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当年吞并锡金,为什么联合国没有参与?

洗脸盆上的

锡金就是清朝传统藩属国之一的“哲孟雄”王国,是一个地处于南亚的独立王国,但是在1975年2月被印度所吞并,最终演变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部,海拔在1500米以上,人口约60余万人,曾经与古代中国有着密切联系。



清朝的乾隆年间,尼泊尔军队开始入侵哲孟雄王国,并一度出兵到我国的西藏地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遣清军入藏击溃了尼泊尔人,并接受哲孟雄王国的臣服。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自身日渐没落,再也无力维持传统的藩国体系。作为清朝藩属国的哲孟雄王国被英国人控制,逐渐沦为殖民地。1890年清朝与英国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将哲孟雄王国完全划给英国人管理。从近代开始,我国将哲孟雄改称为锡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宣布放弃了对锡金的殖民控制,但是锡金在文化、军事、政治上却一直受到印度的影响。1947年印巴分治以后,印度开始在南亚进行扩张,并开始干涉锡金的内政。印度人深知锡金与西藏地区道路阻隔,加上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因此肆无忌惮地派军队进驻锡金。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始终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尊重锡金的合法地位。野心勃勃的印度则先后通过了《印度与锡金和平条约》、《锡金协定》、《印度宪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文件,一步步地控制了锡金的行政与驻军。


1975年,印度单方面宣布废除锡金王室,将其国土划为印度治下的一个邦。笔者认为在印度吞并锡金时期,联合国没有出面进行过干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锡金的合法身份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承认,它不是联合国的成员之一。其次,国际社会上普遍认为锡金属于印度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也就没有进行干涉与谴责。

事实上,印度也是算准了吞并锡金的合适时期。当时的美苏争霸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从古巴导弹危机以来,全世界的目光大都聚集在苏联与美国两个大国的动向上,没有多少人注意弹丸小国锡金的存亡。

另外,我国当时处于那十年的特殊时期,更无暇管理锡金的存亡。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偏向印度的状况下,国际社会默认了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


中外历史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目前是印度的一个邦,面积7096平方公里,人口60万,居民主要信奉婆罗门教和佛教。锡金曾经是一个王国,1975年在印度的操纵下通过全民公投废除锡金王国加入印度。那么为什么当年印度吞并锡金没有遭遇联合国的干涉呢?李姓先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曾经的锡金国位置)

1.冷战的原因。1975年正是美苏争霸的重要关头,美国和苏联都在竭力拉拢任何一个可以拉拢的国家。而印度作为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对美国和苏联的战略规划都非常重要。印度虽然自诩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但是却长期效仿苏联的计划经济,因此苏联希望将印度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加入自己的阵营。同时美国也非常看中这个“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虽然对于印度的经济政策很无奈,但却绝不愿意看到印度倒向苏联,因此冷战时期的美国不愿去轻易刺激印度。正是这个原因,在那个美苏争霸的年代,只要美国和苏联不对印度吞并锡金的行为做出太多反应,联合国成员中的其他国家自然会选择置身事外,最多发两篇谴责性的报道。



(锡金城镇风光)

2.锡金对印度长期的依赖。锡金北部靠喜马拉雅山,几乎跟中国隔绝,南部与印度接壤,所以锡金长期依赖印度的援助,就算想不寄人篱下也没有办法。另外,印度和锡金在1950年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实际上使锡金沦为印度的保护国,印度控制了锡金的国防和外交,这使得锡金进一步形成对印度的依赖,印度在锡金政治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政治渗透和影响力使印度在吞并锡金的过程中遇到的政治阻力很小。所以印度吞并锡金的过程相对更顺利,没有遇到联合国的干涉。



(锡金藏传佛教徒)

3.锡金人对印度的认同感。由于锡金与印度相临很近,同时加上两国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之后锡金沦为印度的保护国,两国文化上又都相近。所以锡金人对于印度有很深的认同感,因此印度主导的公投能够最终通过。虽然锡金加入印度会遇到部分人的反对,但是这种力量却相对较弱。正是这个原因让印度出兵锡金似乎师出有名,所以联合国对于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国家的命运没有做出太多的反应。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吞并锡金逐渐成为了事实。



