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的普救寺因何而出名?

旭傑54528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運城市永濟縣境內,南部緊靠著古蒲州城址,東邊連著西廂村,西部倚靠黃河灣,東部的話毗鄰中條山。說起普救寺,很多山西的人民肯定都很熟悉,普救寺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在我國的歷史名劇《西廂記》中,普救寺地位可是不一般呢。
遙望普救寺,你會看到寺廟高聳入雲,松柏圍繞著山坡而建,方形磚塔位於寺內中央,這座塔又稱為舍利塔,當然《西廂記》火了之後,這座塔的名字又被人稱作是鶯鶯塔。普救寺的建築由園林和寺院組成,建築風格大致分佈在三條軸線上,在東軸線上你可以看到,僧舍,枯木堂,齋堂、正法堂等等;在西軸線上的建築包括大鐘樓、塔院迴廊、大雄寶殿、花園、鶯鶯塔等等。最後是中軸線上的天王殿,菩薩洞,彌陀殿,羅漢堂,藏經閣等。
可以說,普救寺的存在代表了運城市古建築的富麗堂皇。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紅牆匝繞,古塔高聳,綠樹叢中,殿宇隱現。如果想要去山西省旅遊的話,普救寺屬於歷史古蹟的不二之選。站在普救寺中,你會發現四周的迴廊圍繞,殿堂錯落有致且極具古樸,僧舍鱗次櫛比,在三晉大地上是一幕不可多得的歷史古風。而歷史名劇《西廂記》的故事,也離不開普救寺,相傳有一日,張生赴京趕考,在趕路的途中遇到了大雨,只能去就近的地方遮風避雨。這個時候碰巧遇到了送父親靈柩回鄉的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崔鶯鶯當時住在大雄寶殿的東側,張生那會兒住在大雄寶殿的西側。一來二去,兩人就產生了感情。


新聞熱點評論員

位於山西永濟市的普救寺是古典戲曲名著《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當年張生赴京趕考途中到普救寺遊覽,偶遇扶送父親靈柩回鄉的崔鶯鶯,兩人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而這座“普天下佛寺無過”的普救寺也因此名聲大噪,成為情侶們誓言永結同好的愛情勝地。

下圖的西廂房是當年崔鶯鶯和紅娘的居室,《西廂記》也由此得名。張生的住所與西廂房僅一牆之隔,兩人隔牆詩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在院內照壁牆上還刻有崔鶯鶯寫給張生的約會詩句。而張生跳牆處和其踩過的杏樹現已成為寺內一景,感興趣的遊客可以找找看。

如今寺廟按照《西廂記》劇情塑造了一組人物蠟像,再現了當年“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據說普救寺還收藏有一塊刻有鶯鶯手掌印的唐磚,當年崔鶯鶯在邁過大殿門檻時不慎跌倒,在門前的磚塵上留下了玉手印記。這枚印記被寺內工匠畫影刻形,燒成磚保存至今。

寺內這座已有430多年曆史的舍利塔,現被更名為“鶯鶯塔” 。值得一提的是此塔不僅形制古樸,聲學效應也非常奇妙,人在塔頂層說話,聲音卻會從塔底傳來,夜深人靜時,在塔中還可聽到塔周圍幾百米外的說話聲,像這樣的迴音建築在中國古代園林中堪稱絕藝,至今全國保留下來的僅存四處。

“普救蟾聲”是鶯鶯塔最為奇特的迴音效應,遊人用石塊敲擊距塔24米處的一座擊蛙臺,可聽到從塔上傳來“咯哇,咯哇”的蛙鳴聲,自古時就成為永濟八景之一,吸引了無數遊客慕名前來俯首擊石,聆聽蛙鳴,其中奧妙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被聲學專家譽為世界六大奇塔之一。


亂碼

山西曆史悠久,寺廟甚多:代表性寺廟的有五臺山廟宇群(公元68年始建)、交城的玄中寺(公元472年始建)、恆山的懸空寺(公元491年時始建)、平遙的雙林寺(公元571年始建)、永濟的普救寺(建於公元690-705年之間)、大同的華嚴寺(公元1038年始建)等等,普救寺是其中之一,可是名聲甚大,因為元代王實甫寫的《西廂記》於此有關。(河南輝縣也有個普救寺,其中也有很多傳說和張生與鶯鶯有關,讀者可自行辨別)。

五代十國的簡單介紹

普救寺始建於唐朝武則天年間(公元690-705年之間),原名永清院;唐朝崩盤後,中國又開始了一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混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歷史更迭順序是後梁(朱溫)、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後周(郭威)。公元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結束。朱溫篡唐後,建立後梁,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同年攻滅後梁。公元936年,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給遼耶律德光當兒皇帝,將幽雲十六州割讓契丹後滅後唐,建立後晉。公元946年遼耶律德光滅後晉,後晉大將沙陀人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公元951年後漢大將郭威黃袍加身,稱帝建立後周;公元960年後周趙匡胤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到公元979年統一全國,五代十國結束。

普救寺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要說到普救寺名字來歷,就得先了解一下五代的歷史。五代時的後漢是沙陀人建立的一個政權,沙陀人是突厥的一支,稱突厥沙陀別部。唐朝時歸順大唐,自西域定居內地一代。傳說劉知遠稱帝后,河東節度使作亂,劉知遠派郭威去征討,蒲州城年餘,古代蒲州就是現在的永濟。蒲州百姓苦不堪言,郭威召寺僧問策,僧曰:“將軍發善心,城即克矣!”。郭威當即折箭為誓,翌日破城,滿城百姓得救,從此更名普救寺。

後漢高祖劉知遠

後周太祖郭威

以上僅僅是一個傳說,到底是不是如此。應該可信,根據《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三太祖紀四》記載:周太祖昔在初潛,未聞多譽,洎西平蒲阪,北鎮鄴臺,有統御之勞,顯英偉之量。這說明郭威在後漢時代確實平定過蒲州的叛亂。洎(ji)是自,從、到的意思,意思就是平定過蒲阪(今天就是永濟市)。


邋遢山人

山西永濟普救寺因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而聞名遐邇。小說中所描述的紅娘月下牽紅線,張生巧會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普救寺內。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寺內有座方形磚塔,原名舍利塔,俗稱鶯鶯塔。這座塔同北京天壇的迴音壁、河南寶輪寺塔、四川潼南縣大佛寺內的“石琴”,並稱為中國現存的四大回音建築;和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摩洛哥馬拉克斯的香塔、法國巴黎的鐘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六大奇塔。

張生和崔鶯鶯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使它成為蜚聲著譽的遊覽勝地。每年普救寺都會舉辦一屆愛情文化節,以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文:吳革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