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崇禧被称小诸葛?

十三画氏


白崇禧,世称白健生,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民国时期的桂系军阀核心人物。上世纪20年代,他与李、黄合力统一了广西全境,又与李宗仁合称“李白”。而且白崇禧的军事才能在民国时期也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很多人称他为“小诸葛”,就是指他足智多谋,思维缜密。

白崇禧早年加入孙中山的阵营,后来驱逐占据广西的旧军阀,成为新桂系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梳理白崇禧的军事生涯,我们可以发现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的确实是有原因的:

第一、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时期,白崇禧率部从镇南关打到山海关,一路势如破竹;

第二、抗日战争时期,白崇禧参加指挥了台儿庄大战、昆仑关战役、武汉战役,通过血战粉碎了日本当局叫嚣的“三月以内灭亡支那”的野望;

第三、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与林彪、刘伯承都交过手,互有胜负,堪称中野的劲敌之一。


不过,白崇禧身上也有很多缺点,使得“小诸葛”的绰号有点名不副实。其一、他的性格专横跋扈,不善于团结同僚;其二、白崇禧虽然军事能力出色,但他狂妄自大、目光短浅,与袁绍“干大事怕冒险,见小利不要命”的性格相似。

在中原大战前,桂军一度扩张到30多万,并控制了湖南、贵州局部。但在蒋桂战争爆发后,桂军遭到大败,丢武汉,弃汉口,几十万桂军迅速溃败,这与白崇禧在军中打压政敌、排斥异己脱不开关系。


如果光从军事才能上看,说白崇禧是“小诸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白崇禧的政治素养远不如李宗仁高,而且性格上也存在致命弱点。不仅不如李宗仁目光长远,更不如李宗仁会团结桂系内部的将领。
白崇禧(左一)、蒋介石,宋美龄


历史的荒野


白崇禧,字健生,新桂系代表人物之一,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首任国防部部长。白崇禧毕业于保定军校,后追随孙中山在广西陆军第一师任职。1923年与李宗仁、黄绍竑等人通力配合,击败了旧桂系军阀陆荣廷、沈红英,统一了广西。在统一广西的战斗中,白崇禧展现出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指挥能力,因此被人称为“小诸葛”。

在军略方面,白崇禧确实是国民党将领中出类拔萃者。

北伐战争中,白崇禧率领广西子弟兵一路从镇南关打到了山海关,所向披靡。特别是在江西战场血战数日,击破孙传芳主力10万余人,使第七军获得了“钢军”的美誉。

红军长征时,白崇禧受命在湖南湘江部署对红军的围剿,使红军从8万人锐减到3万人。湘江一战,是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最惨重的一仗。

抗战时期,白崇禧一直是日军所忌惮的人物。淞沪会战时,白崇禧收拾残局,使国军主力顺利撤退,为抗战保存了一定的有生力量。台儿庄会战中,他和李宗仁联手重创日军,完成大捷。昆仑关战役中,中村正雄被桂军击毙。此后在武汉会战和桂南会战中,白崇禧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凭借出色的战绩,白崇禧在抗战后担任首任国防部长。在解放战争中,给我军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并多次让林彪碰了一鼻子灰。白崇禧在第二次四平战役和青树坪战役中击败林彪,并在华中消耗了刘伯承部数万人。坐镇湖南时,他又在林彪布局未完成之时,及时率部队撤到了广西老家,避免了被合围的下场。但是,单凭白崇禧个人是难以扭转国民党整体溃败的,最终小诸葛还是一路从山海关败退到了台湾岛。

相对于出色的军略能力,白崇禧的政治头脑就较为简单了。

解放战争时,白崇禧被蒋介石利用,没有和老搭档李宗仁站在一起,致使新桂系四分五裂。败退台湾后,白崇禧失去了利用价值,便被老蒋仍在了一边,并受到严密监控。1966年,白崇禧死于台北家中,其全身发绿,很多人认为是蒋介石毒杀了他。


石头说历史


国共内战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内懂政治、玩政治的人很多,但是有指挥军队作战、特别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的将领并不多,白崇禧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之一。白崇禧也因为善于指挥作战而获得了“小诸葛”的雅号。

白崇禧从14岁开始就接受军事启蒙教育,考入广西桂林陆军小学堂,1914年白崇禧考入保定军校,1916年从保定军校毕业后,白崇禧进入广西军阀陆荣廷所部担任军官。1924年,白崇禧和李宗仁、黄绍竑联合赶跑了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在这个过程中白崇禧居功至伟。随后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白崇禧因为足智多谋,所以获得了“小诸葛”的称号。

