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發現大規模巖畫

嘎仙洞发现大规模岩画

嘎仙洞新發現巖畫。

最近,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巖畫學會理事崔越領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者畫家崔自默等人到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嘎仙洞考察,發現洞窟內高2米以下洞壁兩側佈滿巖畫,長百餘米。這是被譽為“大興安嶺巖畫之父”、大興安嶺巖畫自費志願者崔越領,自2010年發現嘎仙洞巖畫長廊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依據嘎仙洞巖畫技法、內涵、遺存痕跡、繪就原料等方面判斷,巖畫繪就時代應該是舊石器森林文明時代。按相同巖畫圖案分析,時間節點不亞於北半球已知的相同生態、相近緯度的西班牙4萬多年前巖畫。

2007年7月14日崔越領在大興安嶺吉文林區發現了第一處巖畫,隨著經驗與閱歷的豐富,2010年末,在嘎仙洞兩側崖壁、洞口處陸續發現幾處巖畫。當時,崔越領就分析洞窟內也應該有巖畫,並且發現了巖畫痕跡。但當時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嘎仙洞,洞壁被苔蘚覆蓋,無法進行遺址本體苔蘚清理,始終得不到規範巖畫圖案論據。

2017年末,嘎仙洞實施洞壁打磨、清理、添膠大規模工程,雖然一些崖壁岩石本體被清理掉,也有被水泥膠覆蓋的部分,但大面積崖壁還是裸露出來,為巖畫的發現提供了機緣。

隨著1980年米文平先生在嘎仙洞發現公元443年北魏拓跋燾拜祖《石刻祝文》,佐證了嘎仙洞是鮮卑人舊墟石室、祖庭,慕名而來的世界學者不計其數。為人類學研究東北亞,以至於世界人類史帶來了地理座標。

崔越領分別在2006年和2010年於嘎仙洞發現了工程未完的石窟寺遺址、巖畫長廊,豐富了嘎仙洞文化遺產內涵。他分析,嘎仙洞崖壁巖畫、《石刻祝文》花崗岩脫落,可能是因為文物遺址本體施工行為導致的。

崔自默先生驚歎於巖畫:“這是我見到最古老的文化遺蹟。”他呼籲,嘎仙洞是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這一人類久遠的文化遺蹟一旦消失,將是全人類的遺憾,要儘快建立文化教育基地,實施符合世界文化遺產要求的科學性絕對保護措施,科學性合理保護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