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左右血压应该正常是多少,心跳是多少?

新时代143532954

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两个问答,我也曾反复回答过。

先说一下血压,无论男女,无论30岁40岁50岁还是60岁70岁80岁,血压的正常值都是要求收缩压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在90mmHg以下。

当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可能因为动脉硬化等原因,出现收缩升高收缩压减低的趋势,但是这个正常血压的标准是一样的。

那么对于高血压的病人,目标血压值应该是多少呢?目前欧美修改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好多人一夜之间被“高血压”了,国内很多人也开始担心。欧美的高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在120/80mmHg。

我国在2017年也出台了高血压防治指南,我们的目标值还基本在140/90mmHg以下。详情大家可看下图。

不过,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血压控制越严格,心脑血管病并发症越少,血压目标值在120/80mmHg以下因心脏病并发症造成的死亡率明显减少,即使在老年人中也是一样。

因此,如果能耐受,血压尽量控制严格一点,对控制高血压并发症更有效果。


再来说说心率。

正常成年人心率应该是在60-100次/分钟;当然,有些情况下低于60不一定是不正常,长期锻炼的人,心脏泵血功能强,一次泵血心率高,有可能心率只有50几次,也是正常。

具体心率值大家可以参考我的问答:60岁以上的老人每分钟心跳多少次是正常的?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血压和心率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生理指标,很多人并不会感觉到陌生,但是对于这两个指标的标准,人们往往还是不太清楚的。在临床上,人们认为其属于基本的生命体征,因此人们对于这两个指标多加认识和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

血压是指人们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理想血压是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mmHg。正常血压是90mmHg

目前医学上,界定正常的心率为60~100次/分,因此人们自身心率保持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称之为正常。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人的心率虽然会略小于正常的范围,但是只要自身没有身体的不适,那么此时对于身体的健康往往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对于65岁年龄段的人们而言,其血压其实并不是只要符合该年龄段血压就代表机体的健康,这是因为高血压的标准实际上是通过整个人群来界定的。同样的,人们的心率往往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稳中有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与人们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有着一定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简单叙述,相信人们对于心率和血压这两个生理指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吧,这两个实际上能够反应了人们身体的很多情况,因此人们如果能够对其多一些了解和把握,那么对于保持自身的机体健康还是有好处的。


医联媒体

65岁左右血压应该正常是多少,心跳是多少?

简答回答一下。

即使在美国心脏协会新血压标准修订之前,答主也基于近年来的最新研究主张更积极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怎样算正常呢?

血压旧标准

在这次标准修改之前,血压标准的是:

高血压就是指收缩压高于140 mm Hg或舒张压高于90 mm Hg。

很多人认为,只要把血压控制在这个数值之下就是正常。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

正常血压就是低于120/(和)80mm Hg ,就是两个数值必须同时低于以上标准。

介于120/80到140/90之间并不叫正常,而称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同样是有害的。

血压新标准

周一新公布的血压标准是:

就是说正常的标准没有改变,把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下调了10mm Hg,同时压缩了血压升高的收缩压范围。

65岁血压控制目标

回到题主的问题本身,65岁年龄不是很大,血管硬化程度不会很高,顺应性应该还不错。

血压控制的目标必须在高血压诊断标准即130/80 mm Hg以下。

最好是控制在正常范围,即 <120/80 mm Hg。

为什么需要保持血压在正常水平

难道不是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不是高血压就可以了吗?

