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湾后白崇禧与阎锡山的待遇为何不同?

Hybrid_B

白崇禧和阎锡山在前往台湾后的待遇其实是一样的,二人之间的待遇相比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台湾白崇禧和阎锡山都被蒋介石剥夺了权力,都从权力的中心上被席卷了下来,二人在台湾虽然都被蒋介石委任着官职,都是一些看起来名头还不错,但实际上没有一点权力的虚职。


白崇禧被蒋介石害死的传闻真假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说白崇禧被蒋介石派一名年轻女护士耗干身体或者毒死在病床上的传闻。

(白崇禧之子)

白崇禧死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时他也有着73岁的高龄,对于很多男性来说,70多岁就入土的人比比皆是,这个年龄段自然死亡或者病死其实是并不奇怪的。

就比如我们这里要说到的阎锡山就在77岁那年离开了人世,相比于白崇禧他也只多活了四年而已,所以白崇禧自然病死的说法是很可靠,因为这毕竟是经他儿子之口说出来的话,而白先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蒋介石也早已离开了人间,所以不可能会有受胁迫而说假话的原故。

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的恩怨

不仅如此,白崇禧在台湾也不是完全失去自由的。

在台湾的白崇禧仍旧好吃好睡的生活着,可以任意的去他想去的地方,可以正常的会友、可以出去游玩,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受到蒋介石的监控,白崇禧的身旁是时刻有着一名蒋介石派出的警卫盯着的。

有着这名警卫的存在,蒋介石才能放心白崇禧任意的出行,因为白崇禧毕竟是蒋介石在大陆积怨深远的政敌,二人爆发过数次重大的矛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白崇禧就是桂系军阀除了李宗仁之外最大的眼中钉肉中刺。


白崇禧号称小诸葛,有着非常过人的军事谋略,李宗仁就是在白崇禧的策划帮助下才能在针对蒋介石的时候有过数次重大的收获。

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就是李宗仁通过白崇禧和何应钦的关系迫使他下台的,在这个过程中,白崇禧的计划策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往后的很多次桂系军阀和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斗争中,白崇禧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然后来白崇禧到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里就任了很高的官职,名义上受到了蒋介石的管辖,但在他的内心中真正占据着主要地位的还是他的老大哥李宗仁。

白崇禧和李宗仁关系出现裂缝

所以蒋介石在当时对白崇禧可谓是头痛万分,最后在蒋介石败退大陆前,李宗仁也正是在白崇禧的帮助下冲破了蒋介石的压制,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副总统。

后来在蒋介石再度被迫下野的时候,也是在白崇禧的帮助下李宗仁才成为了国民政府的代总统。

不过因为国民政府中的官员、将领有将近百分之九十几都是蒋介石的门生故旧以及亲手培养出来的手下,所以李宗仁在代总统的位置上其实是寸步难行的,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间,因为李宗仁和蒋介石的相互间的牵制导致了国民党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蒋介石不甘心李宗仁坐在总统宝座上,他在李宗仁的名声受到了重创后就想找机会再度回归自己的总统宝座,但李宗仁好不容易得到的位置怎么可能轻易这样还给蒋介石?所以蒋介石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大麻烦。

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求助到了白崇禧的身上,白崇禧这个时候也看清了形势,他也知道李宗仁根本无法掌控国民政府,所以他和蒋介石和好了,开始转头劝说起了李宗仁放弃代总统之位。

李白二人的关系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微妙变化的,在李宗仁拒绝白崇禧的劝说之后,二人间坚不可摧的情感出现了微小的裂缝,与此同时蒋介石也竭力地跟白崇禧修复了关系,用他的“真诚”打动了白崇禧,正是因此,蒋介石才能在后来劝说白崇禧与他一同去了台湾。

白崇禧与阎锡山来到台湾的待遇

李宗仁在离开大陆,前往美国时曾劝说白崇禧跟他一同走,因为他知道以自己和蒋介石之间关系,去了台湾之后绝对是吃不了好果子的,所以他在走前就劝说起了自己多年的老兄弟,不过白崇禧没有听李宗仁的劝说,跟蒋介石来到了台湾,也开始坐上了冷板凳。

