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越早成功好,还是大器晚成的比较好?

钱慧峰

张爱玲说过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我觉得不以为然,古有伤仲永事件,今有一些小有才艺的孩子为当网红辍学的悲哀。这些过早成名的人,因为没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底气,在他们的热度消退之后,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最后一名不值。朋友们,我们做人,如果要我们选择“出名要趁早”和“大器晚成”,二选一,你会选哪个?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有作为,宁可大器晚成,也不要选择出名要趁早。而一个人要想大器晚成,我想,他(她)必然有在三大特性。

第一个特性:有一个“大音希声”的兴趣爱好。大音希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一个人,要想大器晚成,自然必须要拥有一个大器晚成的载体。这个载体,其实,更多的,就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的了。而一个人所拥有的这个兴趣爱好,在很多情况下,其实,他们都是在默默无闻地进行地着研究,或者是指一种自我沉迷的爱好。

比如,一位来自不知名大学的数学系讲师张益唐,他在58岁时,在往往只有年少成名的天才才能做出贡献的数理领域,做出了惊人贡献,将孪生素猜想的证明推动了一大步。他会被写入数学史,甚至会出现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中。而他在国外,曾经为了生活,打工零工,卖过东西,一直没有正式工作。直到他经人推荐后,才成为一名助教,然后慢慢地研究,终于做出了惊人的贡献。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一个人要想真正的大器晚成,就必须要有一种“大音希声”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石,才能在未来,立起属于自己的摩天大楼。

第二个特性:有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大智若愚是指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其实只是一种不露锋芒的隐藏而已,但是,在事关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上面,假装不清楚,不知道,甚至吃点亏也无妨。

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给我们省时间,给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人生在世,杂事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根本不要太在意,即使失去,即使得不到,这又有何妨呢?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努力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努力实现属于自己心中的价值之花,利用岁月的磨炼,利用岁月的洗礼,来成就自己的大器晚成,其实,是一种大智者的真正表现。

第三个特性:有“大象无形”的行事风格。大象无形是指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也就是说,一个人做事,要不拘一格,要想多种办法,采用多种格局,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一个人要想大器晚成,就应该拥有“大象无形”的行事风格。

那么,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对一些事,就不要刻意去提炼主题,不要过分的主张自己的观点,要兼容大家所长,并利用大家的长处,来慢慢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样,在以后做事中,就会更懂得用多种办法来处理,来解决,古代的许多能人贤士,乃至当代的一些成熟稳重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博取众长,来实现自己“气象万千”的能力和智慧的。

当然,一个人的大器晚成,还需要很多外在的条件,比如人脉,比如资源,比如机遇,等等。但是,有了这些外在的条件,没有我们内在的特性,没有我们内化于心的能力,以后,我们又怎能成为 ♫ 鸿雁 ♫ 高飞,又怎么能大器晚成的呢?

朋友们,你们觉得大器晚成需要哪些条件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一下大器晚成人的一些特性吧。


南山大叔

不能非得说哪一种好,只要成了,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好的,我觉得,不求早成,也不要怕晚成,这才是最好的状态。

只是希望很早就成功的人不要太自大,也希望不要总把大器晚成挂在嘴边而从来不去努力。

有人25岁就当上CE0,却在岁去世,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这是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一首诗,很写实,也很扎人。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那么多的心灵鸡汤,比如:活在当下就好;幸福也许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大不了活他个九十岁。这些话语我们听了太多,也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如果说可以在风华正茂的25岁当上CEO,为什么偏偏要等到半身入土的50岁。题主说,现在人太浮躁,太过急于求成,我觉得这个状态很正常啊,你怎么知道任正非、宗庆后、柳传志这些人年轻时候不浮躁呢,我想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好心塞,又穷又笨又不美,孤单一个没人脉,这个时候难道应该安于现状吗?好多人说年轻人焦虑、恐慌、太着急。可是他们正是面临结婚生子,一家老小很大压力的一群人啊。没有谁的成功是不急不慢,随随便便的。都需要拼命努力,不断争取。也有很多人,觉得大器晚成也挺好的。然后从来不努力,总觉得未来某一天会成功,拜托,你不努力哪来的成功。有一句话叫,你只管努力就好,最坏不过大器晚成。在这个世界上,不用努力就能得到的是年龄,无论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功。

