辅导班、特长班。

这些孩子和你的孩子一对比,你还看不出差距吗?你的孩子能不落后吗?老师能不着急吗?

辞职不辞职,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不能错过孩子的教育黄金期。

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组成的。这三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

当你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当你把教育责任扔给孩子爷爷、学校,当你以要挣钱为借口忽视孩子的时候,那就请接受孩子将来会成绩不好的现实。

因为,被父母忽略、又错过教育黄金期的孩子,很多都会面临成绩不好、不好管教的结局。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老师、心理咨询师。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热点知识推送给优秀的您。

有什么问题可以发私信给我,愿意为您答疑解惑。


柳柳很忙

再回到前面的孩子父母,我不禁要问,老师能有多大的权力要求你辞职?我真不敢相信!还是“逼孩子父母辞职”,我估计现在政府暴力机关恐怕也没有权力逼一个人辞职吧!我大胆猜想一下,老师可能这样说:“你们孩子现在在家里,只有爷爷照看他,孩子爷爷年龄比较大,把孩子照看的不太周全,尤其是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孩子的爷爷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以我建议你们想想办法,尽量让父母双方中至少有一个人在身边,你们外出打工赚钱还不是为了全家人生活的好一点,但如果光顾着赚钱,耽误了孩子,赚再多的钱还有什么意义!”劝,建议!我相信,“逼”?可能是我见识少,不敢相信!

最后,我来说说家长在孩子学习中进行陪伴和参与的重要性!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以前带过一届学生,班级里有一个帅帅的小伙子,家在本地,父母在外地开了一家中型酒店!刚开始高一的时候,母亲带着他妹妹跟他一起生活,那时候还挺正常的!结果到了高二,我发现这学生突然开始迟到了,刚开始三天迟到一两次,每次打电话给他家,他父母总是一再道歉,说自己这几天有事,不在孩子跟前,孩子跟他外公在一起生活,老人管不住孩子,孩子睡过头了!我只能一遍一遍的跟他父母,跟这个孩子沟通!先讲制度,再讲迟到对学习的危害,再讲迟到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的影响,对我的影响!但现实情况是这孩子迟到开始变本加厉,除了晚自习不会迟到,早上,中午都不能按时到校,每天至少要迟到一次,我记得那段时间,我一打他父母的电话,还没说话,他父母马上就一句“孩子今天又没来?”最后没办法,孩子父母给孩子办了住校。好家伙,从此我每天早上上朗读都去宿舍喊他起床!在此过程中我了解到,父母都去外地照看宾馆了,孩子每天都玩手机到半夜两三点,早上起不来!中午睡不醒!他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了!半年后,孩子父母就帮孩子办了退学,去读了个民办专科学校,不过听说读了不到两个月,还是因为迟到被学校劝退了!是什么把孩子引到了这一步?我想大家心里可能都有各自的答案,但我想,没有父母的参与陪伴可能就是导致此事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魔幻流星

90后,80后,70后现在都成为家长了,以前上学老师都管的严!学生家长也不怎么管孩子学习,老师也不会去要求家长去辅导孩子学习!

现在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周围同事都说他们的孩子都是老师布置很多东西,晚上让家长监督着完成,有的家长的确辅导不了,很为难,只能跟着孩子一起从小学开始学习了!

就像上面说到的,很多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都面临这个问题,爷爷奶奶年纪大,年轻的时候没上过学,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心无力完成。现在这样的老师就应该反思一下。

现在老师的待遇比二三十年前强多了,工资福利待遇一般以上水平,假期就更不用说!周六周日歇着,法定假日,寒假,暑假跟学生一起休息,一年也就上半年班!多轻松了!每年事业编考试老师岗位都挤破头去考,可见一斑,都知道是好工作!!!

老师是教育学生的,而不是一味的让家长去监督学习!把自己的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为人师表!!!

如果这样去学校上学读书有什么用!让家长自己自己教学好了!

希望为人师表的某些个别老师提高一下教学水平和师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惠动脑

这老师,是被夹了?有头发谁想做癞痢?能好好陪在孩子身边教育,哪个不想?

多少家长回顾往事:原来自己错过了孩子那么多美好的场景啊!这是多少家长的遗憾?