白崇禧后来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北伐期间参与主导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度逼迫蒋介石下野,后来又率军进行二期北伐,号称是国民党将军中唯一一个从镇南关打到山海关的。白崇禧也因此被称为“完成北伐的第一人”。

此后白崇禧、李宗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不断,新桂系在中原大战,两广事变中都明确反蒋,但是抗战爆发后,白崇禧还是从抗战大局出发,通电全国,表示愿意一致抗日。白崇禧本人也到南京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参谋次长,白崇禧提出的“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对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战略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白崇禧还建议过蒋介石不要进行南京保卫战,死守南京只会消耗实力而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白崇禧后来协助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还参与指挥过武汉会战,白崇禧所指挥的桂南战役是国军在攻坚战中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不过虽然白崇禧军事才能出众,但是在政治上却不够成熟,所以白崇禧经常被蒋介石玩弄于鼓掌之间,最终暴毙台湾。


青年史学家


抗日战争时期,白崇禧第一个提出了游击战的观念。并且在中国抗日战争名将五大人物中,

排名第一。多次去前线督战,取得了中国第一次攻坚战战争的胜利,打的就连日本人都称其为“战神”!

此人用兵很厉害,曾经打败过林彪,要知道林彪此人打仗也是极其厉害的。此外他还成功预测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准确的判断出了我方突围路线。


别的不谈,从抗日角度来看,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锤吻镜


白崇禧毕业于保定三期,其被称为小诸葛,首先从他担任过的职位就可以看出,在北伐时期他担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理总参谋长之职,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在解放战争中又任国防部长等职,他是一个天生的谋士,一个战略家。



白崇禧属于国民党桂系,和李宗仁、黄绍竑是新桂系的三巨头,和李宗仁更是有“李白”的美称,二人一文一武,使得广西发展迅速,桂系军队更是被誉为“铁军”,而白崇禧的辉煌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中。



他在抗日战争中就提出:“发展正规战,配合游击战”,还有“以小胜积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后来这成为了国民党的抗日指导思想。而在正面战场上,他首先和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胜,后又指挥了桂南战役,取得昆仑关大捷,他是抗日的栋梁。



在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他先是在四平指挥杜聿明、廖耀湘、孙立人等打败了共和国元帅林彪,后又指挥华中剿总对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在大别山区造成巨大伤亡。在蒋介石下野后,白崇禧代表的桂系把持了国民党中央,后来其指挥的20万桂系人马也被消灭于大西南,最后逃亡台湾。

白崇禧在国民党中也算一位难得的高级将领,他为人勤俭,爱护士兵,其多谋善断、胆识过人,记忆力超长,常常以少胜多,有中国最为狡猾军阀之名,他当的起“小诸葛”之名。


绝笔历史


白崇禧在统一广西的各个战役中,就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其足智多谋、胆识超人、用兵灵活而被人称之为“小诸葛”,也是一位被人称为国民党最狡猾的将领(还有胡琏,狡如狐、猛如虎),足以见证“小诸葛”的智慧。

曾有一首有关于白崇禧的诗:

谈古说尽论英雄,忠勇多智数键公

运筹帷幄展大器,北伐破敌第一功

抗战军兴斩倭寇,用兵机巧声威隆

战神鲁南施奇谋,痛歼日军气如虹

谋略深远持久战,三月亡华成美梦

昆仑关上攻坚战,保卫桂林显威风

这首诗歌颂了白崇禧的战功绩和谋略,主要功绩有:

北伐期间,白崇禧从镇南关一直打到山海关,堪称北伐第一人,其中指挥最著名的战役——龙潭战役,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旧社会军阀割据的现象,为结束军阀割据立下了汗马功劳。抗战期间,首次提出了“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思想,也就是持久战,蒋介石和国民党将领无一不佩服其智谋,也成为了国军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抗战指挥过不少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等,屡次重创日军。

白崇禧奇谋:

白崇禧一生多谋善断,其强大的洞察力和精准预测能力在国军中首屈一指,当属佼佼者,包括捕捉战场上的信息变化,曾多次精准预测到红军时期战略路线方向和时间,就是红军长征,犹如红军的决策者一样,简直不可思议。

1934年4月,国民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目的是为了探讨红军未来的行动计划和路线,白崇禧应邀参加了会议。白崇禧认为红军下一步动作就是战略性转移,以防被包抄无路可退的境地,并指出红军最有可能在今年十月份开始尽快进行战略转移,结合地形因素指出,红军转移的方向最有可能是向南,进入两广地带,再调头向西进入湖南、贵州一带,而转移的最佳时间很有可能在秋冬之际,因为“千里携粮为兵家大忌”,红军可能不用带粮食,秋收季节走到哪里都有粮食收获。但蒋介石却不为所动,认为红军不可能离开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决心要把红军消灭于江西。

当红军1934年10月10日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时,蒋介石恍然大悟,直到两个月后才断定了军主力已经转移,才开始对转移方向做出大致布局,为时已晚,懊悔莫及。而白崇禧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准确预测了红军的转移的路线和时间,几乎相差无几,以当时的信息通信条件,能做出精准的判断,如此奇谋,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乃实至名归。


以上仅仅是个人之见,不到之处,望谅解了!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谢谢!