虽说白崇禧在台湾坐上了冷板凳,但并不意味着他和阎锡山有什么不同,因为阎锡山也在这个时候坐上了冷板凳,阎锡山在台湾同样被蒋介石委任了一个没有权力的官职,也保持着自己的自由,也有着警卫的监视。


在这个时候阎锡山因为看清了时势,所以他也彻底的远离了权力,开始在一座山中小居中靠写书度过了晚年。

不仅是他们二人,在台湾除了如陈诚这样的真正亲信之外,很多人都坐上了冷板凳甚至被软禁了起来无法出行,遭遇比阎锡山和白崇禧惨了很多。

阎锡山虽然和白崇禧的遭遇差不多,但是他却没有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那么深的仇怨,他和蒋介石之间唯一的仇怨就是在蒋介石想渗透山西的时候被他阻在了门外。

还有就是当年中原大战时他和李宗仁、冯玉祥联手跟蒋介石打过一场仗,除此之外他和蒋介石其实是不曾撕破面子的,跟蒋介石之间的仇怨自然就少了很多。

所以说白崇禧在来到台湾后待遇其实和阎锡山是差不多的,在台湾白崇禧和阎锡山一样都被蒋介石架空了起来,但也一样没有受到太过于惨烈的针对,我们只要看一下那些真正被蒋介石软禁起来的人就可以得知,真正被软禁起来的人对蒋介石来说往往是有着重大威胁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张学良和孙立人,张学良被软禁是因为西安事变的威胁,而孙立人则是因为和美国人走得太近给蒋介石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除了少数人外,其他更多的人还是和白崇禧一样的待遇。


孤客生

在台湾,白崇禧和阎锡山的待遇有不同吗?不都是被蒋介石打入冷宫,最多坐个闲职,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阎锡山是自己病死的,白崇禧有可能是被蒋介石下令毒死的。而且,除了他俩,在大陆叱咤风云的那些大佬、军阀们,当年都还能跟蒋介石掰一掰腕子,到了台湾基本都被解除了权力,像何应钦、杨森、薛岳等,马步芳更是直接跑外国去了。

蒋介石去了台湾之后,总结失败的原因,深感派系众多、人心不齐,还有就是纪律涣散,不得民心,需要建立自己的绝对专治地位。于是他把阎锡山、白崇禧这些人全部搁置一旁,全力重用黄埔系学生,如陈诚。

阎锡山刚到台湾时任行政院长,还准备大展拳脚,到处发表演讲,批评国民党内的不团结。差点没把老蒋气死,1950年蒋介石改组行政院,把阎锡山的人全换掉了,气的阎锡山打算以退为进,提出辞职,谁知蒋介石直接给批准了。

这下阎锡山只好真的辞职了,辞职第二天就把家搬到了台北地处偏僻的丽水街,开始一心写书,后来又搬到了阳明山边的菁山居住,一边著述,一边除草种地,打发时间,直到1960年去世,享年77岁。

白崇禧和阎锡山不同,组开始没去台湾,而是跟着老大哥李宗仁去了香港,结果想来想去还是孤身去了台湾。白崇禧跟着李宗仁,在大陆时就经常反蒋,抗战之前就打过好几仗,抗战后还曾把他从总统的位置下弄下去了,李宗仁成了代总统。

白崇禧到了台湾后,只担任了个“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保密局(以前的军统)甚至在白崇禧公馆对面建了个派出所,对她他行严密监视。

1966年白崇禧去世时属于暴毙,而且尸身发绿,有传闻是被蒋介石下令毒杀。


渔樵侃史

其实二者之间的遭遇几乎都一样,两个人跑到台湾以后都是遭到了蒋介石派出相应的警卫进行监视,而且都不给他们相应的实际权利,但是二者之间唯一不同的是,阎锡山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位,但白崇禧却没有,所以一直流传着白崇禧死在了蒋介石的手上。

其实纵观蒋介石对待他手底下那些比较令他头疼的将领,比如说张学良,比如说孙立人,白崇禧,阎锡山,蒋介石不会下死手,尤其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所收敛,至少不会像抗日战争那样出现一个韩复渠,然后一枪把他给毙了,这一点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是在同一根线上的蚂蚱,如果说蒋介石这时候不收敛,把哪个人随随便便给毙了,那么谁替蒋介石打仗,谁替蒋介石守护台湾,谁替蒋介石在国际上说话?因此从道理上来讲。

