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520刚过,台湾民众正检验蔡当局“执政”两年来的成绩之际,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23日发布“2018年IMD世界竞争力年报”,台湾在63个受评比国家和地区中,世界竞争力排名位列17,比去年下降3名。这是台湾竞争力近9年来最差的排名,而大陆更是在2007年、2009年后,第三度超越台湾。

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台湾世界竞争力排名之所以倒退,是因为其中较为重要的四大类指标全数下滑:“经济表现”排名降至第14名;“政府效能”掉至12名;“基础建设”跌至22名,“企业效能”滑落至20名。

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据台媒报道,IMD评比主要访问对象包括企业界经理人,蔡当局任内推动多项改革,其中包括修正“劳动基准法”,施行“一例一休”,由于修法过程未充分征询企业界意见,且缺乏弹性,引发外商大反弹,也影响外商来台投资意愿。

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其次,夏季高温,台湾缺水又缺电,对于企业投资是一大风险。蔡当局推动能源转型,却未做好应有的配套措施,引导民众与企业提升用水用电的效率,例如台湾平均每人每日用水量、用电量均超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水价、电价却是严重偏低。在水电不足情况下,偏低的水电价格,导致民众浪费,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台湾世界竞争力排名下降,国民党籍民代蒋万安则认为,主要是在于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的排名各退步9名和12名。

蒋万安说,台湾面临最大困境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普遍低薪,第二是低薪造成的人才外流,第三则是境外的厂商和大企业不愿来台投资。过去外商愿意来投资是因为台湾有丰沛的人才,现在人才出走外商不来投资,台湾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无法拉高薪资,这三个原因变成恶性循环。

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的确,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才才是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而此次台湾竞争力跌至17位,而大陆竞争力上升至13位,其中两岸最大分野就在于人力资源问题。

在人力资源的细目排行中,可以观察发现,台湾表现弱势的是“人才外流”排名世界第51,“高技术人才引进”排名55,“对本地人才的吸引和维持”排名45,而“本地人才不具国际观”则排第44,这4项排名不仅差且还在退步,简单形容是“里面人才流出去,外面人才进不来,留在里面的又难成材”。

再看到近期大陆惠台吸引人才政策、台湾高中生赴大陆求学热潮等一系列事件,蔡当局不仅没有留住人才的任何对策,只会动用“绿色恐怖”关切给学生写赴陆推荐信的高中校长,或者拿平均薪资6万(新台币)、“亚洲幸福感第一”之类的谎言来糊弄台湾青年。

台湾世界竞争力亮红灯 被大陆三度超越

再看大陆,近年来高铁、机场、高速公路、智慧城市等快速发展,政府的政策决定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力贯彻,不仅经济稳定成长,人均所得也快速成长,竞争力排名不断向上提升,其实早在预料之中。而反观台湾这几十年来,政党勤于内斗、政治凌驾经济,许多结构性问题沉痾已久,如产业结构仍无法成功转型,不仅产业出走,指标型的世界性品牌企业寥寥无几,令人不胜唏嘘。

可以说,大陆的世界竞争力不仅是在2018年超越了台湾,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