不要以为让孩子留守,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家里有老人,从呱呱落地到懂得叫爹妈,天天腻在一起,突然之间因为生活,必须要分别的时候,那种割裂感啊!北漂一族基本都知道!

教育孩子,确实很心酸,有时会气得肝疼!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以此为借口,让孩子留守!

个人一向的观点是,夫妻一方若能撑起家庭开支,那另一方就在家教育孩子。若是不可行,那就以生活为重!

别说什么熬到孩子长大成人就好了,就有本事了!以后的事谁都说不准,最重点的是,孩子要活下来才有以后可言!这是生存的问题!饭都吃不了,还想有本事?别逗!

题主的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情况不允许的之下,利用网络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撇开这些东西,这老师,真的让人气愤!人家的家庭情况就是不允许了,为人师表,不是逼人去翔!感觉师德是有问题的,这是我见过最糟糕的老师!

话说到这里,现在的老师和家长矛盾不断,有人说,要让家长考证才能生孩子,我却想说,老师的一个应聘标准,是不是应该要先考过情商?


熊孩子专治

看到问题不请自来,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回答,什么推荐不推荐都不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对这个问题我有切身感受!


我的切身感受

说说我的情况吧,我有一侄女今年9岁,正在读三年级,由于其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她从小都和我及我父母住在一起,自从她开始读幼儿园开始,每天检查作业就是我们的规定动作,幼儿园三年因为学的是非常浅显的东西,她奶奶还能给她检查作业,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检查作业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我头上了!每天的作业基本是语文、数学、英语,偶尔有美术和科学,她是下午5点放学,到家5点30左右,然后开始做各科作业,到做完要接近8点30,中途包含有20分钟左右的吃饭时间,8点30我给他检查语数外三科作业,因为过程中还涉及到给她讲,很多知识她又不能马上理解,这样多次讲解到检查完基本10点11点了!关键在过程中我有无数次想打死她的冲动,俗话说“不检查作业儿慈母笑,一检查作业鸡飞狗跳”,你们知道每天我的压力有多大吗?


检查作业背后的现象

一、老师方面:现在老师不像我们读书时候的了,现在教师更像是打卡上下班,许多老师把检查作业这个本职工作转嫁给了家长,家长检查作业还得签字写评语,如果没有,第二天老师还得通报学生,叫家长到校谈话。虽然有学生多这个可观事实,但是这也不是转嫁检查作业这项工作的借口!

二、家长方面: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至少是知识方面的教育,那么检查作业本该就是学校、老师的工作,哪想到自己上班一天回来还得继续“上班”几小时,日复一日,身心疲惫,记得有一次我在班级群里问了一句“现在才三年级,每天规定这么多作业做得完吗?”结果老师迅速回了一句“觉得作业多,可以不做”!这是什么态度?当然怕影响到孩子,我也就没继续深究下去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感觉现在的教育方式出了很大的问题,不再和我们读书时一样了。


三、学生方面:学生每天的作业量过大,现在的学生学的科目本来就多,每科都规定作业,加起来就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了,加之修改作业时家长的批评,到学校老师的批评,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个人建议

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重视这件事,协调学校、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意见。首先,对学生的作业量要有一个衡量,坚决给学生减负,要让作业成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而不是成为压倒学生的压力。其次,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关心度,包括学生的作业、生活方面的都要关心和教导,把检查作业这个本职工作做完做好。最后,要强化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化解成见,不能让老师和家长成为对头,这样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绵阳laughing哥

1、批作业应该是老师的职责

不知道现在的学校是怎么规定的,难道已经把批作业这事固定给家长了吗? 我始终认为批作业是老师分内的事,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可能会有老师反驳我,说老师很忙批不过来,但这不是理由,学校和老师要采取另外的措施,把老师忙不过来的问题解决,而不是把这事推给家长。 我不反对家长检查作业,这样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的对学生的督促,但这都不是老师不批作业的理由。

