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企为何难以留住人才?

时光健在

如今,国企人才流失已经不是新话题。 国企培养的人才被高薪酬诱惑,很多出类拔萃的人,都成为了其他各类企业“挖”的对象,我们就从待遇、上升空间、劳动强度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待遇方面

今天我就拿化工国企的情况做个分析。一名成熟的一线生产技术骨干或者班组长,在国企的年薪在7万元左右,而同行业民企却可以给他们开出24万元的高年薪,被挖到民企任职的高管年薪更是国企望尘莫及。当然,“五险一金”这方面的待遇,民企尚不如国企。但员工更看重“能拿到手的钱”,特别是那些背负沉重生活压力的员工,国企那些隐性福利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纷纷跳槽而去。比如去年浙江舟山有个新建的化工企业为了挖技能人才,去年年底员工发了国企可望不可及的年终奖,同行跳槽去的还真不少。



2、上升空间方面

去年我们单位有一个科级干部辞职去了南方发展,在送他吃饭的时候他说他在单位的发展遇到了“瓶颈”,自己到了“科级”似乎已经见顶了,几次提拔机会都没有他,所以他就放弃了这条路。他在我们单位的工作业绩一直都是非常好,最主要是他已经厌倦了这种一眼看到退休的工作模式。他想彻彻底底地到民营企业里释放下自己的能量,发挥一下自己的长处,最主要的是感受通过工作尽情燃烧自己的快乐。

3、劳动强度方面

一些国企智能化水平尚低,往往需要员工在岗位上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让员工感觉工作不够“体面”。比如化工国企生产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时候阀门的开启或关闭都要靠人力去现场操作,尤其是遇上一个DN200甚至更大的阀门,经常累的大汗淋漓,而新建的化工企业自动化程度相当的高,开关阀门全部坐在控制室电脑上点个鼠标就可以解决。所以 从日常工作量、岗位技能等方面对比看,老石化企业与新石化企业差别很大。新石化企业员工的辛苦程度与民企员工相当甚至更轻松,在对比民企薪酬之后,必然会在内心产生巨大波澜。

说: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 一点是钱,没给到位;另一点就是心,委屈了。


浪子逗视频

我就是从国企辞职出来的,这个问题有点发言权。

客观的说,国企虽然人事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我在国企的时候,同事之间感情融洽,友爱互助,没有什么勾心斗角。虽然离开国企已经十几年,老同事依然保持联系。

当时,我在的部门横向联系比较多,所以与技术、质量、生产、销售、设备等科室干部都很熟悉。从2000年左右,技术和管理骨干开始辞职,到2007~2010年达到顶峰,基本上,各个部门的骨干走了个一干二净。我在的办公室,当时五个人,2000年走了两个,后来又补充两个,2006年左右也辞职而去,我则于一年后也辞职走人了!

坦率的说,国企辞职出去的都是骨干,如果没点核心技术或管理才能,一般人是不敢离开国企的,所以,对国企来说,骨干流失,特别是技术骨干辞职,企业的损失还是挺大的。

那么,国企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呢?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一,晋难困难。国企人都知道,当官是最好的晋升,其他都是瞎扯!但是国企水很深,人人都是千里马,有没有伯乐欣赏你,就要靠关系了。国企喜欢搞公开竞聘,其实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当时,一个搞技术的哥们,是研发主管,很多新产品的主研人员,技术没的说。他看到招聘公告以后跃跃欲试,我问他:“公司领导跟你谈过话吗”。他说没有,我说那你别去,其实人选早就内定了,你去了也是给别人做绿叶。他不信,后来果然没戏!以后,又参加过两次公开竞选,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心灰意冷,一年后选择辞职!

二,待遇偏低。除了一些特殊垄断性国企,比如电力和电信,其他国企待遇普遍低于私企。我辞职之前,工资条上实发工资才1800元,这点散碎银子只能勉强糊口,所以生活捉襟见肘。后来,一个私企找到我,老板跟我谈的时候,问我年薪多少,我才能辞职过去,我咬了咬后槽牙,报了一个15W。老板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个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那可是我七八年的工资啊!

三,缺少公平。国企缺乏公平不仅仅是晋升方面,很多小事上也是关系铺路。比如调整一个辅助岗,内部招聘职员之类的。我记得有一次,某部门招聘一个职员,正儿八经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被淘汰,而一个专业驴唇不对马嘴的人,却笔试面试成绩都是第一,后来一打听,原来这是某位领导的外甥!那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此我脱离了了学生的稚气,变得喜欢思考,人也成熟了许多!