阎锡山,白崇禧两个人作为曾经的军阀。现在失去了所有的权利,蒋介石是不会为难他们两个,二人所接受的待遇应该是差不多的。至于说蒋介石害死白崇禧这个说法很显然,通过白崇禧先生的儿子出来进行辟谣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完全假的。现在国民党整个在台湾的布局可以说是风雨飘摇,蒋介石甚至在前几年面临着自己的铜像被人斩首的命运。此时此刻,白崇禧的儿子不至于冒着大不违的风险去替蒋介石编这样的谎话,可以看来,白崇禧儿子说的这句话是实话,也是真相。

那么所谓的阎锡山和白崇禧跑到台湾被蒋介石区分对待,这个说法是怎么造成的呢?

其实这一点得说到当时解放战争后期,阎锡山和白崇禧或者说白崇禧的老大哥李宗仁对蒋介石做的事情态度上的不一样。

阎锡山失去山西以后,当然他也知道自己跟共产党之间虽然不像西北的马家军一样是血海深仇,但是自己是绝对不可能投靠共产党的,因此跑到南京去抱蒋介石的大腿,这个时候正好遇见这什么事儿呢?李宗仁联合美国等一系列势力推翻蒋介石的地位开始执掌国民政府,阎锡山当时表示对于你们做的事情,我表示不参与,也不说任何东西,但是当李宗仁上台以后,无论是处理各种干的事情,阎锡山第一反应就是跟蒋介石父子进行商量,因此,蒋介石表示是十分感激阎锡山的。

而且阎锡山和蒋介石虽然说之间发生了一次中原大战,这样的不愉快,但是在他们人生大多数时间内,二者的人生的目标是相同的,或者说两个人曾经拥有着共同的理想,也一起合作过,于情于理,蒋介石对于自己这个曾经的老战友表示出了很大的宽容,不然如果蒋介石恨死阎锡山,甭管阎锡山在山西多么巩固,蒋介石派出自己中央军驻扎山西,阎锡山就算是再怎么有能耐也不可能翻盘,也不可能重新执掌山西,从道理上来讲,阎锡山之所以能够再次掌握山西的主动权,这一点跟蒋介石在山西这个方向上的放水有着不小的关系。

所以我们看到,等蒋介石刚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一旦出现了问题以后,第一反应是询问蒋介石,第二反应就是询问阎锡山,可见此时此刻,阎锡山在蒋介石父子心里的地位。

只不过后来估计是由于思乡心切,还是急于激流勇退,阎锡山选择自我作死,在某次演讲上面大批痛批蒋介石政府的国民党不团结,为此,蒋介石跟阎锡山之间甚至还吵过一架。阎锡山选择我啥都不干了。职位往那一扔,自己跑到某个深山老林里面去,当起隐士,一直活到了1960年,蒋介石表示你我两个心照不宣,你洗累了,想歇了好,给个理由,我也帮你帮到底。

相比较而言,蒋介石跟白崇禧之间的恩怨,那可就复杂得多了,一切还得回到李宗仁这个人头上,李宗仁有野心,而且野心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宗仁在解放战争末期会选择推翻蒋介石,执掌国民政府,当然,完成这一切,光靠他在桂军之中的影响力是不行的,恰巧这个时候自己的铁杆儿小弟白崇禧在国防部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李宗仁选择跟白崇禧一起联合推翻蒋介石。

也正是因为这次事情的不愉快,在李宗仁离开大陆的时候,曾经告诉白崇禧千万别去台湾,去台湾呢,等于自己去送死,所以大家认为白崇禧这个人一旦逃到台湾,东西肯定是要受到蒋介石的挤兑,或者说蒋介石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但是事实上,在白崇禧帮助李宗仁夺得国民政府总统位置以后。白崇禧就没再帮过李宗仁,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帮助是私人在政治上给李宗仁帮助,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说一件事情,他就很明白了,就是有一个人跟你谈合作,整天规划自己的事业有多么美好,(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于悟空问答首发)多么壮观,但是等你真正帮助他做成自己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他所做的事情狗屁不如原先规划的那个大饼根本就不存在。