赛门军略


小诸葛的这个小字,也说明了白崇禧长于战术而短于政治的缺陷,这个绰号由来较早,一般说来形成于白崇禧、李宗仁和黄紹竑统一广西军政期间。

白崇禧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从一个连的兵力起家,以剿灭地方土匪为起点,十年间通过与政治盟友李黄的合纵驰骋,打垮了原广西境內沈鸿英等实力派军阀,渐成气候。期间还击败谋桂的滇军唐继尧和川军熊克武部,为求名正,及时宣布效忠孙中山的广州革命政府,终于确立了其在广西境內的军事领导人地位。

这一期间战事非常频繁,涉及民国军阀人物较多,不一一细举,终究白崇禧凭借过人的战术能力和军事素养,打败多股势力,在早期的国民政府军事系统内,赢得了“小诸葛”的名号。

蒋介石非常欣赏白崇禧的军事才能,誓师北伐时强烈邀请白为代理总参谋长,率军经福建浙江攻进上海,一路北上挺进到秦皇岛一线。在此期间共同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是蒋白的蜜月期。

但是桂系始终不甘被蒋介石的领导,政治野心一直存在,所以实力发展后成为国民党内蒋介石最头疼的反对派,终蒋在大陆的22年统治中,桂系三次逼蒋下野,这与白崇禧掌握着一定军事实力和比较狡猾的战术能力分不开的,蒋介石始终没能搞垮和消灭桂军主力,应该说,白崇禧带兵是有一套的。

北伐之后比较有影响的战绩是江浙击败孙传芳,最有名气的一次是自上海回南京半途中发现孙军反击南京,紧急以无锡车站值班室为临时指挥所,用电话调动部队大败孙军,史称龙潭大捷;北上后打垮有趣的非著名军阀张宗昌部,尤其是这家伙还有个白俄装甲车队,白将张部完全缴械。

抗日战争期间与蒋再度修好,先后就任副总参谋长和桂林行营主任,淞沪会战率领桂军是卖力气的,台儿庄给李宗仁出了些谋,昆仑关实际指挥是杜聿明,长沙保卫战白几乎成了反面,坚持要求薛岳放弃长沙退衡阳,主要还是出于保存桂军实力的小算盘,没什么抢眼表现。

解放战争初期先后在东北进攻林彪所部,造成民主联军一度困难,一直退到松花江以北;指挥以桂军为班底的部队围剿挺进大别山的刘邓所部,也给刘邓造成不小的麻烦。本来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也应该是白崇禧,可蒋介石出于对桂系的不信任,后又变卦将全部兵力的指挥权一分为二,白崇禧一气之下拒绝赴任,我一直认为,用他比用刘峙强多了。

历史给过白崇禧机会,桂系第三次逼蒋下野后,代总统李宗仁与我党开始谈判,领袖特别说到,白崇禧喜欢带兵,将来可以给他四十万军队带带嘛,可惜白政治眼光实在不怎么滴,成为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的主要推手。

和谈破裂,四野进军中南,白崇禧在青树坪还给林彪摆了一道,但终究大势已去,桂军主力最后被林彪全歼。

李宗仁警告白崇禧,兵败后香港美国哪都可以去,就是别去台湾,白崇禧听不进去。

蒋介石怎么可能忘记桂系对他的伤害?所以到了台湾后白崇禧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最后死的也是不明不白,据说马上风什么的,我一直觉得是特务故意的。


度度狼gg


白崇禧,桂系三巨头之一,足智多谋,胆识过人,颇通兵法,人称"小诸葛"。成名于统一广西的战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代总参谋长,指挥北伐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尤其龙潭之战最有名。抗战时又被蒋介石委任为副总参谋长,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参与指挥了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如台儿庄大战、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武汉会战等。解放战争时亲自指挥军队围堵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指挥了东北战场攻占四平的战役。三次逼蒋下野,是蒋介石最痛恨的将领,也是毛泽东最欣赏的国民党将军,毛泽东曾告诫林彪:"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他赖以起家的桂军第七军,战力不在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下,被称为:钢七军。


