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有钱也有花钱魄力的人有一句口头禅: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

这话说的虽然有些嚣张,但很大程度上却也掐到了世俗社会的七寸。

从这个角度讲,古往今来的很多枭雄其实都是善掐世俗七寸的人尖。

遇事先拿钱砸,只要砸的够气魄,有水准,那就是大格局。

袁世凯就是此类枭雄的代表,张作霖也有这个意思。观袁世凯的历史你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点,只要是他觉得用得着的人,上来他一准是给钱,给东西,而且还是给的在所不惜,给的你很舒服很有面子的那种。

在袁世凯这种枭雄眼里,遇事要会大手笔砸钱,未遇事更要会大手笔砸钱。遇事砸钱是拔钉子,未遇事砸钱那是打埋伏。只会拔钉子的是暴发户,既会拔钉子又会打埋伏的才是老狐狸。

然而,钱能撑起一类人的格局,却也能束缚一个人的格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咱们也总能看到这样一类人,越有钱越抠门,越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儿越舍不得用钱解决。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与袁世凯同时代的冯国璋就是这类人物中的一个典型。在袁世凯翘辫子后,坐镇东南,手握重兵的冯国璋比起段祺瑞其实是更有优势,更应该能有一番大作为,可结果呢,冯老哥一辈子都矮段祺瑞一头,软而又软地蹦跶了那么几下子后,这位老哥随即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历史中。

论智商、论才能,他一点不比段祺瑞差,之所以和老段有差距,要害就在花钱的格局上。别看老段这个人情商似乎不那么高,刚愎自用,到死都要袒护巨能生事惹麻烦的徐树铮,但在花钱的格局上,一生不爱钱的段祺瑞却很得袁世凯衣钵,只要有钱,老段砸起来那是绝不含糊,有时候比袁世凯的手笔都大。

而冯国璋呢,扣扣索索,舍不得花闹笑话,勉强花点还闹笑话,典型的越有手越长,越有志越短。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方孔之间有乾坤!咱们今天就来聊一段这两位把兄弟之间的博弈。

早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冯国璋就因为见识格局间接地吃了段祺瑞的一记闷棍,说来,这还是方孔间的利誉闹的。想当初率兵南下时,袁世凯特授意冯国璋“慢慢走,等等看”,可到了武昌城指日可待的时候,眼前的利誉随即就把老袁的深谋覆盖了,看着再踹一脚就能到手的功名,冯国璋曾无比兴奋地说,再朝前干一下,咱的黄马褂就算是穿上了,兴许还能来个世袭罔替。

为此,冯国璋绕过袁世凯亲自赴京托人向隆裕太后启奏,只要拨饷四百万两,可独立平乱。要不是袁世凯手眼通天,及时把冯国璋挡在了门外,老袁的深谋大业没准还真就让冯国璋给搅黄了。

气的袁世凯差点没把冯国璋就此干掉。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有了冯国璋胜而被黜。袁世凯心说,武昌这么敏感的地儿,看来还得是有大格局的人来出头。于是乎,段祺瑞取代了冯国璋,捡了个大便宜。

回到京城,老冯郁闷之极,除了闭门就是谢客。

很明显,老冯关键时刻掉链子,说白了就是犯了“钻钱眼”的毛病。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转眼到了张勋复辟,黎元洪被耍成了猴。

让耍成这样,大总统的宝座黎元洪是再没脸重返了,于是时任副总统的冯国璋替补上位。

这是好事吗?

在那个尔虞我诈的风云年代,好事往往意味着陷阱。具体到这事,只要冯国璋头脑发热屁颠颠地往北京来,段祺瑞跟着就能前设囚笼,后端老窝。事实上,老段当时就是这么干的,他一边给冯国璋拍忽悠其立马北上的奉承电报,一边随时准备让嫡系部将倪嗣冲抄其后路,抢其江苏地盘。

然而对于这种一眼就能洞穿的眼前之争,冯国璋的智商相当的够用。想调虎离山忽悠我,门也没有!让咱老冯北上行,但你得答应咱如下条件:一、调自己的嫡系李纯为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二、第十五师、十六师为总统卫队,一同北上。

瞧见没,就这么简单两下,老冯就破了老段的调虎离山。这还不算,在这两个条件之外,冯国璋还特意加了一条,干总统那是很花钱的差事,听说黎元洪就没少自掏腰包,因此冯某人要求崇文门监督一职必须划归自家名下。

老段一听这要求,鄙视的不行,这还没上任呢,就打起小算盘了,冯某人的“钱瘾”果然不小呀!不就一个月二十万嘛,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

成交!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按说,这下冯国璋能立马启程了吧。还不行,老冯还有事要办。这马上就要北上了,趁着还没走,咱还是再干票大买卖吧,谁让京城是个花钱的地界呢!