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主要是心脏病和脑中风。血压只要高于115/75mm Hg(也称血压的理想状态),这两种疾病风险就会升高。

具体而言,比如,血压在130–139/85–89 mm Hg 水平与 <120/80 mm Hg相比,冠心病和中风相对风险指数是1.5~2.0,即风险升高50~100%。

即使血压在120–129/80–84 mm Hg 处在血压升高的水平,与 <120/80 mm Hg相比,冠心病和中风发作的相对风险是1~1.5,即风险升高0~50%。

很明显,血压只要高于120/80mm Hg,风险就增加。高的程度越大,风险增加越大。

因此,血压应该尽量控制在120/80mm Hg以下的正常水平。

当然,如果之前血压很高,血压降低后会有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特别是久坐猛起的时候。这可以通过缓慢控制血压,给身体以充分的适应时间来实现安全“着陆”。

而且,大量研究证实,降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在降低冠心病和中风风险的同时,并不明显增加副作用,尤其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肾血流灌注不足的问题。

至于,心率,不需要苛求,因为心率正常值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绝大多数健康人都会在这个范围内。

有少数经过良好体力锻炼的人,静息状态下还会低于60,这也不是问题,反而是心功能储备空间更大的表现。

PS.说简单回答,还是成了长篇大论。汗!


挣脱枷锁的囚徒

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强。在循环系统中,各种血管的血压均不相同,可分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和静脉血压。动脉血压是指血流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强。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着心室的舒缩而发生规律性的波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心脏舒张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平均动脉压则为舒张压+1/3脉压。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在体循环各段血管之间有压力梯度。

健康成人上臂肱动脉处所测得的动脉血压比较稳定,变化范围较小,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平均动脉压为100mmHg。如果安静时收缩压持续超过140mmHg,舒张压持续超过90mmHg,可认为是高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认为是低血压。一般情况下,机体动脉血压维持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其中一系列调节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指南将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是因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此水平人群10年中心血管发病危险较<110/75mmHg水平者增加1倍以上。血压120~129/80~84mmHg和130~139/85~89mmHg中年人群10年成为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达45%和64%。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应提倡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


康复汇

不同年龄层,降压的靶目标是不同的。比如说年轻的群体,一般应该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60-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样的目标可以放宽到150/90mmHg左右。但是,每个人最适合的血压水平,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正常健康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一般每分钟跳动60到100次,高于一百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但一般健康人的心率都在60到80次每分之间,心率过快和过缓,需要鉴别一些器质性的疾病,但是,在部分健康群体也会出现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的情况,比如说运动员和老年人心率一般偏慢,年轻人的心率相对变快。

总而言之,血压是人们需要关注的健康指标之一,因为不加以控制的高血压,能够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惠大夫在江湖

这个问题网上随便一搜,都可以找到成堆的答案。但是,最完整的答案,绝对不是仅仅记住几个数字那么简单,你必须知道为什么血压和心跳有的人高,有的人低,以及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怎样确定的。

国内目前用的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这样的: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20 舒张压< 80

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39 舒张压80-89

高血压

1级 : 收缩压 140-159 舒张压90-99

2级 : 收缩压160-179 舒张压100-109

3级 : 收缩压≥180 舒张压≥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 舒张压<90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任何年龄的成年人。

(最近美国重新修订的标准不再赘述。)

正常的心跳范围:60-100次/分钟。

标准是人为制定的,是根据大量统计数据,计算不同血压下,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从而划定的所谓“正常范围”,但是这其中并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


从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原理来说,理论上血压越低,对于血管的保护作用是越好的。心脏跳动越慢,自身休息得也越充分。但是低也要有一个限度,就是要保证全身基本的血流供应。

有很多人平时血压在90/60mmHg这样的水平,大多也不会有头昏眼花的毛病,这样的血压也挺好。心率低于60,只有50多次,也完全没有问题。

但如果平时血压大多在120/80mmHg,突然一下子下降到 90/60mmHg,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头昏、眼发黑、心慌、出冷汗等不适症状。


回到题主的问题:65岁,正常血压、心跳应该是多少?

