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一隻壁虎突然感覺有點兒餓,就想找一點兒吃的。外面的蚊蟲很多,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吃得很飽。壁虎像往常一樣吸附在牆上,只要有蟲兒從它眼前飛過,它就迅速地伸出頭把蟲兒襄到嘴裡,美滋滋地品嚐著新鮮的食物。

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可是這隻壁虎很倒黴,它沒有等到“美味”的到來,卻等到了兩個頑皮的小孩。壁虎先是愣住不動,儘量不吸引小孩的注意。這兩年的生存經驗告訴它:小孩是不好“惹”的,他們頑皮、好奇,若是自己真的落在了他們手裡,小命很可能就沒有了。當然,壁虎又想到:我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就在壁虎想這些的時候,不幸被頑皮的小孩發現了,而且兩個小孩想用手把它提住,壁虎反應靈敏,最終只被其中一個小孩把住了尾巴。壁虎聽到小孩的笑聲,他們認為自己“得逞”了,可是壁虎卻當即弄斷了自己的尾巴。

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兩個孩子看到這一幕後目瞪口呆,還沒反應過來,壁虎就迅速地逃掉了,只剩下壁虎的尾巴還在不停地跳動,地上還有一攤壁虎的血。兩個小孩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景。想必,他們認定了那只有半截身體的壁虎不久後就會死掉,可惜事實並不是那樣。

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幾天以後,壁虎又出現在那天的“事發現場”,可這時的它又長出了一條新尾巴。

壁虎遇到危險的時候弄斷自己的尾巴,讓那條斷尾繼續跳動,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以便讓自己逃脫。犧牲相對次要的東西,保全更有價值的東西,這是對“取捨”的最好詮釋,也是一種高明的生存策略。

遭遇險境要敢於“自截”

壁虎的尾巴斷了能夠再生,這種特殊的能力是人類無法獲得的。但是,斷尾的勇氣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陷入了生存的困境,必須作出艱難的抉擇,那麼不妨效仿一下壁虎。記住一句話:活下來就有希望,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