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革命老區,二十世紀20年代中期,馬列主義及民主革命思想就開始在竹林村曹門附近傳播。1925年,吳煥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在四角曹門村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黨小組、第一個農民協會、第一支農民武裝,是最早在鄂豫邊區播撒革命火種的傑出代表……這塊革命的紅土地,不僅養育了許許多多優秀兒女和仁人志士,而且形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甘於奉獻、敢為天下先等革命精神。歷屆箭廠河鄉黨委政府把學吳煥先精神、用吳煥先精神與學習型黨組織、幹部隊伍和陣地建設相結合,強化紅色教育、鍛造紅色隊伍、築牢紅色陣地,為箭廠河鄉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革命老區再次續寫新的輝煌。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以學習吳煥先革命精神為重點,強化紅色教育打造學習型組織。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以傳承先烈精神為核心,鍛造紅色隊伍注入發展動力。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以箭廠河革命鬥爭中湧現出的紅二十五軍的軍魂吳煥先同志,農民赤衛隊長共產黨員程儒香,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肖國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程懷天等英雄人物為榜樣,以他們敢於破舊立新、敢於向困難挑戰、無私無畏、英勇奮鬥的精神為傳承重點,通過學先烈、趕先烈,逐步形成了支撐竹林村發展的革命精神,並以此精神為基礎,鍛造出一支幹事隊伍,為促進竹林村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一是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為指引,鍛造務實作風。傳承革命隊伍精神上敢幹、肯幹,方法上善幹、實幹,責任面前不推諉的優良傳統,支部班子帶頭開展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二是以敢於向困難挑戰精神為指導,提升解難能力。傳承革命隊伍有首創精神,有昂揚鬥志的優良傳統,通過率先召開黨建工作現場會、村黨支部書記赴新鄉學習、村級後備幹部參與全村工作等途徑,形成科學的隊伍發展思路,幹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進一步提升。三是以“紅旗不倒”大別山精神為指引,破解發展難題。傳承革命隊伍先人一步、奮勇爭先、超前謀劃、率先垂範的優良傳統,主動申請成為鄉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在全村營造出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以發揚爭先傳統為抓手,築牢紅色陣地夯實發展基礎。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充分發揚竹林村多年以來形成的不甘落後、勇於爭先的精神,將黨建的著力點放在破解貧困群眾增收難題上,將黨員的先進性具體反映在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上,深入開展紅色服務、紅色帶富、紅色活動,以服務聚合力,以致富顯先進,以陣地強保障,進一步夯實了竹林村經濟發展基礎。

一是打造紅色服務陣地,以服務凝聚發展合力。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2017年為群眾辦理各類事項1000餘件。實現了黨員教育在一線、後備人才培養在一線、服務便民提升在一線。二是打造紅色帶富陣地,以雙帶促進群眾增收。找準農村黨建與經濟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帶動作用,總結、推廣農村黨建促脫貧的“一引雙帶三聯繫”、促進共同致富的“黨建+”等模式,引領全村貧困戶加入專業農民合作社,戶均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三是打造紅色活動陣地,以保障夯實發展基礎。多渠道籌集資金30餘萬元建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個。按照“七個一”的要求,新建了村級文化廣場,村級陣地作用發揮明顯。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學習、傳承、發揚竹林村革命精神的紅色黨建,為竹林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如今,豪情滿懷、信心百倍的竹林人,又在革命先烈精神的鼓舞中奮進,以發展的實效向世人昭示出老區人民的巍然風骨、進取精神。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箭廠河鄉竹林村弘揚煥先精神 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