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都是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为何同工不同酬?

昨日网事

初看问题,还以为是一个外行所问。但仔细琢磨,这样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初出大学校门、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的不谙世事的年轻教师提出来的。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题主反躬自省一下,在你参加工作20年熬到了高级教师职称后,如果你的工资收入等报酬跟刚从大学校门出来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也就是同工同酬,你愿意吗?

所以说好听点,这是个欠考虑的问题;说不好听些,这是个很弱智的问题。

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从事教育工作,转正后,专科定的是三级教师,本科定二级教师,研究生毕业直接定一级即所谓的中级;定级后根据相应的年限即可申报晋级晋档。一般初级包括三级、二级教师,层级为13级至11级;中级即一级教师,层级为10级到8级;高级分成正高、副高,副高层级为7级到5级,正高最近几年开始放开,名额有限,要求很高,层级为4级到1级。

每一级的晋升都有相应的要求和年限。正常情况下,专科起点的教师12年可评上副高,本科起点的教师则只需要9年即可评上副高。但在目前的情形下,很多学校教师年龄偏大、职数很紧张,到了中级、高级职称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形下还需要论资排辈,越来越难评,以致现在好些教师都放弃评职称。国家相关部委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改革教师职称的评聘体系。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这样。经验需要积累,收入也在期间慢慢增长。每个人在熬走了好多岁月后才熬来了职称和相对偏高的收入。如果一进职场就能享有和工作几十年的人一样的待遇,还有多少人会努力打拼,这个社会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吗?


俗世飘鸿

我是教师,教育是我的主业。对于问题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为何同工不同酬!我想这个问题一定是一个一级教师或者二级教师提出来的,因为晋级高级教师无望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宣泄自己的愤懑和不理解!



首先,我理解一级教师二级教师的的心情!每个教师都从一级教师、二级教师走过,一个学校因为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所以教师的职称有所不同。但是一级教师、二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在一线几乎是承担一样的工作,而且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他们的工作量比高级教师还要大。最后的教学效果比高级教师还要好,可是报酬比高级教师差不少!教师也是人,他也要柴米油盐,有这个情绪是正常的,应该理解!


第二,对于职称问题,既然这么多年它依然存在,他有其弊端也有其积极的作用。比如按照职称要求,教师从思想上,从教学年限上,从论文,从授课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都是职称得积极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安心教育工作,努力教育工作,激励教师们展开良性的竞争,脱颖而出一些教学精英,对于教学精英我们必须要奖励和表彰!所以职称从一个角度上来讲他得积极作用很是显而易见的,短时间内不会废除!



第三,职称设置是有激励作用的,但是评选职称却产生了许许多多弊端,乱象重生!一见到利益人们趋之若鹜,甚至丧失人格!于是在教师中产生了许多的抱怨!这也是正常的,我相信随着职称的改革,我们必将迎来一个优秀的公平的职称评选机制,它一定能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踏实工作!


松高寻鹤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职称是什么,如何评的职称。

一、职称是什么,词条上的解释是: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成就的等级称号。作为教师,反应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成就,以及资历。

二、如何晋升职称

教龄,根据职称评定条件,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从入职教育开始,定级一年,二级教师一年,二级升一级教师要四年,再到高级教师要六年,无缝对接,也要十二年,一般情况下,二十年左右晋升到高级正常。

工作业绩,每一轮晋升,优秀教师,优质课,课题研究等都要具备,并且级别要提升一个等级,容易吗,

常规工作,更是不能松懈,年年工作量满满的,成绩突出,担任班主任工作,领导安排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十年的拼搏,精疲力竭,早生华发,经验丰富,成绩傲人,桃李满天下了。

高级教师,初级教师,都从事一线教学工作,这是教师的责任。我弱弱问一句,新入伍的小兵能和身经百战的老兵比吗?


教师执行职称工资,是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查阅资料后发现,凡属于事业单位,都依据这个办法进行职称评定和晋升,并且与工资挂钩。

其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第二章,岗位设置中规定:

  •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岗位。岗位应当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 第七条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   第八条 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和规模,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和等级标准。


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条例》,一般情况下,教师属于专业技术岗位 ,国家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级别,如果你刚毕业参加工作,工作满一年后一般是直接认定为专业技术十二级(助理级别,比如助理工程师),同时还要看单位性质,了解单位专业技术最高的技术级别是多少,看看你以后最高能升到什么位置。

中小学三级教师职称对应的是13级,中小学二级教师职称对应的是11-12级,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对应的是8-10级,中小学教师副高级职称对应的是5-7级,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对应的是2-4级。


附上2015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对照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高的一级和最低的十三级,差别达到三倍多,这是造成工资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而教师工资的构成除了职级工资,还有薪级工资,绩效工资都是按照职称或者职级来走的,都有差别。需要说明的是,不仅是教师,只要是事业单位,比如医生等其他事业单位人员,都执行的是职称工资。问题中提到的,只是教师属于事业单位,就按《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来执行罢了。


城上城旧识

呼吁同工同酬的都是年轻教师吧?在吆喝同工同酬之前,你先想想你为学校做了什么?

