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天消失80個村落,20年後還有農民的一席之地嗎?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是中國古村落保護的首倡者,他曾對媒體透露,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

2005年前,我國的自然村還有360萬個,如今已經不到270萬個

換句話說,中國每天有80到100個村落在消失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再過幾十年,中國還有農村嗎?現在常有人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以後會不會根本沒有農村可回了呢?

中國每天消失80個村落,20年後還有農民的一席之地嗎?

3大趨勢表明,固守傳統的農民將面臨淘汰

趨勢① 土地高度集中

我國現在提倡土地流轉,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美國的進口農產品之所以便宜,就是得益於大規模農場的模式,自動化程度高,省去了大量的勞動力成本。

當然,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可能照搬美國的模式,但我國耕地面積總共就1.3億公頃,農場常駐人口卻有5.6億,這個密度是非常非常高的,而發達國家同等土地面積上,農民的數量通常只有幾百萬。

趨勢② 農業智能化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智能化的趨勢,無人超市、無人駕駛、無人機送貨……農業領域也不會例外,各種新技術會慢慢普及和運用,配合土地流轉,一起重塑農村的面貌。

中國每天消失80個村落,20年後還有農民的一席之地嗎?

趨勢③ 扶持新型職業農民

國家多次強調,要重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也就是有專業技術,同時懂管理經營,憑證上崗的農民,未來少數這樣的職業農民就可以打理大片的土地。

未來農民的3條新出路

前面也說了,面臨淘汰的主要是“固守傳統”的農民,而新趨勢之下,很多新出路需要我們轉變思路才能把握住:

①“多元化”創業

未來種地搞養殖的都會是少數人,特別有技術,又懂管理的,可以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辦家庭農場、合作社等;

但更多的人,需要發揮農業“多功能”的優勢,比如搞旅遊、搞民宿、搞深加工、搞民俗手藝、搞農產配送等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也非常支持農民“多元化”就業。

中國每天消失80個村落,20年後還有農民的一席之地嗎?

②用土地進行投資

在過去,土地就是用來種地的,也是老觀念了。在國家土地制度改革之後,土地就是一種“資產”,農民用土地可以貸款融資,也可以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份入股合作社等獲取分紅,還可以把家裡閒置的土地流轉給規模經營者賺取租金,選擇更多了。

③做現代農業“服務商”

未來農業越來越專業化、科技化,但也正是因為農業大戶或者企業,他們更專注於自己領域的工作,有很多其他的工作就需要進行“外包”,就需要大量服務於現代農業的新業態。比如說土地經紀人、專業農機服務商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