评论员:周婷婷


首席投资官

年纪轻轻就成功了 ,没经过挫折,以后一旦有坎坷,就承受不住打击,容易颓废。

相反岁数大了成功了,容易把握,经过岁月的洗礼,阅历多了,见多识广,更加游刃有余。


若蝶盛平

越早成功也好”这话只适合吃青春饭的职业,比如娱乐明星和搞体育的,等着“大器晚成”就是等人老珠黄,当然不行。

最近刚好有几个亲人朋友的投资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有人被法院传票了,想起之前投资乐观、“拼搏”心态实在令人感触。

现在的年轻人的确太浮躁,心态幼稚,希望通过这些反思,让年轻人能更沉稳些,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可悲挫败。

年轻人的错误心态

  • 艳羡他人

贫富差距大,加上网络的信息丰富和浅薄,导致年轻人看到太多别人的成功和优越,无法耐心地去积累和提升阅历和能力。

不少创业者表面风光,其实是硬撑,天天走在悬崖边上,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不羡他人,做好自己才是正确的心态。

  • 虚荣张扬

不甘心为别人打工,总觉得自己创业才更潇洒,更值得炫耀,不知道自己当老板意味着所有风险都自己承担,往往比员工更辛苦,付出和收获相比更不划算。

  • 想法天真

很多年轻人以为创业很容易,以为自己的点子很独特,别人都想不到,以为别人能做到的自己肯定也能做到,以为创业很风光,不考虑其中的艰难和危险,不懂得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别人吸引人投资项目,当然把饼画得很大,描述得很美味,年轻人涉世不深,轻信盲从。

有些项目甚至天真得就像某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那类奇葩发财秘技:“山上捡XX每斤万元”、“种XX年入50万”、“农村某XX专家坚定价值结果傻眼”、“别打工了,弄这东西值一栋房子”……。

  • 被人蛊惑

那些创业培训和成功学当然不会多讲许多人创业失败,结果无法承受,不然怎么能吸引不学员?

他们只会强调“成功真的很容易”、“如何月入万元以上”,只会拿“XX一年实现年薪百万”这类的例子来讲,不会讲“如何用十年达到年入百万”、“如何用20年成为业内最优秀的人”、“如何用20年实现财务自由”,因为这种这么长远又必须辛苦坚持的事根本勾不起人们学习的欲望,可是这才是更稳健和真正智慧的途径。

  • 急功近利

不肯耐心在行业里积累能力和人脉,不肯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加社会阅历,不肯耐心去练习情商和沟通能力,用赌博心态去指望一夜暴富。

西方的《圣经》有云:“贪婪的人急于要发横财,却不晓得贫穷就要临到”。

《道德经》说“跨者不行”,欲速则不达,一时的成功只是机遇和运气,不代表真正的成功,根基不够深厚,人格不够成熟的人,是难以持久保持优秀的。偶尔捡到钱怎么能比得上自己会赚钱呢?

