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传说?

老恒言


神话的大千世界56!

在我国本土,有一位罗汉,家喻户晓,老幼皆闻,他就是“济公”!

济公并非是人们虚构出来的,而是实有其人!

济公生于南宋高宗十八年《公元1148年》!

卒于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

原名《李心远》,出家后法号“道济”!

“济公”是台州人,《今浙江临海》!


最初是在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出家,后移住“净慈寺”,并于此寺圆寂!

济公为人“狂而疏”,“介而洁”,由于济公不守清规戒律,嗜好酒肉,举此如疯似颠,所以人称“济癫僧”!

济公的许多行为多于嬉笑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位扶危济而又不修边幅的奇僧和高僧!

百姓并不称他“道济”师傅,而尊其为“济公”“活佛”,“活菩萨”!



“济公”与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诸佛菩萨不同,“济公”是广大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的“救星”和“朋友”!

杭州有个著名的风景区,那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三泉”的“虎跑”!

风景优美秀丽的“虎跑”,有着众多的佛寺,其中的“济公殿”和“济祖塔”最为有名!

“济公殿”顾名思义,即是供奉“济公”的,“济祖塔”有两层楼之高,是“济公”的“葬骨”之处!


有关“济公”最早的小说,是明代的《红倩难济颠》但此本已佚!

有关“济公”的戏曲也非常多,清代有《醉菩提》传奇,京剧中也有《济公活佛》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制作的电视剧《济公》更是使得“济公”这个人物家喻户晓,受到了人们极大的欢迎,在国外也产生了影响!

而在民间,“济公”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那个永远的“活佛”!

《2006年济公传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阅读本文欢迎点评”(图片源于网络)


晓霞181558838

济公是真还是传说?

这世界就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济公真人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传说中那样厉害。就像孙悟空一样,专家们慢慢地考证,有碑文上题写悟空为僧人的确实有,只不过有了《西游记》,这悟空的本事就大多了,一个筋斗云可以翻转十万八千里,泼猴可以闯进蟠桃宴,可以在花果山水帘洞占洞为王,会七十二般变化,西天取经途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却时常被师父唐僧念了紧箍咒而头疼欲裂,侠义形象妇孺老幼都喜欢。而实际上呢,僧人悟空平平淡淡过一生,一部古典名著只是反映老百姓的良好愿望罢了。


济公其人呢?据考证,真人在浙江天台,是寺中的一名俗家弟子。“孩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最开心的当属酒肉穿肠过,不戒斋呢。真本事呢?肯定是有,想想少林寺武僧有多厉害,斗一群人可以以一敌百就很不错了。而乘着云彩,摊开破袈裟运走锯下来的满岭苍天大树,那也太神乎其神了。还有那把破扇儿,几摇几摇,像在招手一般,千里之外的宝贝就嗖地一下飘过来,也够悬的了。传说中的济公是降龙尊者,连龙都可以降服,把龙当心爱的坐骑,伏虎就不在话下。龙虎争斗,已经是山大王的级别了,而龙和虎还要乖乖地听济公高僧的话,足以说明济公是非常非常厉害的角色,因此民间传说中,大家称他为活佛。


看多了济公活佛的故事,道济有个师侄叫广亮,广亮对师叔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超出了对师父的崇拜。而由道济二字,我们会联想到一代名将檀道济,我大胆地猜想,莫非道济高僧指的就是檀道济将军,由于佛教的影响太大,将军被老百姓神化?就像在唐朝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将军一样,也被神化成了玉帝手下的托塔天王,这种可能大大的存在。因为,人们崇拜心目中的英雄!

深挖济公的原型,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好传统的形式留下来,也许,离找到济公的真实存在就不远了。我们相信,济公这个人是真实的,他崇尚真善美,身体力行,老百姓乐意赞扬他,因此就有了关于他的美好传说。

ZHANGRUPlNG,恭请您一起来探讨济公的话题,留评交流,感谢关注!


ZHANGRUPlNG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济公,浙江台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圆寂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叫做“李修缘”,法名“道济”,别称“月引流光”。因其平生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之疾苦,爱惩处为富不仁之人,深受百姓之爱戴,被尊称为“济公”。

据说,济公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子。济公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杭州的灵隐寺。

据记载,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且颇有几分才情的名僧,他的佛学造诣很高。但其一生行径与一般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之处。一是他“喜好云游四方”;二是他“常常衣衫不整、寝食不定”;三是他“采办药石,治病行医”,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颂。因其有些“癫狂”,又被称做“济颠”和尚。

电视剧《济公》就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济公故事所编写的。游本昌将剧中济公的形象演绎的活灵活现,深受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


智者人生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原名李修缘,法号道济,在新婚之夜大彻大悟出家为僧,居住在灵隐寺。相传他是降龙罗汉转世。济公惩恶扬善扶危济贫,在人间的声誉很好,他虽是和尚却不戒酒肉,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