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有过大街小巷叫卖冰棍的经历

小时候,冰箱并不像现在这么流行(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而且一户人家不只一个冰箱),只有街上的商店才有冰箱,也才有冰棍卖。那时候,村里的人也吃冰棍,也只有赶集的时候,在街上买着吃。

夏天,天气热,想吃冰棍的人也多,尤其是小孩子嘴馋,于是和村里的小伙伴决定去批发冰棍卖。我们到街上的冰棍加工厂去进冰棍,那时候小孩子几乎都没有零花钱,有一毛两毛钱都不错了,所以那时候也是一毛钱的冰棍最好卖了。

我们一毛钱的冰棍进得多一点,进价只要几分钱,一毛的差不多就是水加糖精冰冻的;两毛的和五毛的进得少一些,两毛的是绿豆的,五毛的是甜筒。我们拿泡棉箱装着冰棍,两个人抬着,一个村挨着一个村的叫卖。

你是否曾有过大街小巷叫卖冰棍的经历

两边装有带子,方便挎肩上

一般是放暑假的时候,农忙“双抢”的时候,天气最热,做事的人又累又渴,冰棍就最畅销了。我们抬着箱子,边走边喊“卖冰棍”,人多的地方喊得最起劲。小孩一般买一毛的比较多,小孩钱少,碰到有大人,一般两毛的五毛的也会卖一些。

你是否曾有过大街小巷叫卖冰棍的经历

一毛的基本是这种红色的

买两毛的人也还挺多的,吃甜筒的人算是一种奢侈。

你是否曾有过大街小巷叫卖冰棍的经历

两毛带绿豆的冰棍

走了几个村,也会卖得差不多,卖不完的话,也会慢慢融化。那时候自己也走得又累又渴,还热得很,也会吃上两根解解渴。

进货的钱都是向父母要的,卖回来的钱,先把本给父母,剩下的就是纯利润,没卖完的就自己吃了。我记得第一次没有卖完,但除去本,还赚了十多块钱。剩下的就分给村里人吃了。

这些小时候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特别的美好而令人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