有些人甚至铤而走险,采用不法的手段,这实在是在出卖自己的人生。

  • 只考虑创业,不考虑守业

创业容易守业难,一旦创业,迎接的往往就是殚精竭虑、身不由己,需要承受各种冲突和压力,面对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艰难的守业可能需要牺牲爱情、家庭甚至健康。

  • 被错误的“成功观”误导

缺乏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缺乏信仰、不问来生、物质主义、贪慕虚荣,是年轻人纷纷投身创业的原因,在物质的诱惑下人把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抛弃了,人已经不知道人生究竟要怎样去过,有什么追求是比满足欲望更本质的。

成功不仅是事业发达,财源滚滚,它乃是一生所有方面的综合考量,只追求金钱,浪费的却是人生。

身价几百亿的周鸿祎教主感叹他的一生没有意义,很失败,因为没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

人生只有那么长,只能试一次,年轻人甚至连人生观都没必要建立,连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生活都还没有考虑清楚,就投身创业,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大器免成

“大器晚成”是《道德经》通行本里的说法,这个语句明显跟上下文不连贯,意思不能承接,而根据更可靠更早的郭店帛本,原文应该是“大器免成”,成功是一切所需的积累渐渐完成而自然达到的,

不凭人手雕琢,不刻意去求多、求大、求高

“大器免成”讲求的是稳扎稳打、踏实渐进、耐心积累、不急功近利、不贪婪急躁,这当然是更智慧更稳健的方式。

任正非、宗庆后、柳传志这些人,他们需要积累的已经积累了,需要经历的已经经历了,需要的素质已经拥有了,所以他们的成功是自然达成的,不是急功近利和勉强冒险而成,就好像珍珠在蚌里自然孕育,好像石笋生长一样,可谓“大器免成”。


庐山心灵疗愈

有人说:出名要趁早;也有人说: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其实,在这里早晚没有好坏,只在于我们努力的过程,坚持的喜悦。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所谓的成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重点是,区分好我们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处于哪个时期。不可把成功做一刀切,而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

在我们奋斗,坚持,努力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迷茫、困惑的时候,那么我们一定要好好理解成功。

一、 明确自己的定位

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不同,那么成功就不一样。好好分析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很多时候成功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二、 学会放弃

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我们想要什么?但我们知道不想要什么。而你真的知道,你不想要什么吗?一定要在选择这条道路上,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明确知道我们不想要什么。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自己的强项上面。放弃越大,得到的越多。即少即是多。

三、 学会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过程中考验我们的就是坚持。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而奋斗努力的过程才是我们体验快乐最重要的。成功就像爬山一样,翻过这座山峰,期待的是攀登下一座高峰。

四、 平常心对待

尽人事听天命。这不是消极的看法,但随着阅历不断增多,我们要越来越明白成功还是要看运气的。我们能做得就是努力做好当下手里的事情,其他的用平常心对待。不要把结果看到太重,放平心态,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的体验。

你想在什么地方得到成功?可以在评论区留意,大家一起讨论!!


我有刷子

年轻取得成功多数是不幸的。只有少数家庭教育很好,品德很端正并且具有远大目标的年轻人最终才能修成正果。能够在年轻取得成功的人,多数是头脑灵活,勇于冒险的人。年轻人精力旺盛,欲望也旺盛。但人生阅历不够,品德修养基础不牢固,难以抵抗花花世界各种诱惑,一不小心容易掉进陷阱。轻者意志消沉,自暴自弃。重者难以面对失败,难以面对人生,甚至走向极端。楚汉争霸,项羽乌江自刎就是例子。大器晚成的人多数是刻苦认真,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朝奋斗目标前进。因为成功晚,所以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世界观,价值观系统建立相对建全。知道成功来之不易,所以做事往往三思后行,不会轻易冒险,方能修成正果,大器晚成。


高瞻远瞩155466563

个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各有各的好和不好!人成功的越早,对未来的发展也就有了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早年的成功获取后期更大的成就!但是也会有一个弊端!成功的太早让人很容易有了松懈感,可能会久久的沉浸在早年的成功当中,有时也会困惑未来该如何更好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的突破早年的成就呢!