LE


原上牧马


白崇禧,其实不是小诸葛,只不过它的部队走得快,在解放军西,北两路急速南下,在桂滇黔边纵队配合下,先后攻占河池,桂林,柳州,梧州等城镇,继而又进至东兰,宾阳,贵县一线。这样,白崇禧的,南线攻势,失败了,被迫仓皇撤退。白崇禧部第1,第10兵团分別撤到南宁,钦州地区,第11兵团残部退向钦州,企图从海上逃跑。为全歼白崇禧残部,解放军各路部队大胆渗透,长途奔袭,继续猛追,先后占领百色,南宁,灵山,合浦等地。将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和第1,第10兵团及其他残部大都围歼于钦州和小董圩地区。先后占领镇南关和爱店,战役结束。此役,国民党军被歼17,3万人,约2万人逃窜国外。以上一仗大家对白崇禧,就知道,小诸葛,是真还是假……


秀才69805106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



白崇禧“小诸葛”这个绰号的由来。

1924年6月,三十一岁的白崇禧当时担任着定桂讨贼军的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正协助着李宗仁、黄绍竑统一广西,他们的主要敌人是军阀陆荣廷和沈鸿英。虽然陆沈的兵力要多于定桂讨贼军,但是陆荣廷与沈鸿英两人却是世仇,注定他们俩无法联手。在陆荣廷的麾下有一员大将叫韩彩凤,此人能征惯战,人送绰号“赵子龙”。韩彩凤领一彪人马镇守在柳县的上雷镇。而沈鸿英手下杨祖德率一个师驻扎在不远处的一个叫雒容的地方。

1924年8月,白崇禧率军攻打韩彩凤部,两军激战于上雷镇,鏖战多日难分胜负。白崇禧见韩彩凤部悍勇难破,于是设计假装与沈鸿英手下杨祖德通电话,约定一起夹击韩彩凤,并且故意让韩彩凤听到这个电话。韩彩凤迫于形势,不得不分兵去监视杨祖德。趁韩彩凤兵力分散之际,白崇禧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一点,终于击溃韩彩凤的部队,并缴获了韩彩凤的帅字旗。然后,白崇禧乘胜追击,攻克庆远,迫使韩彩凤的兄弟韩彩龙自杀。9月21日,军阀陆荣廷因为主力被歼灭,无奈宣告下野。   陆荣廷下野后他的部队被沈鸿英接收,其兵力已超过定桂讨贼军一倍以上。12月底,沈鸿英指挥部队兵分三路向李宗仁等的地盘发起进攻。白崇禧以一个营的兵力镇守武宣,敌人来了一个师,由沈鸿英手下一员悍将邓右文指挥。白崇禧坚守了两昼夜,然后与吕焕然、李宗仁的援兵里应外合,击溃了敌军。并乘胜攻占重镇柳州,随后白崇禧又指挥部队用“围三阙一”的办法打下了桂林。 因为这两次战役中白崇禧出奇制胜,足智多谋,以少胜多,所以从沈鸿英的军中为白崇禧传出了“小诸葛”这个绰号以示钦佩。

后来,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时期,白崇禧在军事方面也很有成绩,在国民党内部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称誉。


北伐战争时,白崇禧率军队从广西一直打到山海关,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镇南关打到山海关的将军。他所率领的桂系曾多次和蒋介石争夺天下,两次逼迫蒋介石下野;
抗战时候,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作战方略,抗战期间,白崇禧曾参与指挥了两次大规模会战,一次是协助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获得台儿庄大捷,另一次是指挥桂南会战,获得昆仑关的大捷;
解放战争期间,白崇禧在东北四平击败林彪,迫使东北联军一度退过松花江,并向蒋介石建议长驱直入,彻底解决东北战事,再抽调五个美械机械化师入关助阵华北,无奈蒋介石怕白崇禧功高震主,让其回南京就任有名无实的国防部长。

毛主席曾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境内的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即使在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已占有大半天下的时候,毛主席还是对他极为看重,曾对他的特使说他很喜欢带军队,将来和谈成功建立国防军,我们可以请他继续带兵,人尽其才嘛。

白崇禧虽说花样多,善于计算,但是只是精于战术,但是战略格局小。解放战争期间什么都舍不得放弃,和林彪进行大追逐的时候,在战役最关键的时候,林彪抓不住白崇禧,但毛主席写了几个字,改小迂回为大迂回,就将其抓住。

白崇禧一生战绩辉煌,军事上很有才华,但却缺乏政治头脑,在政治上没有远见。一生曾两次逼蒋介石下野,在最后关头居然还相信蒋介石,被骗到台湾,最后惨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