管理那点事

答:“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一些国企难以留住人才,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三点:

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升职难度大!



待遇低:国企人们都称铁饭碗,但是工资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一些国企工资只有3000每个月,并且薪资体系是随着你的职位而变化,但在国企又是论资排辈,所以虽然你是人才,进来以后没有升职也待遇还是不会提高。



工作强度大:人们总以为国企的工作就是天天喝茶、看看报纸!但其实国企真正的工作强度,局外人并不知道,像一些施工单位,全月无假期,天天加班是常事,工作强度非常大!



升职难度大:国企的关系错综复杂,并且职位都相对比较稳定,升职难度非常大,就算你是个人才,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升职了你的位置也站不稳!

综上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升职难度大就是造成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


办公室小林

国企有人才,国企更需要人才。国企也能培养出人才,但国企留不住人才。

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需要人才。所谓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能力,无论在技术上,管理上都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益处,区别于普通员工,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国企,国有企业,资产归国有。虽然垄断,但是也需要人才。国企为何留不住人才呢?

一,工资低留不住技术型人才。国企内管理领导层和员工层之间工资相差巨大,技术型人才多是员工层,他以其独特的能力和技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富。但是技术型人才再厉害,还是员工,可以有一些奖励,但不会涨太高的工资。

二,无晋升机会留不住人才。国企内部想要晋升非常困难,人才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但由于国企内部讲究关系,人脉,背景,光靠能力想晋升机会太小,尤其是升到领导层。

三,发展空间小留不住人才。国企内部等级制度严格,领导层和员工层划分严格。即使人才能够有新的技术,新的想法,新的创新,想要落实太困难。层层请示,层层审批就很累。多数领导只需要明哲保身,不愿多事,坐稳自己的位子就好。改变有风险,怕影响自己前途,不愿担责任。


国企员工层就有很多的人才,但大多没机会得到培养,按部就班的工作常常埋没了这些人。即使培养出了一些,也会因为上面的原因和企业分道扬镳,寻找更好的平台。

国企不同于私企,人为的因素常常导致结局的不同,人才的离开也在情理之中。


不一样的思考

听身边人好多在国企工作的人说过,在国有企业工作,你如果不懂职场“潜规则”或不与领导“同流合污”、不懂得与领导沟通“感情”,纵你有天大才华很难在这种企业发挥出来,因为你不靠“谱”领导们根本不会为你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当然,国企也有许多真正的骨干技术人才,但是这是因为这种学术性人才,他们的性格相对保守,内向。不擅长与领导 “沟通”感情,所以导致他们的才华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总是默默地呆在平凡的岗位上,而且一呆就是很长一段时间。职位的提升想都不用想,领导都不认识,你怎么给你提升职位?

反而倒是有很多会表现的人被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因此有的朋友看不惯国企职场黑暗,愤然辞职离开国企到外企去发展,而且一般敢于去外边发展的人都是有技术在身的人。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真正的人才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应有的职位提升,离开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相对与那些私企、民营企业等等对人才的需求所给出的待遇、福利条件比待在国企优厚不止一点半点。

说到底,人才得不到重用,得不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的职位,薪水待遇,是国企流失人才、留不住人才最主要的原因吧。


己答

看到这个题目我觉得很奇怪,不知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有科学论证吗?根据我多年在国企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来看,不能否定国企存在人才流失,但是比起一些私企或者互联网等新兴企业,国企的人才保有率可以算是很高了。我也会定期针对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分析离职率等人力资源状况,有时候甚至是委托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来做,结果都表明国企的人才流失率总体上相对较低,而且这些流失也都在正常范围,企业只有人才能进能出,合理流动,才能激发活力。如果分析国企人才流失原因,我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相对死板的工作氛围

国企由于历史原因,与一些新兴行业的企业比,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力,工作氛围和环境相对比较固化,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潜力的最大发挥,有的人就会选择离职跳槽。但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国企在不断改革进程中已经逐渐转型,工作状态虽然没有那么紧张,但也并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无所事事,看看报、喝喝茶,事在人为,其实真正的人才在国企也是大有可为的。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同样是由于历史原因,还有国企相比其他企业更稳定,有的人可能在一个单位待一辈子直到退休,因而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我见过有的人一家三代都在同一个系统的单位,还有的国企子弟被贴上“油二代”、“铁二代”等标签,都说国企做人,私企做事,如果是没有背景没有资历的人才,显然很难适应国企这种复杂的人际环境,从而选择离开。

