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福建的東山島歷史悠久,有多悠久呢?早在一萬年多前已有人類活動。島上的大帽山上,曾挖掘出新石器末期的貝丘文化遺址還有大量的石斧、石錛、灰砂黑陶、素面泥質陶片等遠古Style的用品,還發現新石器時代動感十足的蛙人巖畫。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大帽山蛙人巖畫

  公元前214,牛逼的秦始皇嬴政平定百越之地後,為了好管,乾脆就設立了一個南海郡,那時候東山島就歸在裡面。

  然後,東山島開始了各種“寄人籬下”的生活:

  首先,漢武帝當政時的公元前111年,南海郡裡面又設置了一個揭陽縣,於是東山屬揭陽縣。

  然後是東晉晉安帝時期413年,建立了義安郡,設置了綏安縣,於是東山屬綏安縣。

  再後來,一眨眼到了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當皇帝的第十二年,也就是592年,上面的那個綏安縣被劃入泉州龍溪縣,那時候的泉州地盤大,管的地方還包括現在的福州等地區,於是東山又屬龍溪縣。

  唐垂拱二年,即686年,這時候雖然是唐睿宗李旦當皇帝,但那時候整個國家掌握在超級女強人——武則天娘娘的手裡。然後如今的漳州地區才在雲霄縣西林村建州,轄有懷恩、漳浦2縣,因這個州就在漳江旁邊,“漳州”這一稱呼才閃亮登場。於是東山又屬懷恩縣。

  然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那個和楊貴妃愛得死去活來的皇帝,在他統治前期的741年,懷恩縣被撤掉了,併入了漳浦縣,於是東山又屬漳浦縣。

  這樣折騰了一朝又一朝,東山島的歸屬總算暫時安定下來了,從五代十國到後來的元朝,東山島一直屬於漳浦縣。

  後來朱元璋打散了元軍,火併了張士誠、陳友諒等爭地盤的人的勢力,將政權從少數民族手裡重新奪回。在他當皇帝的明洪武二十年,即1387年,東山島設置了銅山守禦千戶所,守禦千戶其實就是主要承擔陸地防禦的軍事單位,像東山島沿海地區的守禦千戶所還要承擔部分海防任務。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銅山古城牆

  明嘉靖皇帝當政的1530年,詔安縣成立了,東山島的五都被劃入詔安縣,東山島有了兩個家長,一個是詔安縣,一個是守禦千戶所。

  到了清朝雍正皇帝當政的第十三年,銅山守禦千戶所管轄的地盤也划進了詔安縣,於是東山結束了兩個家長的歷史,全部屬於詔安縣管轄。

  後來大清國運衰敗,清朝垮臺,孫中山先生建立了中華民國。

  民國四年即1915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來東山島調研視察,經過鄉紳馬兆麟(東山清末民初的山水畫家)的請願和倡議,終於在第二年的5月1日,東山正式建縣(熱淚盈眶)。由東山島及其周邊諸小島(由詔安縣劃出來的)和古雷半島(由漳浦縣劃出來的)組建,轄銅山所、五都、古雷半島。縣城設在第一區——原銅山所城、也就是現在風動石、關帝廟景區所在地銅陵鎮。

  而後,1950年5月東山島被人民解放軍給解放了,回到黨和祖國的懷抱中。1952年9月,詔安縣根據上級要求,忍痛割愛,將大嵼島劃給東山縣,東山島地盤擴大啦。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如今的大嵼村風光

  但是,好景不長,估計是隔著海,遇到狂風暴雨天氣啥的過來縣城開個會啥的實在是不方便,1955年11月,古雷半島被重新劃回去還給漳浦縣。

  1956年,東山保衛戰勝利結束三年後,出於海防需要,東山縣縣城由銅陵改到西埔。到了1961年,銅陵的“東山一中”也被搬到了縣城西埔,然後原來的“東山一中”改名為“東山二中”。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東山保衛戰照片

  1958年9月16日,東山縣人民公社裡,全縣被分成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5個人民公社兄弟,東山島的行政劃分初見雛形。

  時間到了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10月,東山縣撤銷了人民公社,實行鄉(鎮),將全縣分成了西埔、城關兩個鎮及康美、樟塘、杏陳、前樓、陳城五個鄉,還有一個直轄村——大嵼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為大嵼村是鹽業村,有錢,理所應當要牛逼哄哄的。1985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城關把名字改為銅陵鎮,不過直到今天,東山人還是習慣、並且更喜歡把銅陵喚作“城關”。1989年,杏陳、陳城兩個鄉改成了鎮。 到了1990年,東山共轄4鎮(西埔、銅陵、杏陳、陳城)3鄉(康美、樟塘、前樓)。

  1994年,鮮為人知的是,因東山縣申請成為縣級市的需要,銅陵鎮竟然被取消了建制併入西埔鎮,成為縣城的一部分,不過最後沒有成為縣級市,但是東山的老百姓大多不知道這個事情,起早摸黑工作,然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絲毫不受影響。直到2009年,經省政府批准恢復,銅陵鎮又獨立了出來。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位於銅陵鎮的天下第一奇石——東山風動石

  目前,東山縣設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旅遊經濟開發區、七個鎮級人民政府。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東山島地圖

福建東山島的行政區域變化簡明史

美麗的東山島風光——朝聖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