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現在不少人學會投資理財來賺錢,每天關心資產收益,今年房價漲了多少、股票漲了還是跌了、餘額寶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個個都清楚得很。不過,大多數人都忽視了“融資”這個的課題。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學會了投資,卻不懂融資是現代人的通病,不少人覺得融資只是大企業做的事,那就大錯特錯了。融資說通俗點就是借錢,我們一般用信用卡借錢就算是融資的一種。

每個人定期都會給自己的資金算一筆賬……

先把手機上網銀、支付寶打開一遍,記下數目;然後把基金、股票、保險、信託賬戶打開一遍,記下數目;接著查一查自己小區均價,估算一下房價;最後再算一些大型實物類資產,比如車、珠寶、收藏品,估算個價格,記下來。

你的思路是:

總資金=現金+金融資產+不動產+其他資產

沒房沒車沒做投資理財,

所以我的總資金=現金?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不過這隻能算是顯性資產,

隱形資產你又考慮過了嗎?

有一個寓言,一位父親帶著7、8歲的兒子到井邊,讓他用盡全力地把一口大缸打滿。兒子用盡了全力,直到衣衫盡溼、手臂抬不起來,才打了小半缸,向父親討饒,“爸爸,我已經盡力”父親的回答給兒子上了深邃的一課:“孩子,你還沒有用盡全力,至少,我一直在你邊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一般人往往會忽略掉身邊一些

可以依靠的、理所當然的資源

對自己的財富也是如此。

而有錢人卻相當重視這筆“額外”財富。

有錢人思路:

隱形資產=所有其他你能借到的錢

總資產=所有你可以動用的錢=所有顯性資產+所有隱形資產=你能力範圍內的極限。

聰明的人不僅會理財,更懂得理債

“債”是種可貴的人生資源,

越有能力的人,越想著如何借錢,

運用債務工具,“債中生錢”,

用別人的錢來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信用卡為例,如果你的信用記錄良好或者是某銀行金卡持有人,銀行可以給你提供幾萬元以上的貸款額度。比如白金卡,透支額度是6萬元,等於沒有任何成本,每個月就有了6萬元資金可供週轉。只要你在每個月免息期內還款,就相當於銀行白白把這6萬元送給自己使用幾十年,還不用負擔任何費用!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不過,

貸款的價值遠遠不止“錢”這麼簡單

1、信用增值

人們常常關心個人的有形資產:錢、房、車……卻很容易忽視更有價值的無形資產:信用。因為他們不知道信用其實是有價值的。銀行的錢借的次數越多,信用評分越高,未來借款額度越高,利息越底,這就是信用的資產。

2、借“錢”買時間

馬雲一次演講後,一個學生問:如果可以的話,我用我的年齡換你所有的財富,你願意嗎?我是1999年的。馬雲說:“當然願意”。

土豪: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要用時間了!

3、讓還款成為奮鬥的動力

很多人如果沒有負債的壓力,估計也會像大多數人一樣平平庸庸、碌碌無為地走向平凡之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適當的還款壓力會時刻提醒著你該拿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兒了。

有人認為,

自己沒房沒車存款也不多,

是否就沒能力貸款了,

最新流行的信用貸就適合了!

信用就是一筆隱形財富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達,個人資料在全網互通,不少網貸平臺都會接入人民銀行徵信,例如:支付寶花唄、借貸,如果逾期了,都會上徵信,那你就會有信用汙點,債務還清後五年才能消除,如果有信用汙點,一般接入人民銀行徵信的網貸平臺都不給你批額度。

雖然聽起來恐怖,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信用貸款,如果你的信用度良好,信用卡還款沒有逾期,那想要用信用借錢是非常容易的。

以花唄為例,花唄你不需要主動申請,直接捆綁著你的支付寶,開通時支付寶會對你綜合評估,就算你是學生、自由工作者或者“三無人員”,也可以開通花唄。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去年,小知的一位朋友打算購買第二套房,可是要先支付七成首付,他按照之前的算法仔細算了算總資產,em……不夠錢,唯一值錢的就那套還剩三成貸款的房子。於是他打算先借點錢,把第一套房子貸款一次過還清然後抵押出去。他首先想到的向父母借錢,等到時候貸款下來了再還給父母。

父母聽到後堅決不同意,還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借這麼多錢不好!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到時候還不上貸款,連房子都沒了!”最後在向父母三番兩次保證下,父母才不情願地做抵押。

親人借錢尚且如此,如果換做是朋友、同事,難度可想而知了。以前我們借錢僅憑一張借條,很難給借款人帶來保障,利用借款人的信任借錢然後捲款跑路的事時有發生,“以我的人格擔保……”這種話不禁令人唏噓,當時信用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但現在貸款途徑多了,而且門檻也不高,所以趕緊查查自己的信用度,如果我們有機會用好我們的信用,借錢生錢,那會是我們財富自由的快車道。

現代人的生活裡,

大到房貸車貸小到信用卡,

多多少少都有“債”的存在。

我們早就從中國老太式的“攢錢買房”

轉變成美國老太式的“貸款消費”

但如何理性貸款

是一門大部分人都缺的學問

“負債”能讓你更有錢?不會借錢就別想成為富豪!

不過如果你只知道透支借貸,對“債”的理解還停留在“欠債還錢”的水平上,那可真有點跟不上時代了。其實無論買房買車,還是分期付款購物,背後都有一套債務融資的邏輯在運作。

前面說了,能借到多少錢,才能算是你財富的極限。但不代表你要透資所有你的隱形資產拿去投資,這是非常不理智的。

借貸,就像人的肌肉,你不需要時處於緊繃狀態,但可以偶爾去掌握自己的極限能力。如果想要身體的力量更進一步,最好的方式,則往往是要在肌肉極限狀態下,嘗試做一點小小的突破,讓肌肉細胞撕裂成兩半,然後各自成長為一個新的細胞,總的肌肉量和強度才能比原來強上一分。極少有人會一次性將全身所有的肌肉都做極限突破,這無疑是自尋死路,合理的方式,是在身體的各個部分逐步、有序地開展強化。

貸款雖然能“利滾利”

但是還是適度為好,

貸款有風險,借錢需謹慎。

畢竟現在互聯網發達,

信用汙點會影響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