工资待遇的缓慢增长

国企由于工作稳定、工作内容轻松、福利保障好等原因,不需要给出高额的薪酬来吸引人才,也会有人慕名而来,因此,工资水平总体偏低。另外,国企的工资体系相对保守,增长幅度也比较小,同样的起点,几年后在国企的工资待遇可能比在其他性质企业有不少差距。但有人图稳定,国企还是能吸引不少人才的。

论资排辈的职业发展通道

在国企,很难见到三十左右的人才成为公司经理层或者是中层,

平台和发现通道都会受到资历影响,资历不够很难被破格提拔。在私企和外企等就不一样了,有的人毕业工作两三年就可以当部门经理。因而,有的人为了寻求尽快升职加薪,选择离开也就无可厚非了。

总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天助自助者,加油吧。

以上观点您同意吗?欢迎交流。点击头像,关注职场百宝箱。长期致力于职场人力资源管理,期待与您一起成长!


职场百宝箱

不邀自来,一些国企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满足人才个人所需,当然留不住人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般情况下人才的需求。

被认可,被尊重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共性是在任何时候付出劳动后都想得到认可,这种认可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这就要根据个人的需求而定,精神层面有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公开表扬等;物质层面就好理解多了,就是钱、房子等,以前国企还有经济适用房,这是职工的福利,现在改革后,基本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这些都能让人们有被认可感,归属感。有的企业区别对待现象严重到让人难以忍受,不是能力强的就可以收获到自己想要的,有时候企业尊重个人,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待遇

一方面是收入能满足个人生活所需,透明到能算出多长时间能买房、买车,这个时间也需在能够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是在自己的同学圈、亲戚圈、同事圈等圈子内落差不大,中等偏上最好。

发展前景

一是企业在行业内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让人们对前方的路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要是总让人看不清或看到发展局限,一般有能力者都不会在这样的企业呆久的;另一方面是个人的发展能量化出结果,比如说,几年后职称晋升,几年后有机会公开竞聘更高一层的岗位,这就会给人一个内驱力,透明的前景是最好的驱动力。

工作环境

企业有一个能让人向往的企业文化,才是成功的好企业。如果企业的文化只是空口说白话,假大空的话,只要稍微有能力跳槽的人,估计都不会继续留下来。身心俱疲,大部分精力不是在工作上,而是在应付这些,谁都会腻歪,一旦有机会改变,都会选择改变的。

总的来说,企业是能够培养出人才的,留住人才是改制所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国企都同样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应届大学生分配来单位,学有所成的基本都在3年内跳槽走了,最晚也不会超过5年内,继续留下来的都是有所收获的。但是,企业毕竟没有那么多的资源给每个人才相应的待遇,所以就造成了人才流失这种现象。


关注默默耕耘的蚁族一起聊【社会焦点】【行业健康、安全、环境】


话社会

我去年跳槽,拿我举例吧,中铁建系统,毕业就去一线当技术员,应当承认,国企全是大工程,只要自己想干,学技术真的很快,一年自己创造过亿的工程产值,这在我同样在私企的同学身上是得不到的,他们几年可能都没我一年干的工程大,工程正规。但是,三五年技术达到一定地步之后呢,同向比较,同学都是每月最少八千月薪,还有年终奖,加班费,单位组织旅游,年会等福利,而我的国企,每个月死工资,绩效工资喊了好几年也没发过,在反腐的前提下,什么福利都没发过,每个月四千工资。。。但是只要你出去,展示自己的实力,都是年薪,所以各位自己想吧,正常人不会在国企待着的,只有那些要技术没技术,要勇气没勇气的人。


刘冠男

人才是可以留住的,但要看在什么样的国企,有些效益不好贪污腐败严重的国企人才不好留,你再没人没关系很难上升,像我们单位,也是堂堂大国企,任何福利待遇都没有,加班,节假日上班都没钱,国企是要工龄的,我16年工龄到现在才开2500,我们单位就留不住人才,工资太低,国企人际关系很重要,不好上升,人才都跑了,大多数领导都是假学历,上班后弄得什么夜大,大专之类的,花钱找人当个副科,科长就开始了贪污之路,钱不能白花啊,呵呵,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进我们这种半死不活的国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