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叔,是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郎营村的一位普通的农村,20年前董大叔大手笔承包下村里160亩废弃的窑场,引来黄河水办起了养鱼场。由于他养的鲤鱼、草鱼、花鲢鱼、鲈鱼,因肉质鲜美,颇受城里市场的青睐


董大叔,是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郎营村的一位普通的农村,20年前董大叔大手笔承包下村里160亩废弃的窑场,引来黄河水办起了养鱼场。由于他养的鲤鱼、草鱼、花鲢鱼、鲈鱼,因肉质鲜美,颇受城里市场的青睐

天下着雨,鱼贩打电话预约收鱼,董大叔像往常一样提前准备着,上午到村里喊了平时要好的几位朋友来给他帮忙捕鱼,两名村里正在放假的大学生也加入了捕鱼的行列。将挂上气囊的渔网提前撒入鱼塘中

下午两位聊城的鱼商车到,而雨没有丝毫要停歇之意,大伙却干的热火朝天,开始喂料引鱼,在鱼儿吃的正欢的时候给气囊充气,渔网浮起

董大叔一声令下岸上的众人拉网,没捕过鱼的人很难想象,鱼在水里居然能有这么大劲

两个小伙子跳进水中拖网,看得出来他们很吃力,当天的温度很低,真的辛苦了两个孩子

捕上来的鱼大概都在两斤以上,这次的鱼贩主要收鲤鱼,靠着这些鱼董大叔盖了新房子,儿子娶了媳妇一家人已经衣食无忧,而对董大叔来说这个鱼塘不仅是家里的经济来源更是他的事业

上万斤的鱼太重为了提高效率,雇的吊车帮忙装车,老规矩费用都是鱼贩子出。董大叔在家准备好了酒菜,装完车犒劳一下这些帮工的伙计,给钱他们从来都不要,为了感谢,只好让他们每人拿几条大鱼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