白崇禧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李宗仁掌管国民政府开始,就开始对李宗仁产生了怀疑,我帮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你掌管国民政府之后,我们的势力能够得到拓展,现在你把蒋介石弄下台了哦,共产党的军队已经打过长江了,你什么办法都没有,我只能看着我自己的势力一点点被蚕食,现在这个情况,还不如一开始跟蒋介石合作的时候那个情况。

当然这个时候蒋介石也看透了白崇禧跟李宗仁那点小九九。跟李忠仁合作,蒋介石不可能,将介石打死都不会原谅李宗仁,因此,蒋介石选择在这个时候跟李宗仁互相表露诚意,就说你看,一开始咱们合作有多么好,但是现在你看到了这么一档子事,我被赶下台了,共产党打过长江了,咱们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虽然咱们两个之间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愉快,但是我还是会支持你继续在中国大陆上进行作战。

白崇禧从某种意义上通过这次事情也被蒋介石给打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白崇禧在中国大陆作战失败以后,没有听李宗仁的意见去美国,而是直接跑去台湾,并不是无路可逃,或者说是被逼无奈,而是他自己心甘情愿跑去向自己的蒋委员长去认错。

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可爱的部下,蒋介石也不至于痛下杀手,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人是孤身一人逃到了台湾,而且甚至负伤,因此,好吃好喝的供上,让你在台湾好好的活着,蒋介石也不至于犯众怒去杀了你,不过如果你想拿回权利这一点,蒋介石明确的告诉他不可能。

从二人整个在台湾待的经历来看,两者的待遇是相同的,不存在什么差异,说实话,作为一个跨越了半个世纪的老人,此时此刻,蒋介石也觉得能够有几个说得上话的人也是挺好的,至于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吧。


漩涡鸣人yy

白崇禧和阎锡山在台湾不同的待遇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政治斗争的问题,他们的待遇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资本不同,我们可以看看白,阎二人到了台湾之后他们身后政治资本的变化。

阎锡山退到台湾以后,其实已经就是虎落平阳了,阎锡山在大陆能和蒋介石争雄是因为他掌握了山西,手上还有几十万的晋绥军。可是解放战争打完以后,他的晋绥军打光了,山西也丢了,这时候的阎锡山已经不具备和蒋介石争雄的资本了,所以一到台湾以后,阎锡山的行政院院长位置丢了,晋系的人也被抹了干净。



蒋介石作为一个老政治家,自然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招呼阎锡山,他没有必要对阎锡山赶尽杀绝。阎锡山自己也很聪明,很自觉的终老山林,不和蒋介石对着干了。

白崇禧则不一样,白崇禧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是桂系的人,而退到台湾以后,桂系还是有些势力的,再加上桂系是职业的反蒋派。蒋介石自然不能放任白崇禧自己发展,所以他不得不对白崇禧下手。


但是刚到台湾的时候,桂系的李宗仁远在美国,所以一开始蒋介石还是想利用白崇禧牵制李宗仁,以免李宗仁回归大陆。到了1965年,李宗仁夫妇回到了大陆,白崇禧的作用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这个时候蒋介石选择对白崇禧下手,白崇禧的死因至今还没有定论


一树梅花一放翁

白崇禧和阎锡山作为民国时代两个重要的军阀人物,从北伐战役起头,就与代表所谓国民党正统中心的蒋介石在关系上扳缠不清,既有合作也有匹敌,蒋介石和白崇禧誓师北伐时,北方的阎锡山和冯玉祥积极相应,配合击败了盘踞北方的奉系张作霖部,这是几人的蜜月期。


然而在那时,白崇禧和阎锡山并不服气40岁的蒋介石可以作为翘楚率领全国,一方面蒋资历较浅,对国民当局的掌控还不够到位,一方面白和阎都是在本省几经摸爬滚打才混上首级头子的,政治和军事经历丰盛,怎甘屈人之下呢?

