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最簡單,卻總被忽略!上好語文課的10條原則!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2016年是新課程標準修訂的關鍵一年,也是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一年。就中學語文教學而論,其實改革從未中輟,各種中學語文教學法創新多變,層出不窮。但它們的效果如何,恐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針對時下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漆永祥老師向中學語文教師提出 “十請”之懇求。

一、請拿起粉筆

漢字漢語教學與英語等拼音文字最大的不同,就是漢字講求筆順筆畫與間架結構,蒙童習字,須先從筆順筆畫次序學起,現在中學生甚至大學生寫字不講筆順筆畫,這就是小學教師的失職。而能否寫一手好字 (不是指書法多好,而是指結構合理成型),初高中階段是成型時期。除了學生自己習字外,語文教師的引導與表率作用至關重要。現在流行網絡教學,語文教師一節課下來,不用粉筆,不寫板書,鼠標輕按,甚是灑脫。但竊以為語文課上不寫板書,等於自斷雙手,自棄生路,那就不是語文課,不能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同時,想想有多少學生熱愛語文,正是從老師一手瀟灑雅麗的板書開始的。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二、請放下電腦

三、請讀出聲來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代兒童自幼就誦讀古書,雖不通義,然對古文之起承轉合、鏗鏘起伏、語感節奏、合轍押韻等已經非常熟悉,在此基礎上知義習文,便相對容易 “入口氣”,所謂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即其意矣。如今不僅中學,就是幼兒園、小學亦少誦讀,“書聲琅琅”已經成為歷史,此可為深痛者。試想一堂課之內,教師自身的領讀誦讀,或師生共讀共賞,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就是世間最美好的朗誦,而且對團隊協作、增進同學感情等大有助益。放棄領讀、對讀與集體朗讀等,沒有對話與表達,就無法領略漢語之美,無法順暢地溝通與交流,是乾枯無味的啞巴語文,學生到了大學仍然是個啞巴學生。因此,應該加強讀與說,而不只是悶聲讀低頭寫。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四、請少用道具

使用道具是教學輔助環節之一,利用好道具,可以促進教學,使學生更易懂易學。但在我所觀摩以及評選過的語文教學中,有的教師一節課上恨不得用十來樣道具 (留學生教學更是如此),一會兒彎腰從講臺裡掏出一件玩意兒,自以為創新,殊不知那是變魔術。其實,語文教師的形體動作,手舞足蹈,腰扭臂揮,嘴翹眼瞪,頭轉腳踏,就是最好的演員和道具,就是強大的氣場,這才是真正的風乎舞雩,令學生如沐春風。

五、請慎用網絡

網絡教學,風靡全球,此為時代大潮,不可不預此流。但如今從幼兒園到大學課堂,各色PPT,音畫動漫,百樣十色,千變萬化。各類網絡教學大賽更是如火如荼。不用PPT者,甚至被視為異端,幾不能見容於世。一堂課畢,上百頁翻轉閃耀,流光溢彩,或雞湯酸汁,或宏大敘事,爭奇鬥豔,愈翻愈烈。教師演得精彩,學生看得過癮,可留在學生腦海中的,不過是五花八門的風景及支離破碎的片段,

如同演電影,與其如此,不如索性讓學生看場好電影。

六、請回歸課文

語文教學的原點在課文,根基在課文,學生需要記誦、理解的也是課文,教師將課文的字、詞、句講通講明,將基本的課程內容講懂講透,能事畢矣。可現如今的教學,教師往往上下千年,跨地萬里,援引背景,過求艱深,於一字一詞中求所謂 “微言大義”,既牽強附會,又錯誤百出。又如現在推行的一些時髦教學法,動輒讓學生準備上萬字的課外材料,貌似直觀形象、激勵思索、增加體驗與實習實踐等能力,但過於求形式或效果,而本課課文的基本內容反被丟置腦後。正所謂魚失珠棄,筌隱櫝亡,師生皆累身疲心,了無效果,何苦來哉。

