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東山廟圍困戰

「烽火张垣」东山庙围困战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東山廟圍困戰,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烽火张垣」东山庙围困战

東山廟圍困戰

日偽東山廟據點佔據沙赤公路要道,扼守海陀山北部門戶,東西與鵰鶚、大嶺堡據點呼應,卡斷龍延懷根據地中心區與北部游擊區的聯繫,是敵我雙方必爭之地。

1940年秋,剛剛建立不久的龍延懷聯合縣遊擊大隊,首先砸掉了東山廟的偽警察分駐所。1941年春,龍關縣偽政權又在東山廟建立據點,冬季時又被姬永明大隊長率隊拔掉。1942年春,敵人在東山廟第三次建立據點,將炮樓建在村西北土山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烽火张垣」东山庙围困战

東山廟圍困戰

1944年秋,龍延懷抗日聯合縣出動區游擊隊和民兵,於8月16日晚向東山廟敵據點喊話,要敵人放下武器。縣長劉謙親自到東山廟村動員群眾暫時撤離,久遭日偽欺壓的群眾響應抗日政府的號召,投親奔友,大部分搬遷一空。二區區委書記王根成、區長武萬艮、武委會主任劉長勝和六區游擊隊長何寶生,分別帶領區游擊隊和200餘民兵,槍口對準炮樓,並在炮樓周圍和路口埋地雷,然後撤往據點周圍高地監視敵人,只圍不打。

建在山頂上的敵人炮樓,雖然易守難攻,但沒有水源,喝水須到山下取水,唯一水源是東山廟村的一眼36丈深的水井,填井斷水對敵人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夜間,民兵用柴草和石塊填埋水井,白天,敵人又強迫群眾重新挖開。反覆兩次都沒有成功,敵人也將火力對準水井,再填井已十分困難。

總結前兩次填井的經驗教訓,民兵決定第三次填井。為防止敵人襲擊,避免造成傷亡,一面派民兵佔領鄭家梁、水廠、蔡窯子等山頭,打槍、扔手榴彈,點燃篝火,吹號吶喊進行佯攻,分散敵人注意力。區游擊隊將氈子和棉被用水沾溼,披在身上作為掩體,以火力封鎖敵炮樓的槍眼。趁敵火力分散之機,在區游擊隊的掩護下,民兵們奮戰三小時,又用土和石塊重新將水井填埋。

8月19日,即圍困敵據點的第3天,龍關和赤城300餘敵人,分兩路向東山廟據點增援。民兵們埋設的地雷大顯神威,炸死援敵10餘人。東山廟據點之敵,仗其人多勢眾不僅到三里外的鎮川堡和行子鋪馱水,同時還將東山廟外逃群眾威脅回村,強令群眾挖了兩眼小井。敵擔心民兵再填,除把機槍對準水井外,每到黃昏就將井蓋上鎖,並在井邊埋上地雷。日偽龍關縣長也親到據點“安慰”,並派一個指揮官前來壓陣。

「烽火张垣」东山庙围困战

東山廟圍困戰

9月14日夜,區游擊隊和民兵抬著棺材和櫃子逼近井邊,裡面裝滿沙土作為掩體,在敵人炮火掃射下,先起掉敵人埋設的六顆地雷和兩顆手榴彈,又將兩眼新井填滿了石頭,村裡的群眾也又一次撤離。

缺水成了敵人一大困難。水井再次被填,想抓人重挖但百姓都已跑光,只好靠鵰鶚據點的敵人送水,路上又常被游擊隊襲擊。一次鵰鶚敵人送水,便衣特務在前邊探路,百餘偽軍進行掩護。偽青年團員抬著水桶,快到東山廟時,突遭游擊隊和民兵襲擊,抬水人一聽槍響立即棄桶而逃,偽軍們也只好撤退。敵人勉強維持到11月,由於援兵難至,情報斷絕,群眾遠離,整日缺水,據點敵人陷入極度恐慌,最後只好被迫撤離。

從8月16日圍困開始,到11月14日敵人逃走,歷時90天整。地方游擊隊和民兵在水上做文章,以“填井”這一特殊鬥爭方式,最終將敵人成功逼退,拔除了東山廟據點。圍困戰中,地雷成為有效殺傷敵人的武器,在炮樓門邊、道路上、山坡下,到處都有爆炸聲,期間共鳴雷26響,炸死敵人35名。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赤城縣誌》《赤城英烈》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