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智商 只需從這兩個對話場景中感受就夠了

1.

公元前208年,中國農民起義第一人陳勝同志在西征途中被自己的車伕殺死,於是紅極一時的“張楚政權”便就這樣走下了神壇。此時,作為楚國另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項羽叔侄集團就深感自己任重道遠。

尤其項梁。他第一時間就升帳議事,集齊所有將領,只討論一個主題:“陳王(陳勝)已死,楚國的大局由誰來主持,得選一個人出來”……

關於項梁當初是什麼目的,放於今天來看的話路人皆知,但是當時情況卻是:沒有人主動提出讓項梁來扛這面大旗,而是都靜聽其之下文。可巧也不巧的是,此時偏有一年逾七旬的老頭——范增先生來攪了項梁的局,提出了“立楚懷王的後人為王,如此則順應了輿情,名正言順,同復楚國”。

至此,項梁自不便再說什麼,只能應之,更巧的是,還真有楚懷王的後人活在民間。於是在前208年這一年,楚、齊、趙、魏、燕五國都已復國,只有韓國仍處於落後狀態。

祖上五世相韓的張良同志頗為此感到著急。不過同時他也感覺眼下是個最好時機。因此,他立即向項梁進言道:“君已立楚王之後,足副民望,但五國皆已復國,唯韓國無主,將來也必會有人擁立”……

臣以為,君何不求立韓王,使他感您之德,這樣名義上是為韓,實際上卻仍是楚國的附屬,同時卻又多了一支抗秦力量。而倘被他人搶了先機,那韓國反可能會與您為敵

”……

張良的智商 只需從這兩個對話場景中感受就夠了

項梁一想,感覺很有道理,於是答應之,而韓國就這樣因為張良而復了國。

2.

劉邦先入關中後,聽小人之說派兵駐守函谷關,以便拒諸侯於關外,自己則獨王關中。可是,劉邦哪裡想到,區區函谷關,何以能擋得住項羽的鐵騎。

而更糟糕的是,項羽因此大怒,在破關之後,立即下令「旦日饗士卒,以破沛公軍」。當時,項羽有四十萬大軍,號百萬,而劉邦只有十萬。誰都可以看得出來,劉邦大概率會有傾覆之危。

就在當天晚上,項營中悄悄潛出一人,匹馬向灞上。無須多說,此人便是項羽的叔叔——項伯,而所去的目的也即是提前知會張良,讓他提前脫離險境,以報往日之恩。

張良的智商 只需從這兩個對話場景中感受就夠了

但令項伯未曾想到的是,張良對劉邦之忠超乎他的想象,此人不僅沒有提前逃走的意思,反還讓他去見劉邦。

此時,項伯就很為難了,他說:“這萬萬不合適,我項伯也是有原則的人,今深夜前來也是為了還報私情,怎能徑直再去見沛公”!

對此,張良腦筋一轉,旋即說道:“君救沛公,不也是救我張良嗎?況現在天下未定,劉、項二家怎能自相殘殺,若他日兩敗俱傷,對君也實在不利呀!正因此,才特邀君入見沛公,共商和平”……

而就因為張良這數語,才將項伯說服,也才為翌日的鴻門宴脫險打好了一定的基礎。

張良的智商 只需從這兩個對話場景中感受就夠了

3.

初讀張良的這兩個對話場景,可能覺得平平,但是細想之下,真是智慧滿滿。在大義的基礎上適時地給對方扣個高帽,將自己的目的轉化為對方的利益,讓聽者無拒絕理由。

這就是智慧。

有句英文歌詞是這樣寫的: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大意是: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經歷過多少事,才能被稱之為一個男人。關於張良,大多數人以為他的智慧主要是來自橋上老人所授的《太公兵法》一書(令一說是《素書》),但真的只是這樣嗎?

破國無家,自秦滅韓之後,張良的家也跟著衰敗。為此,他散盡三百家僮,弟死不葬,集所有財力去做一件事情:找一個殺手,刺秦王,報家國仇。

張良的智商 只需從這兩個對話場景中感受就夠了

差一點成功。後來又亡匿下邳、蟄伏十載、並仗義行俠,到天下風雲際會之際,則又一馬當先。所以,在張良日後為劉邦畫計出謀而越被我等欽佩之時,也不能忘記他曾經經歷過的許多大事,走過的坎坷路途,從而積澱下來的博大智慧。

文 / 起叔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