老冯这是要干啥呢?以制药为名,用债券大肆收购上海滩的外商存土,先进再出,从中牟利。

待这一切折腾完,冯国璋进京了。

一进京,新一轮的府院之争随即开始。

段祺瑞要武统,冯国璋要和谈。段祺瑞通过徐树铮大肆收买直系主战派,冯国璋则使出浑身解数规劝安抚直系众将。一段时间,双方是拉锯来拉锯去,段祺瑞虽占得了上风,但所占上风很快又被前线的军事失利消磨殆尽。

就在双方不分伯仲时,段祺瑞不那么正大光明地干了一件事,冯国璋不那么光明磊落地也干了一件事,段祺瑞是花钱,冯国璋是搞钱。

先说冯国璋的。

支撑总统府这么大一个摊子,虽说有崇文门一月二十万的商业税,但掏自家腰包的风险还是没能解除,怎么办呢?搞钱心切的冯国璋在一位下属的提醒下打起了卖鱼的主意。

大总统,这三海之鱼自明清以来就从未打捞过,这要是打出来卖给京城的鱼商,至少能卖十万。还有,这三海里的放生鱼不少身上都有放生金片,有的还有金牌、金圈呢,大总统!

这一通话,说的冯国璋是两眼直冒金星。

近水楼台先得月,总统鱼不卖白不卖——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就在冯国璋客串鱼贩子的时候,段祺瑞也没闲着,他也在做买卖,而且做的还是强买强卖的买卖。

张大帅,咱手里有一批军火,足有两万七千件,东西就在秦皇岛,只要张大帅挥师进关挺咱家老段,这批军火就是你的了!

待徐树铮把这好事一说完,胡子出身的张作霖激动坏了。

天上掉馅饼!不吃白不吃——

就这么,那边冯国璋得了八万块卖鱼私房钱,这边段祺瑞得了张作霖的彪悍力挺。

平衡随之被打破,冯国璋就此落得下风,成了北京城的孤家寡人。

眼看自己一不留神就掉进了坑里,冯国璋想为自己玩一出放虎归山,可专列刚跑到蚌埠就让段祺瑞的嫡系部将倪嗣冲拦了下来,想跑,门也没有!哪儿来的你给咱哪儿回去!

没有办法,冯国璋只能缩回去。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幸好有直系的曹锟、吴佩孚始终站在自己这边,否则老冯在北京更难搞,可即便如此,段祺瑞的挤压那也是一刻没减缓力度。在段祺瑞看来,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击冯国璋在直系的权威,只要把老冯的权威给打没了,直系就有散架的可能。

对冯国璋来说,这就算到了关键时刻,玩好了,还能在台面上立着;玩砸了,那极有可能就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遗憾地是,越到关键时刻老冯的表现越塌台掉价。

打击冯国璋在直系的权威,段祺瑞主要靠一招,趁冯国璋继黎元洪总统任期将满,由徐树铮出面利用安福俱乐部收买议员,把老冯彻底赶下台。

这时候冯国璋要想稳定局面,只有一条道可走,跟老段比砸钱。

事实上老冯的确也砸了,只不过他砸的太难看。

为了将议员们拉到自己这边,冯国璋通过内阁总理钱能训给议员们发了个自家银号的存折,存折里存有五万块钱,如果议员想取现,对不起,得打五五折,只能取出两万七千五。

历史有时候就能这么让人目瞪口呆,你瞧老冯这钱砸的,别人没砸到不说,自己的智商情商直接被砸成了负数。

要知道在当时,徐树铮拉着议员们嗨皮一晚都不止这个数。

有人说,那是小徐有钱。

小徐有没有钱不说,只说老冯,他名下的产业在当时拉个长清单那可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没瞧见发钱都是自家银行的存折嘛!

和段祺瑞争支持,冯国璋这么砸钱,一人发五万结果无人支持,为何

到这,跟段祺瑞的争斗,老冯算是以黯然下课败下了阵来,但老冯的历史还有必要再说上两句。

从总统府卷铺盖回老家后,老袁不久又回来了,回来干嘛呢?意不在江山,还是钱。

这十五师、十六师的军饷,谁能给报了?

为这事,老冯最终把自己搞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