还记得李雪健和撒贝宁怒斥小鲜肉的事件吗?作为旁观者,是不是觉着那个小鲜肉很可耻?如果你一个年轻老师,刚登上讲台几天,就自视清高,目中无人,你和那个小鲜肉演员比起来,谁更可耻?



你觉着老教师干活少,成绩也可能比你差,拿钱就不能比你多?然而,学校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无数老师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你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不要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首先想想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来,就想坐享其成,是不是很可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常理,你一个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难道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是用多上节课的就能衡量的吗?老教师的经验,就需要你用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去弥补!

同工同酬本无错,但是同工同酬的前提是你们属于一个级别,一样的情况,否则吆喝同工同酬就是耍无赖!


赢在高三

这是年轻人的普遍疑惑

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有同样的疑惑:老同事评上了高级职称,工资是我的两倍,怎么只代几节不关紧要的“副课”?而我什么职称也没有,代的课却满满当当?

只能说你还太年轻了。职称评聘的条件非常苛刻,名额限制也相当严格。大多数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已经“廉颇老矣”。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了一辈子,头发花白了才能够把高级职称评上。而且这“高工资”拿不上几年就已经退休了。所以,年轻人端正态度很重要。


何谓“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指在工作中具有相同岗位、职级、内容的工作人员,应做到“同工同酬”。所以,这不是违反“同工不同酬”的原则。

你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了一辈子的前辈比职称,比工作、比工资呢?


几点箴言

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不管你在学校表现多么好,到单位都是要从新开始的。其次不要成天抱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是最要不得的,要知道,学校也是一个团队,要有相互团结和相互协作的精神。然后,要认真做事情,不管自己水平有多高,不管对单位的工作有多么不满意,但是在具体负责工作当中,一定要认真做、做好。


云中w漫步

你的问题反映了很多年轻教师的心理,当你工作有一定年月了,你就会想"为什么我工作这么长时间与现在刚出来的年青教师一样工资?",所以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引导教育有序发展,1986年我国在中小学施行教师职称制度。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二是也是教师进级增资的依据。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施行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职称评定等级制度设置不合理、不够科学,导致现在教师职称对教师个人影响仅体现在工资待遇上,失去了制度原有的意义。

职称评定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指标不足,大部分教师无法及时评上应有职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②职称与教学能力不成正比;③职称评定有漏洞,缺少有效监管,易出现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现象;④年轻教师职称低,所以绩效工资差,待遇差,严重影响了积极性;⑤部分教师为了考职称,忙于写论文、做课题而忽视了对教学的钻研。

无论一种什么制度都有它的利弊,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综上问题,不管工种是否相同,只要职称级别存在,工资待遇就一定有差别的。


LSK32403048

我来回答你:1、教师工资中有一项是薪级工资,也就是教龄工资了。你想教龄不一样,工资怎么会一样那?2、教师工资中还有一项是岗位工资,也就是职称工资。刚上岗的肯定没有从教一二十年的职称高,工资怎么会一样?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说的很明确,工资必须能够满足职工本人日常生活、进修、扶养儿女等等需要。拿最简单的说,你刚参加工作,还不需要扶养儿女,当然工资就会少,等你有了儿女,乃至儿女大了,花钱越来越多时,你也就大了,工资也会一年年提高。别忘了,你也有老去的一天奥。4、各行各业都不存在完全意义抢的同工同酬,政府有级别高低之分,企业有岗位高低之分,专业技术人员更是涉及各个领域,都有职称高低的区别。既然又区别,工资肯定不能一样。总之,所谓同工同酬的前提是年龄相同,技能相同,贡献相同,级别相同,工作相同,抛开这些谈同工同酬,都是假命题!


1号9794

应分为两种晋级并进制,一种是有论文、优质课、课题等等能力强的,可提前晋级,一种是十年八年晋一级,能力弱的等年龄晋级。这些都不应制定人数,才公平公正公开,学校才是净土,才有心去教育,才能教好书!


林枫155042894

同工同酬,这个话题,似乎要求平等很合理,但我个人认为,这个要求不合理,理由有:1.个人工作能力的差异。不可否认,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的人能力很强,可以研究原子弹,有的人能力弱,只能从事简单重复工作,试问,同在原子研究所上班的员工,要求工资都一样,那让扫地送报纸的人来研究原子弹行不?退一步来说,上同一个学科,同一个年级,每周课时数相同的两个教师,教学的效果都不一样,考试成绩学生平均分有时相差几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这反映出人的能力不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差距,有这样差距存在,却要求同工同酬,显然是非常不合理。只有在能力和贡献相当情况下的两个人实施同工同酬,才能有利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利于提高不同工作人员积极性。2.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要求同工同酬,这更加不合理。编外人员大多是关系户性质,随便塞入单位先有个工作位置,能力都比较低,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考试没法入围,通过硬背景塞入单位作为编外人员。这种类型的人工作能力一般较低,要求同工同酬也最卖力,若这样的人都能和拼死拼活考入的人员同工同酬,就是对国家规范招考的蔑视的破坏,甚至是犯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