所以1930年爆发了蒋对冯阎李白的华夏大战,这其实就是新军阀之间的战役,战役成效蒋介石胜出,白崇禧兵败流亡香港,阎锡山下野避往大连。但由于蒋介石力量有限,国民当局中心尚没有余力完全节制桂晋二省,只能接纳代庖署理人轨制。广西选中的俞作柏节制不住场合排场,很快被李白翻盘,而山西更是谁也不服谁,只好请阎锡山回来。

这些军阀之间没成心识形态的对立,就是谁当老迈的问题,阎锡山的纯熟在于经由华夏大战后,深知本身非蒋敌手,今后不敢不恭。并且阎锡山政治报负也没那么弘远,兹要主政山西当个土皇帝即可,其它完全可以听老蒋的,所往后面不息息事宁人。解放战役太原失守后阎锡山南逃,被蒋介石推为制衡李宗仁的行政院长,即使这一时代,奸狡的阎锡山也从不真把代总统李宗仁当老迈,事必私聊老蒋,天然蒋到台湾后也不会太难为他,给个虚职就好。

白崇禧则不合,桂系从来不是只想运营广西一省,而是要取蒋而代之。在华夏大战之前白崇禧已经有前科,1927年尾桂系就连系孙科等国民党其它派系,第一次逼蒋下野。九一八事情后把持全国声讨蒋不抗日的言论,再次逼蒋下野,1948年尾三大战役近尾声,老蒋黄埔主力被歼,李宗仁白崇禧把持桂系尚有必定军现实力,第三次逼蒋下野。所谓再几回再三二不能再三,蒋介石对桂系早已胸中熊熊

猛火。

老蒋到台湾后团体反思了丢掉大陆的缘故缘由,其中桂系的不合作被列为重要一条,认为恰是关头时辰桂系的拆台致使国民党失山河,比如1936年围剿陕北的关头时辰,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搞了个“两广事情”,后面才是西安事情;淮海战役死活关头,白崇禧拒不派兵援助,甚至扣下蒋介石本来可以变换的宋希镰兵团,变成淮海惨败。

跟白比力,阎锡山就没这么多黑帐了。

李宗仁看得就斗劲清楚,桂系兵败后,警告白崇禧去香港去美国均可就是别去台湾,可惜白崇禧听不进去,果真到台湾就形同软禁,死的也不明不白。

做为民国不倒翁的阎锡山,老谋深算,有极高明的处世哲学,既擅长皋牢部属,又擅长趋利避害。华夏大战后,他就晓得,凭一个山西之力,要想按捺蒋介石为首的中心当局是不成能的,只需归顺才可自保。解放战役中,阎锡山也是死硬的反共分子,太原城是解放军最难啃的钉子,阎的手下宁死不降,成为国民当局杀身成仁的榜样。阎锡山赴台后,洁身自好,不问政事,所以蒋介石不为难他。而白崇禧做为桂系三巨子中惟逐一个在台代表人物,刚到台湾时,因代总统李宗仁在美国、香港等地尚有影响,蒋介石经由过程白崇禧还想感染打动李宗仁,至少不让李宗仁走向极端,当李宗仁归顺大陆,白崇禧一会儿失了把持价值,势必要为桂系与蒋数十年的内斗,三次逼蒋下台的所作所为担任,甚至把淮海战役失败而导致长江以北全面失守的责任,也全数搁在白崇禧身上。不为难小诸葛白崇禧,蒋介石郁积胸中几十年的怒火 向谁出!

白崇禧和阎锡山这两人跟老蒋都是不合的。

前几年看过一个记实片,就是说白崇禧的。李宗仁不息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后来李宗仁回大陆后,老蒋想用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他在台湾的形势就加倍严峻了,还蒙受了暗害,幸运逃事后,终极仍是死在猛药上。

比力之下,西北王阎锡山就良多若干好多了,到台湾后仍是跟老蒋做对,不息被老蒋干与干与的很凶猛,无法辞去“行政院长”,用心在家写书,末了病逝。


王者唯王

李宗仁向来与蒋的关系不好,是国民党内的最大实力派,多年来白崇禧和李宗仁合作无间,人称〃李白·但是在渡江战役前夕李逼蒋下野加之内部蒋桂矛盾,在退守台湾前夕李宗仁曾被蒋列为刺杀人员行列,李要去台湾很有可能被杀,如白崇僖死因非正常

