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变相减负,兼谈带来投资机会

前一段时间我们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说现在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最好,刚刚中国正在开二会,教育部长提出来要给中小学生的进行减负的话题,中国的教育部长提出来以后的小学要在下午3点半就放学,减少课外作业,让小学生有多一些玩的时间。

教育部变相减负,兼谈带来投资机会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就认真说现在投资学而思这些上试公司的最好时候,因为小学生空出来的时间都将会被这些课外补习班给填满。

七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是幸福一代,当上小学和中学时候,根本就没有补习班的说法,没有补习班原因是当初父母对于孩子是不是能考上大学没有多强心理预期,说白了我们当初能考上大专就可以超出父母预期,能考上大学就远远超出父母期望,当然如果什么也考不上,父母基本也无所谓。这个是一个大背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所以也没有补习,当然也补不起。我们当初的考试是7门课!

慢慢地,随着中国大学扩招,能考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父母对于子女的期望也是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子女至少能考一个大专,慢慢变成考一个二本,一本之类的,这个时候父母督促子女的学习就越来越严,子女们为了考一个好的一点大学,学习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高中学生的睡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大约是2000年的时候,中国教育系统开始出现了第一次给学生减负的声音,其中很多专家就提出来减少高考课目,本来高考要考7门课,现在变成了5门课了,所以相对应的学习时间就会变少,最起码也能减少二门课外作业。

教育部变相减负,兼谈带来投资机会

但是事与愿违,自从高考从考7门课变成3+2考试以后,学生们更加累了,学生们把原来的少考二门课的时间用于要考的5门课上去了,这个就是导致一个严重结果:花在语文数学和英语必考的三门课的时间变得更多了,使得正常难度考试拉不开分数差距,所以这几门课的考试难度越来越难,反而使得学生学重更加累。后来高考也是越来越想清楚了,与其考3+2,还不如返回考7门课时代,结果大部分省高考就变成三门主课:语门数学英语+理综(或是文综),结果我们高考又返回到了原点,学生不但没有减负,连带家长也填到高考当中去了。

其实没有变的就是高考这个指挥棒,伴随这个这个指挥棒,就有高中卡位战,其实各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重点高中,重点高中在985,211和一本大学入学率要高很多,所以家长位把考大学的竞争提前了三年变成了考重点高中的竞争,而且高中在中国不是义务教育,各个高中为了招到优质学生拼尽自己的全力,招聘更好的老师,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在考大学的入学率能排一个好名次,这样在下一年招生当中可以有更好的地位。河北的衡水二中就是因为严格管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从而在北清复交入学率要远远领先河北省其它的高中而闻名。

以此类推,为了进入好的高中,必须要进入好的初中和小学,初中和小学在中国是义务教育,而且义务教育是按学区来进行划片的,这样又推升学区房的概念,学区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二线城市已经高得让人受不了,但是除此之外,各个重点初中,或是比较好的初中开了一条胡志明小道,就是有一定名额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在目前的学校的情况下, 想通过正常的考试已经拉不开距离的情况下, 只能过过特长:奥数、体育、英语等来招生,正是因为这些才催生各式各样兴趣班。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只要还是少数人能考上北清复交的情况下,任何官方通过压缩教学时间方式来给学生减负的举措必将是无用功,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加重家长负担。

例如这次教育部想让小学在下午3点半就放学的举措,一则就是小学生放学之后有财力的家长必然把孩子各类的补习班、兴趣班,没有财力的家长必然要把孩子送到各类托管班(家长没有下班的情况下),如果连托管班也送不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大部分孩子的时间就会花各在腾讯的各类手机游戏上。这类举措只能加重教育的不平等、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以及家长们的沉重的财务负担。

教育部变相减负,兼谈带来投资机会

如果想给学生减负最好办法就是延长在校时间,例如放学时间变成5点半或是6点,把从3点半到6点这段时间变成一个混班兴趣班的时间,例如想学奥数学奥数,想打球的打球,以及各种动手的科学实验班,把社会上各种兴趣班的活动变成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