而大器晚成的优点是,早年经历的经验让后期发展得更为稳妥,对于晚来的成就也多了几分淡定,比起早年的成就更加容易让自己清楚自己接下来该干什么,自己的想要的最终结果又是什么,从而实现自己最终梦想而不会迷茫困惑!但是缺点也是有的,大器晚成,不知何日才能达到自己目标,俗话说等待的日子里是焦急的,如果有的人在等待的过程中失去了耐性,那距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个人认为无论是早年成功或是大器晚成都需要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清晰的头脑,这样在成功以后我们还能继续努力下去!

你觉得呢?


生活圈圈

我发现,我们所有人都变得越来越矫情了?

1.社会发展速度这么快,事物根本不等你!岁月根本不等你!

2.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在追求“成功要趁早”!一定的!

3.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想成功很难很难,但却又矫情到寄希望于通过一次次的矫情提问去获取能安慰自己的答案,结果却是笑容出来了,却还是无法获得任何进步。

4.等你上班工作不埋怨了、不抱怨了、不生气了、不骂领导了、不骂同事傻逼了、不骂社会不公了,再来反驳出名要不要趁早的观点吧。

5.少年得志是不幸?得了吧,都几千年了,都还以为思维停滞不前吗?从社会角度来看,少年得志的人一定是大多数都具有带领别人就业的能力的。哪怕你只能带领一个人就业,那你就比别人强!出名要趁早实在要看利弊,就看他到底有没有带动身边的人就业!带动就业的人是很伟大的!

6.没发现吗?其实人生中的很多道理,我们在16岁就应该懂了,却要偏偏等到大学毕业才懂!!浪费了多少时间?!!我们大一已经可以做职业规划了,却偏偏要等到毕业要找工作了,才去傻不拉几的着急。相比于出名要趁早,当你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想过往时,是不是都想扇自己?是不是总是后悔?为什么?因为那都是年少不狠心,不懂事啊!!!


南莓派

成功当然是越早越好!有谁会刻意追求大器晚成!

题主列举那几位四十多岁的创业的人都是什么历史背景?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是到了那个年纪、那个时代才有了那样的机会,所以一有机会就奋不顾身的投入其中!

时代背景已经完全不同,现在的IT行业四十多岁几乎是个可以退休的年纪,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属于年轻人的,不论技术还是创意,都是年轻的,大器晚成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改变,成功如果不趁早,晚了就真的没有机会!

但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真正的成功大多是大器晚成的,这是时间的必然,也是过程的必然,即便是今天的互联网经济,一个创意就可以拿到上亿的融资,这个标准放在二十年前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对于今天来说,这不过是个开始,创业不是昨天有500,今天有5000就可以称为成功,至少要到退休时候不成负数才算。

年轻人总是容易犯错误,暂时的成绩不算什么成功,最多是一个阶段目标的达成,前几年风云一时的九零后CEO们拿着投资人大把的钞票准备大展宏图,才几年过去,再看看,真正成功有几个?现在看上去发展不错的,五年后又会剩多少?

所有的成功者,都必然经历过失败或者挫折,再次崛起需要的时间比第一创业更长,所以那些让我们仰望的成功者,真正成功的时候已经是大器晚成的年纪了,而这种晚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是过程的必然!


小斧子新思维

麦子的成长成熟也需要过程 拔苗助长不是件好事 过分速度的追求成长速度 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的范围 那就是在摧毁自己 失去生活和快乐的意义 成长的过程虽然痛苦 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情趣和成就 塑造自己做自己在这浮躁的社会更显价值和魅力 尤其现在的年轻人都想急着实现自己的野心 变得急功近利 人最痛苦的事就是欲望和贪婪没和自己的能力成正比 当私欲让自己变成了自私自利 唯利是图 那么福气就会溜走 人人将避而远之 大树的背后是风雨 根基的牢固 我很欣赏东南的一种竹子 它花了几年时间去扩展自己的根须 把营养扎根到几公里以下的地底 之后以每天好几厘米的速度生长 一个星期便长成竹林 人生也一样 不仅仅看在眼前 格局要宽 做人要大气 答案交给时间和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