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涵江:唐代之涵江

唐代初期,隨著人口迅速增加,先民們開始開墾山麓溪水衝淤而成的荒灘。當時海潮直達囊山、尚陽山、福唐山、前黃山、尖山。乾寧二年(895),進士黃滔在《詠囊山》詩中寫道,“溪聲寒走澗,海色白流沙”,為當時海潮直抵山腳、海灘時隱時現而作的傳神寫照。為了擴大耕地,民眾自發聯手,築海堤、挖池塘、開渠道,進行圍海造田。貞觀年間(627~649),建成洋塘(今涵江卓坡、塘頭一帶),灌溉面積達200頃,為涵江興建最早的水塘。建中年間(780~783),莆田縣職官吳興(泉州籍人)發動民眾,鑿塘、砌坡、築堤,開發北洋。

千年涵江:唐代之涵江

史載,吳興及後裔在梧塘一帶建有太和塘、屯前塘、東塘等山塘。至今,梧塘還流傳一對聯:“三山楓嶺鍾靈秀,七境梧塘翥鳳凰”。以紀念當時所開鑿的七境山塘,並把七境勝地名改稱“吳塘”,以彰北洋平原開拓者吳興。另有一民諺雲“先有梧塘,後有白塘”,形象地說明北洋平原早期開發的漸進過程。隨著涵江開發的加快,人口大量增加,水利設施始建農業耕作漸進,經濟初興,從而為人文的發展奠定基礎。隨後,一大批達官貴人、文人騷士,紛紛擇境而居。

開元年間(713~741),廣西桂州刺史黃岸從南越乘船經過閩海海域時,遇風泊至福唐山(今國歡鎮黃巷),“見延福山水之勝”,於是決定從侯官(今福州)遷徙“涵頭黃巷”,成為黃姓入莆始祖。“涵頭”之名見於史籍之始。黃岸祖籍江夏,擢賢科,任過尚衣監主簿、棘寺評等職,他辦案公正,法理森嚴,在廣西桂州刺史三年任內,禁暴除奸,風紀肅然,深得人心。定居黃巷後,建村、修路、掘井,恩澤一方。黃岸謝世後,葬於黃巷上岡,今墓尚存。朝廷追封為金紫光祿大夫、開國公,諡忠義。黃岸子孫繁衍昌盛,歷代舉進士者共30多名,黃巷村成為八閩最負盛名的黃姓發祥地之一。

唐代,由於境內地處東南沿海,有山海之利、平原之沃且社會安定,故中原士民大量湧入,除晉朝的八姓人閩外又有董、江、徐、吳、李、孔、許、謝、王、高、羅、劉、周曾、遊、沈、崔、宋、佘、方、楊、彭、潘、田等41個姓氏落戶涵頭。這些姓氏的先民經歷代繁衍,許多已成為涵江境內人口較多的族群。如原籍山東曲阜的孔子第41代後裔孔仲良寶曆年間(825~827)任莆田縣令,其後裔擇涵頭觀頂坡(今涵江頂鋪石坊巷)卜居,後經宋朱熹奏請朝廷,賜名其住地為“孔裡”,至今已繁衍至孔子後裔第79代,成為涵江各姓氏族群中之有特色者。

千年涵江:唐代之涵江

唐朝佛教大規模傳播於我國各地,境內高僧妙應祖師(820~898),俗名黃文矩,黃巷人,從小心印佛緣,在父母逝世後,舍俗家舊宅,建為佛寺(今涵江國歡寺)。妙應先後創建“石室巖精舍”(今城廂區石室巖寺)、崇福裡(今萩蘆)礪山梵林庵,還化緣重修靈雲巖(今廣化寺)和紫霄巖。乾符年間(874~879),妙應單身棲隱於古囊山中天然石洞,趺坐參禪,自號其巖為“闢支巖”。當時,妙應才50多歲,德行高尚,身體康健,神通廣大,頗具感召力。他躬行選地,奠基於今囊山慈壽寺址,創建“伏虎庵”。後又不斷擴建,初具叢林規模。

乾符四年(877)妙應主持佛像開光法會,擬定剎宇名稱並報經地方縣衙批准,賜名“延福院”。之後,妙應又領徒眾到處募緣,按叢林大寺增建,後得到入閩義軍首領王潮、王審知巨資援建,剎宇嵯峨壯觀,成為八閩著名的禪宗十方叢林之一。光啟二年(886),王審知為其母夫人祝壽,奏請朝廷將擴建後的囊山新剎升格為寺,並賜額改名為“囊山慈壽禪寺”此後,雖朝代更迭,佛寺屢遭興衰,但寺名從未更易,至今民間仍習慣簡稱“囊山寺”。

千年涵江:唐代之涵江

當時,境內交通阻隔。古驛道自福州南下,經福清蒜嶺山邊折進邑境迎仙市(江口)後,翻過燒灰山,下趨東田,過囊山、九峰,橫貫梧塘境,而通至莆田縣城關。為了方便來往官吏、伕役等途中膳宿,囊山佛教大剎被官府作為現成驛站官府招待所。另外,來往的商旅、學子、平民等也紛紛投寺食宿。同時,囊山寺時有高僧、俗家弟子入寺弘法。凡此各類人等,使得囊山寺住客常達百人之眾。

唐代境內所建佛寺,還有江口鎮的香山寺和報恩寺。可以說,涵江是當時莆仙及閩中地區高僧聚會、信眾膜拜的主要佛光勝地之一。

千年涵江:唐代之涵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