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肝功能指標的分類及意義

目前,臨床開展的肝功能試驗種類繁多,不下幾十種,往往讓拿到肝功能檢查報告單的朋友一頭霧水。

每一種肝功能試驗只能探查肝臟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種功能,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種試驗能反映肝臟的全部功能。所以就會有那樣長長的肝功能報告單出現在我們面前。以下我們對肝功能指標進行簡單分類。希望能幫助朋友們理解這裡面的彎彎繞繞。

常見肝功能指標的分類及意義

肝功能檢查報告單

(1)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項目

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又稱谷丙轉氨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又稱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肽酶(γ-GT或GGT)等。

ALT最敏感,也最重要,也是我們看肝功能報告單第一個要看的指標。ALT直接反應近期的肝臟損傷程度。

AST也很敏感,但是AST的特點是對藥物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更敏感,比ALT高的更多。

GGT和ALT相反,GGT在有肝臟損傷的時候,上升的最慢,下降也是最慢,可是當做較長時間肝臟狀況的指標。有一個特殊情況,GGT會升高很快,那就是酗酒。

在重症肝炎時,由於大量肝細胞壞死,血中ALT逐漸下降,而此時膽紅素卻進行性升高,即出現“

膽酶分離”現象,這常常是肝壞死的前兆。

(2)反映肝臟分泌和排洩功能的項目

包括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汁酸(TBA)等的測定。當患有病毒性肝炎、藥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膽道梗阻及新生兒黃疸、內出血等時,都可以出現總膽紅素升高。

如果同時測定TBil和DBil,可以鑑別診斷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具體怎麼鑑別,交給醫生去傷腦筋吧。

另外γ-GT、鹼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膽汁淤積的指標,它們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現了膽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3)反映肝臟合成貯備功能的項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

膽鹼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時間(PT)等。它們是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來反映其貯備能力的常規試驗。

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減弱。

當患各種肝病時,病情越重,血清膽鹼酯酶活性越低。

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揭示肝臟合成各種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在肝病比較重的時候,醫生不僅要看肝功能的報告單,還要看血凝功能的報告單,原因就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