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棉花的時候,被子和禦寒襖裡填充的是什麼?

芒碭雄風


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棉衣的,棉花傳入中原地帶是在宋朝,棉花的原產地是在阿拉伯和印度地區。那麼在中國古代,我們的古人是如何抵禦冬季的嚴寒的呢?


首先我們充填在枕頭和被子裡面的是木棉,木棉和棉花不同,木棉樹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木棉花是橘紅色的,非常漂亮。木棉的果絮就是出現在中國古代大量古籍中的“棉”,這種果絮的纖維短而細軟。除了做枕頭和杯子,古人還用木棉來做棉衣。釋加牟尼曾經有一件木棉袈裟非常有名。不過大量用木棉的是南方人,北方沒有木棉樹。當然南方的富人還會使用高檔的蠶絲絮。中國南方相對比較暖和,禦寒沒有北方緊迫。



在北方被子中窮苦人家會填充柳絮,蘆花等,他們置辦一床被子是很不容易,會連續使用很多年。富裕的家庭會用鴨絨、羊絨等填到輩子裡,其實也是非常暖和的,而且比較輕軟。


很多北方的古代窮人穿的是縕,這是一種舊絮和亂麻的組合產物。但是還是無法抵禦寒冷的,會凍得瑟瑟發抖。古代早期北方老百姓穿的很多裘衣是用鹿的毛皮製作的。北方的略微富裕的家庭會穿一些高級毛皮的衣服,羊毛、狐狸毛等衣服都是禦寒的佳品,當時還有一些皮革的衣服也被髮明出來了。皮裘是中國古代北方人比較普通的冬服。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當時很多獸皮都是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原地帶,從事製售這些冬服的商人也不少。


棉花的引入其實是造福了廣大底層的老百姓,有了非常便宜的棉花,中國的冬天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沒有那麼凜冽了。


科壇春秋精選

棉花其實古已有之,不過它原產於印度,直到南宋時期才傳入中國,而且種植範圍很小,直到元代黃道婆大力推廣棉花紡織技術,才使得棉花的種植得到推廣。那麼,沒有棉花的古代穿什麼樣的冬衣呢?有棉花以前的紡織原料,主要是麻、絲和羊毛。人們在綿衣(沒有棉花時不叫“棉衣”,而叫“綿衣”)裡填充絲絮,這種冬衣,高檔的叫“纊”,低檔的叫“縕”。更低檔的只好填充麻絮。當然, 這些冬衣保暖效果並不十分好,太冷的時候還要穿類似於現在的棉襖一樣衣服,叫“襦”。東漢民歌《孔雀東南飛》中就有“妾有繡腰襦”的句子,腰部有刺繡,這樣的“襦”一定是女人穿的了。

上圖:絲絮片。

現在人們也有用蠶絲被的
動物的毛皮當然也可做冬衣,但一般百姓是穿不起的。春秋時期,有一次下了三天大雪,齊景公穿著狐白裘坐在殿堂的臺階上,並且得意地對晏子說“真奇怪,雪下了三天,我竟然不感覺冷”,晏子批評他說君子自己吃飽了就知道還有人沒吃飽,穿暖了就知道還有人在挨凍,可您卻不知道。齊景公聽後趕緊認錯,並把狐白裘賣掉,發給貧窮的百姓糧米。戰國時孟嘗君求秦昭王的一位妃子在昭王面前說幾句好話,但這位妃子卻向孟嘗君索要狐白裘,可是孟嘗君已把狐白裘送給秦昭王了,他也沒有第二件,只好讓一位門客半夜去秦昭王那裡把那件狐白裘又偷了出來。

上圖:電視劇裡的狐白裘

可見獸皮做的冬衣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有些三流影視導演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我在臺灣拍的一部以戰國時期為背景的電視劇,就有這樣的鏡頭:一位將軍被射中一箭,他咬牙拔下箭頭,從衣服裡掏出一把棉絮按在傷口上止血。古人除了穿冬衣,再要取暖,就得烤火了。白居易有首詩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燃起小火爐,燙上一壺酒,要下雪的時候,約來老朋友小酌,還是挺愜意的。


松濤盛語

我那時候吧開始是暴露身體的,後來毛退了就用樹葉和草裙遮擋重要部位,再以後用獸皮等包裹身體,以後還學會了搓麻繩把亂七八糟的東西穿起來披在身上,就這樣過了千數年才發現棉花可以製成線,粗布誕生了才有真正衣服可穿,老不容易了!


一天一頓紅燒肉二兩酒

古時候主要以狩獵為主要生活方式所以獸皮最容易取得的既保暖又結實,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養蠶富貴人家可以做蠶絲被或者大雁羽絨填充的被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