七、請寫作生活

以高考作文為代表的寫作,是中學教學中師生皆談之色變的難點。除了寫作本身對學生有難度外,過於追求所謂 “高大上”的效果,將寫作題材與內容架在空中雲端,一味倡導探究未來,觸摸心靈,抒發崇敬,欽慕英雄,學生強作解人,討厭至極,無話可說,越寫越澀。何不降低高度,放回地面,讓孩子寫寫同桌,寫寫霧霾,寫寫亂無秩序的十字街頭,寫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只要文從字順,體物達情,有一定的感悟和體會,就是好作文。

八、請少用教輔

如今的語文教學,基本上是教輔的教學,而不是教師的教學;沒有教輔,則教師不能上課,學生無法學習。猶如病軀腿軟,無拐則不能行。我的夢想是:減少錯誤百出、嚼爛發嘔的教輔材料,讓教師根據自己的體會講課,哪怕教師的理解有失誤有偏頗,他也一定會講得有聲有色,有模有樣,而不是照貓畫虎,食之不化。而學生則根據自己的喜好讀書,有時間讀經典、讀小說、看電影,遊春賞秋,健身打球,甚至玩玩遊戲。

九、請少開書目

從清季張之洞 《書目答問》以來,就不斷有學者給全民或學子開必讀書目,我在中學調研時,也經常遇到校長希望我給學生開書目,但我堅決反對給中學生開什麼 “必讀書目”,因為如果讓一個半飢不飽的農村學生讀 《紅樓夢》,或者讓一個錦衣玉食的都市學生讀 《平凡的世界》,他們都會讀不懂甚至反感。將課本知識內容學懂消化,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中學生;若學有餘力者,則任他們自尋興趣,自覓途徑,

每個人的愛好不一樣,選擇的書籍也會不一樣,只要是古今中外經典作品,讓學生在書山學海中暢遊,教師從旁引導,以為扶助,哲學家、化學家、經濟學家、作家等將會從他們中噴湧而出。

十、請注重實踐

語文不僅是文學和語言,還是文化、社會與生活的 “大語文”,語文只有部分在課堂,其他都在窗外人間,在車流人海,在鄉野田間,給學生實習實踐的機會,去認識、瞭解和體驗社會生活,而不是隔天在馬路上扶老太太過街,或者是兩週去一趟敬老院給老人洗一次腳,做一把秀,回到家裡,卻連自己的被子也不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的能力,理解思維能力,以及寫作素材的尋覓,都應在課堂、生活與社會實踐中得到成長與豐富,所以中學適當重視與增加實習實踐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我充分理解中學從校長到師生,實際都在努力,都在改革,但高考壓力和社會媒體的妖魔化渲染,使他們幽憤不平,苦不堪言。但中學要自振自救,方式其實非常簡單:

堅決拋棄附加在語文課上的承載物,果斷扔掉背在自己身上的無用物,解放手腳,降低 “高度”,迴歸課文,迴歸原點,迴歸大地,迴歸平實。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總有人問我,你認為學語文什麼最重要?你屬什麼派?我要說的是,我不屬於什麼派,如果一定要歸個派,那我就是 “基礎派”。我再強調一下,或者說,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打基礎!打基礎!!打基礎!!!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漆永祥教授連續多年參加高考歷史、語文等科目的評卷工作,在閱卷工作中,漆永祥老師有著學者的慧眼,總能發現很多問題,包括閱卷中暴露出來的教學和高考命題的問題。他一樣樣去調查思考,寫下很多文章,這些文章影響很大,現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彙集出版——《欲覓金針度與人——語文教育與高考論集》。

這裡面收錄了漆老師多年來對於語文教學、高考、閱卷、評分的論述和經驗總結,滿滿都是乾貨。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溫儒敏老師在序言中評價這本書為“實實在在的事情”,教師和學生“能從中獲取很多有利於改進教學和備考的啟示”。

顧之川認為“本書彙集了漆永祥教授近年來有關語文教育教學和高考語文的論著,有論文,有訪談,有演講稿,有講義,有序言,有調研報告,可謂精彩紛呈,勝義無限”,“對語文教育和語文高考的許多真知灼見,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原載 《語文學習》2016年第3期

公號首發於:語文清話(ljyuwenqinghua)

原文標題為《拋開束縛 迴歸本原——中學語文教學“十請”》

圖片源於網絡

設計:任美玲(實習)

主編:吳海濤

收藏!最简单,却总被忽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