答案是:

理想状态应该在 120/80mmHg 以下,心跳60-70就挺好。如果比这个还低一点,但也没有任何不舒服,也完全没问题。(我家有老人血压就只有100/60mmHg)

但是如果控制不到这样的程度,也不能强求。很多老人已经出现动脉硬化,只有维持血压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才能保持全身正常的血液供应。血压低了反而容易头昏,晕厥。这个时候把控制标准放宽到150/90mmHg,也可以接受。

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以慢慢地让血压下降,越接近理想状态是越好的。


ZKpub

血压和心率是两个最重要的生理指标,临床上属于基本生命体征,无论是哪个科都需要关注,因此大众对其了解也非常有必要。以下精灵医生就分别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介绍。

再来说说心率,如前面所说心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稳中有降,这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有关。正常的心率目前医学界定为60~100次/分,因此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可以称之为正常,有的人心率会略小于正常范围,只要没有身体的不适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不用特殊处理,而如果休息时心率大于100次/分则需要引起重视,要除外一些器质性的原因。此外,除了“心率”的概念还有另一个同音的“心律”概念,前者指的是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后者则指的是心脏是否节律稳定,正常心脏的节律是稳定的,如果不稳定也需要就医进行检查。

以上分别对血压和心率进行了介绍,大家了解可以更有利于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由于生理指标是会波动的,因此定期进行体检才能了解整体的变化趋势,也更有利于监测自身的健康水平。


精灵医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了很多的。老年人越来越担心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然而,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看见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会暴饮暴食,这样就会让老人的心跳变得越来越快,会导致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情况的,严重的会引起脑出血,冠心病等甚至引起死亡,我们都知道,如果老人的心跳比较快,血压高会威害到生命,那65岁左右的老人心跳血压多少是正常的?

1、血压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一标准,血压正常值为140-90以下是正常的,超过了就算高血压。但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血压就是偏高一些的。65岁这个年纪的血压应当控制不超过收缩压140、舒张压90,超过就属于高血压,如果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的症状,需要服用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以防止出现脑出血脑血管意外。

2、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老年人身体的代谢率是比较低的,所以心率就会偏慢一些,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就可以了。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65岁左右的老年人心率在60至100次右都是正常的。


家庭医生在线

通常来讲,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压低于150即可,低压的标准基本还是要低于90。

65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1、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8.0-12.0kpa)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

2、血压的定义:血液从心脏流经血管到达全身各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做血压。心脏跳动时有收缩与舒张两个过程,所以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种。

2、老人血压突然升高的原因

血压突然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某种继发性高血压,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嗜铬细胞瘤突然发作,使血压突然间升高,血压可以到达200/140毫米汞柱以上,并伴有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来势非常汹涌。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小的人。

血压突然升高的原因是原来就有高血压病史(您以前的血压为60/90,可以排除这种情况),血压在原来的基础上突然升高,发生这种情况常常有精神过度紧张,情绪过分激动的刺激,或者是停止服用降压药。

血压突然升高的原因是少数原因不明的血压升高情况发生,最常见的是肾脏疾病和颈椎引起,这也可能使得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的发生。

老年人血压不稳定的原因

2、随意用药:许多高血压患者常常根据自身临时的血压来决定药量的多少,导致血压不稳。

引发老人高血压的原因

1、性格与高血压:性格与高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引发高血压。

2、遗传与高血压: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3、超重、肥胖与高血压: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4、吸烟与高血压: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老人控制血压的食物

苋菜炒熟吃,性味偏于平和;煮汤食则有清热通利作用。

2、茼蒿:别名蓬蒿,原产于我国,是草本植物。它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因其叶形似菊,又称菊花菜。茼蒿消食开胃,通便利腑;清血养心,润肺化痰;利小便,降血压。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热易挥发,烹调时应以旺火快炒。

氽汤或凉拌有利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利用率。


华络健康

嚼葡萄籽,我们经常吃葡萄但是不多人都不知道葡萄籽的作用,保护血管,葡萄籽功效,它对我们的大脑也是有好处的,葡萄籽的话,每天嚼上几个左右的葡萄籽就可以了,不要大量的摄取。

我是芒果,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