1950年5月1日白崇禧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7月26日被聘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从此失去职权,受蒋控制摆布,保密局在白崇禧公馆对面设了个派出所,对白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死因不明,时年七十四岁,传言白崇禧为蒋介石派人毒死,官方声称白崇禧死于心脏病,蒋介石亲往白府吊唁,并宣布由国防部负责以军礼治丧。

白崇禧是有野心的,但是阎锡山自从中原大战后学老实了,主政山西,只想当一个土皇帝,自知不是蒋介石的对手,所以并没有和蒋介石争权夺位的想法。为人老谋深算,懂得韬光养晦,军阀混战时期就非常能说明问题。由于阎锡山唯蒋中正之命是从,不把李宗仁放在眼里,李宗仁与阎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这一点来说,他和蒋介石是一个战线的。



退到台湾的蒋介石,继续盗用中华民国称号,于1950年3月1日宣布恢复伪总统职务。阎锡山辞去伪行政院长,获得伪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两个头衔,居于台北市菁山之麓。他无事可做,乃从事著述,先后写了20多本小册子,其中主要的是以反共和宣扬他的“物劳主张”和“中的哲学”为内容的《大同之路》。1960年5月23日病逝,终年77岁。

两个人都是戎马一生,但最后的结果却截然相反,虽然蒋介石到了台湾以后,整顿国民党内部,大量重用黄埔系。导致各个地方实力派都失去了实权,但是造到蒋介石的清算却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阎锡山的聪明和老道得以善终,而白崇禧虽然有军事指挥才能,可他对于政治的把握却差强人意,因为他过去对老蒋的所作所为,必然会招致报复。沦为政治权利的牺牲品。

我是安寺劲,欢迎大家讨论。


文者行

二人去台湾后都得不到蒋介石的充分信任,都被剥离出权利的中央。蒋介石表面上对二人客客气气,委任以官职,实则对二人极不放心。然而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在明面上不敢对二人怎么样,但暗地里可没少下功夫。

白崇禧与蒋介石的过节及赴台后待遇

白崇禧被林彪评价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位,也是最狡猾的一个。在国民党内部,白崇禧素有“小诸葛”,“当代张良”的称号。然而以白崇禧、李宗仁组成的“李白”组合,其所代表的桂系向来不收蒋介石待见,而且是从北伐战争开始就开始积怨。

△各时期的阎锡山

北伐战争期间,桂系军作战得力,控制了两湖地区,将蒋介石的亲信湖南省主席鲁涤平给排挤了,这让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受到了严重威胁。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以伙同桂系反党某国的罪名将李济深软禁 ,这是“李白”大为恼火,发动了了蒋介石的反击战。而蒋介石则将“李白”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这极大地加深了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矛盾。1930年,“李白”联合阎锡山、冯玉祥发动了对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双方投入近百万兵力作战,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而终结。随后“李白”退守广西,标榜“自治、自卫、自给”,控制广西自保。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在军政上进退维谷,摇摇欲坠,“李白”趁机发难,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李宗仁担任“代总统”。

△“李白”和蒋合影

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白崇禧也去了台湾,而李宗仁则远走美国。白崇禧作为职业的反蒋派,内有桂系势力支持,外有李宗仁呼应,蒋介石一时不敢把白崇禧怎么样,但也不想让其手握大权,于是委任其为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这是一个没有职权的虚职。蒋介石还命令保密局(前身军统)在白崇禧家对面设立了一个派出所,暗地里见识白崇禧的一举一动。

1965年,李宗仁回归大陆,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待,白崇禧也是去了被蒋介石用来牵制李宗仁的作用。仅仅一年多之后,白崇禧被人在我是猝死,死时全身发绿,时年74岁。国民党当局给出的说法是心脏病复发而死,而坊间多有传言白是被蒋介石毒死的。至于真相如何,这暂时还是个谜。

△白崇禧在台湾

阎锡山与蒋介石的过节及赴台后的待遇。

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并不算是个有野心和雄才大略的人,但他对于山西确实是一个有功的人。从辛亥革命开始,阎锡山就秉承着谁动他山西这一亩三分地就跟谁急的政策,牢牢把控着山西的军政大权。