2、家长批作业可以做为一个补充,但不是必须

我觉得家长监督孩子的学习,是正确的,这样可以较好的帮助孩子的学习,如果学生总是独立面对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好学生能很好的应对,当然没问题,但是对学习较弱的学生,就会有问题,一旦问题不能解决,学习成绩可能越来越不好,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如果家长在旁边效果肯定不一样,这也是我支持让家长的监督孩子的学习,但我不支持指定家长必须做这项工作,因为家长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 就像问题中的家长,确实没有办法很好的监督孩子学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师也不可能面对条件完全一致的学生,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已,调整相应的方法,以应对不同家庭的学生。

3、老师强迫家长辞职则过于霸道

问题中的孩子,由爷爷照顾,爷爷无法帮助孩子的学习,老师居然要求家长的辞职,这实在是太霸道了,家长辞职了,人家怎么生活?老师能帮助人家吗?如果不能就不应该提这样的要求。 虽然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让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大家就应该一起努力,同时也应该相互体谅,家长要考虑老师的困难,老师也要知道家长的苦衷,这么不顾事实,强迫家长辞职的方式,不是一个称职老师作为。


时尚女人爱吐槽

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是一名五岁孩子的家长,再生小孩之前我在我就在想,不管我以后有多穷多苦,孩子一定要在我的身边,第一,这是对他的成长有帮助,第二对他的教育和学习也有帮助。

对于题主问题里的这个老师,我觉得很有责任感,我觉得应该是家长理解错了老师的意思,老师应该是想说,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孩子学习方面的辅导做不到位。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说:“老师不负责任,把作业布置给了家长,让家长来辅导孩子们的学习,那老师是干什么的呢?像我们以前的时候老师从来没有要求家长辅导过作业?”

其实我们上学那会儿,老师是有要求家长签字的,以我的记忆:一般作业本上有家长签字的那些学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生,作业本上没有家长签字的一般都是中等偏下的差生。其实那个时候老师要求家长签字,其实就是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掌握,只是那个时候老师没有明说而已,而现在的老师只明说让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而已。

所以我觉得题主问题中的那个老师是一位很有责任感的老师。

我想应该是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是很不理想的,不然老师也不会强烈要求家长回来,而老师本身也知道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而家长并没有理解老师的苦衷。

对于这个家长,我想说的是,挣钱虽然很重要,但是孩子童年只有有一次,学习的最佳年龄也是现在

。老师是好心好意的站在你的孩子的角度考虑,如果做不到老师的要求也应该感谢老师的苦衷。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带孩子和挣钱并不一定会相冲突,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在里务工的地方去上学,这样两不误。


吾家儿阳阳初成长

感觉题主描述得太过了,过份指责老师。从题主字里表达的意思来看,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的。

首先,老师不可能会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顶多有时候时间紧张,会把答案发给家长,让家长对着答案跟进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及对错情况。如果有老师要求家长批改的情况,可以去教育局告发老师更能直接解决问题,在网上发这样的问题会混淆别人的视听,影响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

其次,老师不可能要求家长辞职,即便有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但老师要的只是结果,是孩子的作业有人批改过有签字过,至于是爷爷不识字乱打√打×的,还是父母赶回家批的,还是父母在线批改的,还是父母一方辞职回家改的,老师应该一概不管吧。要不然,这老师管得太宽闲得太无聊,要求父母一方辞职管孩子?

再次,公立学校的老师没有资格和权力要求孩子退学,9年义务制教育是保证每个孩子公平公正的享受9年义务制教育,这是众所知周的,不可能老师不知道吧?

老师负责孩子的文化技能教育,但凡老师提出要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孩子在校的表现确实令老师头疼,或是孩子的作业完成得不好或是学得太错。老师要求家长参与教育,并不是一味的推卸责任,而是希望家长趁孩子还小,一切都还来得及的情况下,多参与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培养好吧!

说实在的,把孩子推给不识字的爷爷管教,“留守儿童”“隔代养育”的弊端,做父母的不知道吗?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

孩子父母上三年级的时候是什么年代?不同年代不同的教育,这个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好吗?以前的孩子都是在学校里学知识学文化,而现在,多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参加各种学习班、兴趣班、能力培训班吗?人家孩子都在各种抢跑,而你的孩子还慢悠悠的停在零点,你不觉得对自己的孩子太残忍吗?

现在孩子的教育,不能把孩子单推给学校老师了,家长要积极参与教育中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人格齐全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