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到底值不值得?

“你的工作是这一生的一个大主题,要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就要对他的价值深信不疑。也只有热爱,才可能开创伟大的事业。”——乔布斯

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到底值不值得?

有人说不要把兴趣当做职业,因为职业会毁了它;

也有人说只有把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才会快乐,才会取得成就。

那我们该不该把兴趣变成职业呢?

其实关于这一点,要学习小马过河的精神,河水的深浅,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而不是站在河边上冥思苦想、一动不动。

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到底值不值得?

1

首先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

有人说自己兴趣广泛:看电影、逛商场、购物……这些到底算不算兴趣呢?

有个朋友告诉我,他老婆几乎用所有的业余时间看韩剧,可是从来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事后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变化。对她来说,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有在脑海里留下任何痕迹。韩剧是韩剧,她是她,这是两条平行线,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朋友似乎对老婆要求高了点,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也正是如此吗?

很多时候,我们在同一件事情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以为那就是兴趣,就像看电视剧,自以为阅片无数(在数量上的确很高),但是却连个“发烧友”都算不上,对情节设置、表演、道具等各方面没有任何研究,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里的“兴趣”,不过是消费而已,是把自己的大脑当作别人的跑马场;而所谓的“兴趣广泛”,也不过是诸多的休闲娱乐活动而已。

兴趣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消费,而在于生产。

做一个消费者是容易的,只要能够满足欲望和体验就好,做一个生产者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动脑和费力,需要持续投入的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机制。

多数人对生产者望而却步,只选择做一个舒服的消费者,这无可厚非,问题出在他把自己的消费行为误当作了兴趣。

兴趣不是消费完了就完了,而是把一个东西放在心上,研究它、琢磨它、痴迷它,一辈子去做。

2

了解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用来养活自己,兴趣用来提升自己。

一种情况是,兴趣和职业分不开,也就是“我干的就是我喜欢干的,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兴趣,我的兴趣就是我的工作”,这当然是最佳的一种状态。

鲁迅本来要做个医生,或许是无心插柳,不小心弃医从文,成了一个作家;一个叫冯唐的作家,翻开他的经历,你会发现,他是协和医学院的高材生,后来还在几家知名公司任高管,但是他总宣称自己是个诗人。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做医生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当个作家感觉才更得心应手,但是,不能否认,医学对于他们在写作方面的提升,是提供了很多的帮助的。

不是一定要厚此薄彼,而是相因相成,冥冥之中早已安排。

兴趣与职业,有时候是分明的,但有时候界限是模糊的,谁能搞的那么泾渭分明呢?

不论做什么,喜欢什么,如果这一切能够殊途同归最好。

3

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

① 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把兴趣变成职业,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真正喜欢的事应该是那种你忍不住想做,为它花时间、花精力、花钱、花心思也乐在其中的事。

《灌篮高手》里有句话:“打篮球很快乐,但是胜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在关注后一句“胜利增加快乐”时候,别忘了看前一句——回到最初,不管有没有胜利,打篮球本身就能让你快乐。

当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由此培养出能够支撑自己生存下去的职业必杀技。

② 自己的兴趣给别人提供价值

要把兴趣变成工作,就不能只是消费,你要创造,要分享、要传播,要把你在兴趣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获得的心得和技能分享给你的同好,给他们提供价值。

自媒体人雅君说过一句话:把兴趣变成工作的一大关键,就是你得不害怕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真实的你喜欢什么。

当然,发现真实的自己之后,还能给他人提供价值,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③ 抓住机遇

在这个时代,想要做成任何一件事,似乎都需要一点点机遇,把兴趣变成职业更是如此。

王安石说过:“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抱着坚定的决心,是看不到想见的风景的。

诚然,机会确实很重要,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机会往往是偶然的,不可掌控。要想抓住机会,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打好坚实的功底、做好知识储备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写在最后:

兴趣和职业并行不悖,甚至相互促进,如果你的兴趣与职业隔离的太远,就需要找到一个内在的“关联点”,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就像医生和作家,看似很远,于鲁迅却又千丝万缕的联系着。

有的人把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唯一的职业,最后发现越走越窄,最后感到厌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视野过于狭小,一辈子可以做一件事。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开阔视野,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比如做人事工作,不仅仅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待,从财务的角度、从市场的角度、从营销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从经营的角度去研究一定会有更多发现。

所有的经历都将成为你的资源,关键是要利用好。利用好了,它能够成为财富,利用不好,就会是一堆废柴。

把兴趣发展成职业,到底值不值得?

分享经济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力,互联网让链接的成本变得很低,而兴趣和职业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又为整个社会创造了价值,利用业余时间,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自由时间的力量,体现出“认知盈余

”的价值,可谓一举两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