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器鑑定要點

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器鑑定要點


清代青花瓷器是青花瓷器的的黃金時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器更青花瓷器史上最有名氣的,也是收藏圈裡的朋友們喜歡收藏的,收藏圈裡把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青花瓷器叫做清三代。青花瓷器發展到道光時期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有很大的退步。那麼清道光時期青花瓷器鑑定的要點是什麼呢?

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器鑑定要點


第一,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紋飾。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總體青花髮色淡雅,不夠沉穩,有一種浮在器表的感覺。淡描是道光時期常用的方法,用道描的方法畫勾蓮紋,也叫勾子蓮。和康、雍、乾時期青花瓷器的纏枝蓮簡化了很多。線條比較弱,大瓶、大罐上常用雙“喜”字,奇怪的是盤子碗上缺沒有喜子。常見的紋飾還有:鴛鴦蓮花、菊花、石榴、山果、山水風景、嬰戲、八仙、雲龍紋、八寶、魚藻、博古等等。
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器鑑定要點

第二,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型。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型比較豐富,在道光時期青花瓷器出現了冬瓜罐,形狀像個冬瓜,有蓋子,蓋子就是冬瓜的蒂,非常的形象。另外還有花口盤、蓋碗、筆筒、墩式碗、將軍罐、賞瓶、燈籠瓶、玉壺春瓶、梅瓶、錐把瓶、魚缸、花觚等等。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胎質比較細膩堅緻,大的器件胎體比較厚重,小器件青花瓷器較精細。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釉面白中閃青,釉面有微微的起伏狀,有的釉面像芥麥地,我們把這種釉面現象叫做波浪釉,波浪釉和乾隆時期青花瓷器的橘皮釉是有質的區別的,一定要分清楚的。總體造型和清三代比較笨重。

清道光時期的青花瓷器鑑定要點


第三,道光時期青花瓷器的款識。道光時期官窯青花瓷器的款識大多是“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書款。要注意的是不畫雙圈,筆法有力度,寫的非常規整。這個時期還比較流行堂名款,最有名氣的堂款是“慎德堂制”,因為“慎德堂制”堂名款是道光皇帝的堂名款。雖然是堂名款,仍然是官窯瓷器,並且是最好的官窯瓷器。謝謝閱讀!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