(锡金自然风光)

4.印度给予锡金不少资助。印度政府吞并锡金后恐怕锡金会再独立,所以每年都拨一笔补助款项给锡金。因此锡金一般比近邻孟加拉国更加富有,人民生活水平也更高,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印度对锡金的统治。

以上是印度吞并锡金却没有遇到联合国的参与干涉的原因,如有偏颇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朋友的评论指正。

注:中国政府在2003年6月23日正式承认锡金为印度一个邦的既成事实。从此我们的地图上不再有锡金这个邻国。


李姓先生

锡金,亦名哲孟雄,原是喜马拉雅山麓南面的一个小国,也是清王朝的藩国。国民大多信仰佛教和婆罗门教。锡金人口不多,并入印度前只有六十余万人,其国民主体是尼泊尔人。历史上在英国殖民印度后,由于当时的满清王朝衰落无能,英国在一八六一年也将锡金纳入到其殖民地。印度独立后,在一九五零年将锡金纳入其“保护国”。之后,印度利用其在锡金的代理人,逐步缩小锡金王族的权利,于一九七五年出兵罢黜了锡金国王。从此,锡金王国正式被纳入了印度,成为其锡金邦。那么,联合国为何未进行干涉呢?愚以为有以下原因:印度当时面对的国际关系,国际环境比较有利,由于美苏争霸,中国又处在文革时期,对印度出兵吞并锡金,主要的世界大国如美苏等,都想拉拢印度进入自己的阵营,对此事的态度是“睁只眼,闭只眼”,而中国当时文革混乱,国力衰败,也无暇应对此事,英法态度暧昧对此事也不发声,造成了印度兵不血刃,很“轻松”无任何代价的吞并了锡金。但是,锡金虽被印度吞并,但中国一直未予承认,直到八十年代才承认了这个既定事实。现在,锡金国王家族在美国流亡,老国王去世后,“新国王”仍在四处奔走,呼吁支持恢复锡金,但希望渺茫。再多说些,现在印度私欲膨胀,还想复制吞并锡金的方法,欲吞并尼泊尔和不丹,实际上已把两国的内政外交握于掌内,已渗透至两国各个领域。但是,今天的世界已非当初,中国的国力日新月异,如果印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吞并上述两国,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不答应,国际社会也不容。


诗书棋酒

上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正酣,而在南亚称霸的印度,就成了美苏拉拢的对相。

众所周知,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又自诩为不结盟运动的带头人,所以在南亚的影响力一度还超过中国。

正因为印度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区内的影响力,同时让美苏十分担心,担心印度会不会一边倒。

奇葩的印度号称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国,但走的确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点也让印度的宗主国英国也很无奈。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继承了英国在次大陆的全部遗产,上一个概念地名变成为实际的国家,印度同时还继承了英帝国的扩张野心,认为英国在南亚所有的殖民地,应该就是印度的。东西巴基斯坦,克什米尔,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和中国的大遍领土都是印度的。虽然在1962年中国就教训过了印度,但印度依然不死心。先是挑起了印巴战争,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让东巴基斯坦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国。

当时的巴基斯坦一头倒向了美国,成为了美国的盟友,而印度就成为苏联的朋友,并得到了苏联的大量资助。

印度自从肢解巴基斯坦后,就进一步对周边使加更大影响力,锡金国王因不满印度的指手划脚,悄一表示不满时,印度就出兵推翻了锡金王室控制锡金全国。

当时美苏冷战之酣之机,一个山地小国对美苏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当年印度吞食锡金,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提出了强烈抗议和反对,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到今天就不了了之了。


六味地黄丸子74327824

霸道之国不相信联合国,想干嘛干嘛,自己为所认为,老实之国相信中庸,什么问题都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执行,就如同美国饶开联合国想打谁就打谁。联合国之是束缚小国与弱国的工具罢了,自己强大起来拳头才能硬起来!这才是硬道理!!!!!!!


用户56929364

锡金跟英印帝国早就有保护协议,而英国撤走以后,印度继承了大英的遗产,也就继承了跟锡金的宗主关系,在当时的情况下,锡金被印度合并就是大势所趋甚至是国家主流社会所期望的,但凡是国际上比较有地位比较主流的都乐见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