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高柏:中國擁抱全球化的40年

改革开放40年︱高柏:中国拥抱全球化的40年

澎湃新聞 劉箏 圖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關於改革開放這一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重要決定。改革國內體制的各種弊端,積極參加國際分工,以融入世界經濟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中國在過去的40年裡走出的一個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 。無論是改革初期在沿海地區建立的經濟特區,還是今天的一帶一路,中國一直以擁抱全球化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

改革開放初期在沿海地區建立的經濟特區通過提供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各種政策支持,在一個指定的空間裡把外國與本國的各種經濟行為主體與生產要素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發現各種原來根本無法想象的交易機會。隨著國內的勞動力和企業在經濟特區與跨國公司的資本、技術以及營銷渠道結合,中國開始深度參與國際分工,不僅變成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生產的重要節點,而且最終成長為世界工廠。正是通過深度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國經濟得以擴大出口,帶動了經濟增長,而且實現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

這種對外開放的過程為中國國內的改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中國的經濟特區出現於全球化的時代,而全球化則是自1970年代末以來席捲全世界的一個浪潮。在全球化過程中的市場化、私有化和去規制化的衝擊下,中國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功能發生極為深刻的變化。在過去的計劃經濟中,政府不僅決定各經濟部門的供給與商品價格,就連商品交換的過程也是通過計劃經濟進行,市場基本上沒有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在計劃經濟中,國有企業佔據了中國經濟結構中的各主要部門。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處於一個與國際市場基本隔絕的狀態。 而隨著經濟特區的建立以及對外開放的深入,中國經濟中的政府作用發生巨大的轉變。它不再負責供給和決定商品價格,也不再執行指令性經濟計劃。雖然經濟特區有國有企業的投資,但是外資和民資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國經濟與國際市場全面接軌。由於在很長的時間裡加工貿易在中國出口中佔據重要的比重,經濟特區中企業的資源配置基本上受市場需求變化的驅動。從經濟特區開始的這種深刻變化不斷地向內地擴展。

政府在經濟特區開始的改革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是為企業賦能。它為特區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建設一流的基礎設施,為投資提供稅收與土地政策方面的優惠,並通過簡化各種管理流程以便減少企業的交易成本並增加企業運營的效率。政府為企業服務從而增強它們的國際競爭力是中國能夠加入國際分工,吸收大量的外資,成為世界工廠的重要原因。

在分析中國經濟特區時,經濟學通常強調中國廉價勞動力這一比較優勢。而經濟社會學則認為雖然廉價勞動力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必要條件之一,卻不是充要條件。廉價勞動力是形成比較優勢的結構條件,但是我們不能直接把廉價勞動力與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直接等同。比較優勢是一個社會建構的結果,只有得到貿易伙伴認可的廉價勞動力才能成為比較優勢。而中國之所以能得到貿易伙伴對廉價勞動力的認可,成為世界工廠的秘密就在於經濟特區提供的各種公共物品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運營能力和效率,使各種企業願意在這裡而不是別處尋找廉價勞動力。因此,經濟特區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充要條件,是經濟特區提供的發展平臺。離開這個發展平臺對企業的支持,廉價勞動力只能是一個潛在的生產要素,而不會成為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

在參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生產分工的過程中,中國經濟開始成為帶動其它發展中國家經濟起飛的重要推動力。這個角色的轉變得益於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雙重身份:一方面在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生產體系中,中國位於價值鏈的低端,依靠廉價勞動力擴大出口,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另外一方面,這種世界工廠的角色既使得中國積累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又逼著中國滿世界地尋找能源和原材料以維持世界工廠的正常運轉。中國在能源和資源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中國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以及相應的投資對非洲、拉美和中東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能源和原材料生產國而言,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2013年以來中國開始推動的一帶一路項目更是為推動更加包容的全球化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增長的最大瓶頸來自於基礎設施的落後。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發展經濟特區的經驗。一帶一路首先強調的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加強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

遵循自身過去的“要想富,先修路”的經驗,中國主張優先抓住歐亞大陸上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通道、交通節點和重點工程,優先打通缺失和瓶頸路段,打造各條歐亞大陸橋。與此同時,推進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促進國際通關,檢查檢驗、換裝、多式聯運的有機銜接,逐步形成兼容規範的國際運輸規則,推動國際運輸的便利化。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推動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陸海聯運,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並加強各國在海上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合作。

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至2017年底已累計開行6,000餘列,其中2016年中歐班列開行了1702列,而2017年則達到3,000列。據不完全統計,中歐班列國內開行城市已達27個,覆蓋21個省區市,到達歐洲11個國家的28個城市。根據鐵總制定的規劃,到2020年中歐班列要實現年開行5000列。這些班列把許多過去相對區隔化的局部市場,通過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連在一起,為歐亞大陸的貿易增長提供物流的支撐。這個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還提供了一個促進直接投資,推動各種市場機制和制度發展的大平臺。在中歐班列的支撐下,由鐵路、公路、海運和空運運輸相互支撐的物流體系,和為貿易、投資和其他經濟交往服務的各種制度和機制正在發展壯大。

阿里巴巴大力推動的電子世界貿易平臺正在構建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另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阿里巴巴計劃在物流方面投資1000億人民幣,實現國內一天,國際三天之內網上購物運達的目標。阿里巴巴的第一個境外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已經在馬來西亞落地,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與阿里巴巴就跨境電子商務展開合作。可以想象,有了阿里巴巴在歐亞大陸各地建設的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再有中歐班列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必然會有進一步的發站。

中巴經濟走廊則呈現出另外一種態勢。電力短缺是巴基斯坦經濟增長長期以來面臨的瓶頸。在最多的時候有40%的缺口。中巴經濟走廊的第一期建設以電力基礎設施為突破口。同時也大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現有的公路和鐵路進行升級換代。自從2013年推動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以來,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中國擁抱全球化的下一個重大舉措是加快開放的步伐。2018年11月,中國將在上海召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將向世界各國進一步開放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通過帶動其它國家的出口來支持自由貿易和全球化。

在英國脫歐,特朗普主張美國第一,歐洲難民危機導致反全球化勢力大增,全球化逆轉成為一個現實的威脅,保護主義在許多國家興起的時刻,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是繼續推動全球化,捍衛自由貿易,並使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加平等的重要舉措。

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大多是發展中國家,包括很多被隔絕在過去40年的全球化過程之外的國家。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就是要通過為這些國家提供發展機會而為全球化提供新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