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詞是怎樣誕生的?

渋悳

宣太后是中國歷史上讓我佩服的幾個女人之一,她不僅是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更是第一個母后臨政者,同樣開外戚專權之先河,算是極為強勢的一位女性。

開母后臨政之先河

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這樣記載:“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羋八子在秦惠文王時期其實並不受寵,當時秦國後宮分八級,分別是: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羋八子的封號較為靠後,顯然談不上受寵。而在惠文王死後,惠文後更是和秦武王合謀,將羋八子的大兒子嬴稷送去燕國做人質,這可以說是極為兇險的,若不是秦武王之後由於舉鼎而死,嬴稷的命運將是極為悽慘的。

秦武王舉鼎而亡後,嬴稷在趙武靈王的運作下被送回秦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由於當時嬴稷年少,無法處理國家大事,於是羋八子開始主政。《史記·穰侯列傳》記載:“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自此,羋八子算是開創了母后臨政、太后專權的先河。

開外戚專權之先河

秦昭襄王繼位之後,其實政權並不穩固。秦武王雖然已經因舉鼎而死,但武王后卻擁立公子壯繼位,稱為季君,與秦昭襄王的政權對抗。秦昭王二年(前305)年,季君之亂爆發,宣太后、魏冉盡誅公子壯、昭王異母兄弟和大臣,並將武王后逐回魏國,進一步穩固了政權。

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史記·秦本紀》

季君之亂後,宣太后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加封異父弟弟魏冉為穰侯,又任命自己同父弟弟羋戎為華陽君,並將自己的其餘兩個兒子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公子悝封為高陵君。使得秦國軍政大權基本由外戚掌握。

風流女政客

這個則主要體現在拒絕援韓和誘滅義渠兩件事情上。

  • 拒絕援韓。《戰國策·韓策二》記載:公元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今河南禹州東北)。韓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國求援,但秦國軍隊一直按兵不動。韓襄王后來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儘快派兵救援。而宣太后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見尚靳時對他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因此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而且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呢?

  • 誘滅義渠。根據《秦集使》記載,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前來朝賀,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生下兩子。後秦昭襄王與宣太后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太后一詞的由來

太后這個詞的確是因宣太后而來,根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太后在宣太后時只是一個稱號,不是封號,只是後來沿用了下來,開始逐漸作為封號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