阎锡山与蒋介石的恩怨相对简单,他虽然参与了中原大战,联合桂系和冯玉祥倒蒋,但毕竟最终是蒋介石获胜。“九一八事变”之后,阎锡山逐渐开始转向蒋介石这边,支持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支持蒋介石“反共”政策,去了台湾之后也是积极支持“反攻大陆”。

1949年3月解放军占领山西,阎锡山自此失去了控制了40多年的山西。12月8日,阎锡山飞往台湾,担任行政院长的职务。阎锡山到达台湾之后,积极鼓吹反攻大陆,还批评国民党不团结,这让蒋介石有些不悦。蒋介石向来只相信自己的亲信和嫡系部队的,对于阎锡山这些非中央军和非黄埔系的人来说,蒋介石可以利用,但绝不交心。1950年,蒋介石将行政院属员多数都更换成了黄埔系,阎锡山很生气,决定以退为进,想蒋提交了辞呈。

△阎锡山晚年

可是阎锡山打错了算盘,在大陆的时候他有几十万军队做资本,如今全部打没了,到了台湾他就只能算是做冷板凳,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蒋介石将计就计,批准了阎锡山的请辞。这下好了,阎锡山欲哭无泪。蒋介石委任他以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这两个虚职,他也看穿了蒋,于是搬到台北菁山之麓居住,专注于著书立传,宣传反共。1960年阎锡山病逝于台北,终年77岁。

总结一下。白崇禧和阎锡山去台湾的待遇其实是可以预见的,以蒋介石的为人和心机,白阎二人可能也早有预料。只是他们更害怕留在大陆,至于原因,我不说,大家都知道。


围炉煮酒话春秋

不同之处有:

第二天,阎锡山带着家人和现金,乘坐一架C一一46运输机逃到台湾。
白崇禧没有老阎那么多过場,广西著名李白一同几步就到了香港,二个老朋友就这样在此了此残生倒也可以。

白崇禧反悔了,坚持要到台湾,杜月笙也无法阻止,只有李宗仁坚持不去台湾。
(撤退的国军一一下一站?)

白崇禧和阎锡山去了台湾后,都只挂了个闲职,境遇差不多。

阎锡山以为自己摆拍了一张"不成功则成仁"的照片,是忠君遗臣,到处批评国民党,四处批教某某战略早知如此等等马后炮,老
蒋听到鬼火冒,本来人就是这样,跘倒不痛爬起来痛,老蒋将前后三十年一想,这帮老傢伙在大陆就跟我打了几架了,此一时也彼一时,再留这些人何用?

阎锡山想起1930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白崇僖思绪飞到两广事变中老蒋的窘态,算了,水过三秋,百岁己过半,阎锡山辞职到乡下养老,1960年77岁去世。

白崇禧虽然担任一个头大脚轻的副职,却整天被保密局监控。

1966年白崇禧暴毙而殁,全身发绿,还是李宗仁眼光老辣一一走为上。


良人执戟2

我想说没有太大不同吧!

老蒋败退到台湾后,重用黄埔系,建立绝对专治,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土皇帝!

白崇禧怎么说从心眼里不怎么服老蒋,而且和老蒋干了几仗。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确实是国民党难得少有的将才之一,连蒋介石都佩服白崇禧的用兵之道,但是败退饭台湾后一直处于闲职,最后暴毙身亡,估计是被毒死的!

阎锡山,山西的土皇帝土财主,曾几何时信誓旦旦的宣誓要与太原共存亡,但是一旦打起来了自己却飞到了台湾。苦心经营多年的山西,唉。。。当然对老蒋是一万个佩服,败倒台湾后虽身处闲职,但是却落得个平平安安度晚年的比较好的下场!


梦福驹

白崇禧和阎锡山这两人跟老蒋都是不合的。

前几年看过一个记录片,就是说白崇禧的。李宗仁一直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后来李宗仁回大陆后,老蒋想用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他在台湾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还遭受了暗杀,侥幸逃过后,最终还是死在猛药上。

相比之下,西北王阎锡山就好多了,到台湾后还是跟老蒋做对,一直被老蒋干预的很厉害,无奈辞去“行政院长”,专心在家写书,最后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