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出身沒辦法改變,但是人生可以逆襲!

這年頭招聘歧視的花樣越來越多,表面上是企業擇人的正常篩選,但企業和求職者之間的雙向選擇,徹底變成了弱勢大學生單方面的乞求。地域、性別、專業都能歧視,但比起這些,更為現實的一點是:

對於大部分普通學生來說,在拿到不同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你的求職路能走到哪裡了...

學校差的人,有多難找工作?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2016年,安徽衛視《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節目中,前人事經理直接說:“一般在招聘會後,我們會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剩下的全部留在桌子上。”

非“985”的簡歷丟在桌子上是什麼意思?——被當成垃圾清理掉。就連“211”學生的簡歷也不一定入得了她的眼。而那些非重點大學學生的簡歷就更慘,只會在招聘會結束後,孤零零躺在會場的桌子上。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在每年競爭激烈的校招中,儘管大家都在喊“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很多同學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已經被大大小小的門檻,隔離在了門外。

最簡單粗暴的原理就是:清北復交浙科南>985>211>普通一本>二本>專科>高職……一條明顯的“學校鄙視鏈”。

HR是怎麼解釋的?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站在HR的角度,對比一張白紙的候選人,衡量院校確實是最簡單的方式。

上圖這個HR,至少也坦誠地撕開了很多企業“不限專業和學歷,只要有能力”的包裝,把企業招人的選擇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表明自己的招聘立場,不浪費彼此的時間:

最頂尖的公司,只會要最頂尖的人,985/211的本科他們都看不上...

隨著越來越多網申篩選機制的曝光,也有大企不再遮掩。比如網易遊戲的招聘:你是985?對不起,我們只招top5,其他學校別來浪費時間了..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學歷一般,就沒機會了?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所以學校背景一般,就不能進大公司了?那些逆襲大廠offer的例子都是假的?

並不是!三年以來,我們在求職場上見過二本院校進BAT的,也有重本院校找不到工作的。

有不少同學非對口專業,非名校背景,靠著出眾的實習經歷和人脈資源,拿到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的offer;也有很多同學能夠正視自己的背景劣勢,更加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求職機會。

這歸根到底,都取決於自己的努力程度。

1、不要給自己設權限

不要因為學校一般就把自己的路堵死,現在很多企業對於學校的限制已經逐步放寬,比如快消巨頭:瑪氏、寶潔、聯合利華...只要你是本科就可以申請,並且HR明確表示不會根據學校來衡量同學的能力,而事實也是如此,在今年拿下瑪氏面試綠卡的幾位同學中,並不是所有同學都來自名校。

所以,不管自己的境遇有多差,都不要放棄夢想。

2、把握每一份實習

背景不夠,努力來湊。一份好的實習,無疑是簡歷中“最值錢”的部分。在實習中,你不僅能學會解決事情的方法,開闊眼界。如果有幸跟到好的項目,累積的工作經驗與成績,將會是你在校招階段反敗為勝的關鍵。

3、留住靠譜的人脈

不論是校園經歷還是實習,你所get的不僅是技能,還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與行業裡的佼佼者,而他們很可能成為你走上社會的第一批人脈資源;有些公司會給員工內推權,如果能認識心儀公司的HR或在職的學長學姐,你可能還會獲得內推的機會;有的學校、老師有實習、工作資源,還能直接造福學生。

這些學校的人,就別來面試了……

學校歧視這塊巨石雖然橫亙在諸多學子求職的道路上,但它並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而是可以用努力,找到別的路繞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