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在中國,博士是科學研究的主力。在高校和研究機構,很多老師上了年紀以後就不搞研究了,只能把研究任務丟給博士生門了。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讀博士很難畢業

很多人直接說,在中國,科學研究是留給富人們的,貧困家庭還是早早畢業,去社會賺錢吧。本人也是貧困家庭走出來的博士一枚,猶記得當初在老家的時候,村裡人直接用哀嘆的語氣說,咋還在讀,莫不是讀傻了,成書呆子了。本人當時只能無言以對了。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村裡人眼中的“我”

貧困家庭一般都有先天的侷限性,父母視野不夠廣闊,父母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教給孩子,父母還對孩子抱有很大的希冀,希望小孩鯉魚跳龍門,攀上枝頭做鳳凰。與此同時,小孩視野狹窄,特別是進入了大城市之後容易自卑和不自信,興趣不夠廣泛,教育資源匱乏,交際能力較弱。我知道的是跟我一起的小孩到了初中才學英語,高中才知道有計算機這個神奇的東西,報考大學基本就是隨便挑一個專業。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落後地區的教育

中國自古一直有讀書飛黃騰達的傳統。三十幾年前,中國還大肆宣傳讀書改變命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並且當時畢業的大學生也確實很吃香,讓人羨慕和眼紅。因此,很多家庭砸鍋賣鐵也讓孩子一直讀下去,讀到博士,認為讀了大書之後,就有好工作,就有高收入。但是,沒想到的是中國在2000年突然開始大規模的擴張,學歷迅速貶值,另外,高校教學和科研(特別是基礎科學)與社會嚴重脫軌,導致博士產量過剩,因此大部分的博士生只能選擇去高校。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難找工作的學生們

博士生去高校也是一個還湊合的選擇。因為高校在十幾年前分房子,福利還挺好的,還有一些灰色收入,因此博士去高校還挺好的。但是,社會發展太迅速,很多事情已經時過境遷,學校特別是好學校已經不分房子了,還要求巨高(海外經歷+高檔SCI論文),令人不滿的是待遇還較低(事業單位的通病),最要命的是實行非升即走的政策,導致年輕教師都是臨時工,頓時壓力陡增。因此,讀博士好像慢慢變成一個風險比較高的選擇。這也就是為什麼網上很多勸學生不要讀偽化生環材專業的原因(其實還有更坑人的專業,例如我讀的專業,真是坑死人不償命)。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青年教師的壓力

家庭也是博士們需要面對的難題。雖然讀書的花銷在某些人來看不多,但是這些錢對貧困家庭來說卻負擔很重。我讀初中的時候,一學期的學費可能有幾百元,導致很多家庭都負擔不起,因此很多同學就陸陸續續退學了。當貧困家庭孩子讀博士時,為了滿足畢業要求,只能過著比較寒酸的生活,努力鑽研專業知識。當博士生們畢業踏入社會時,已經接近30歲了。博士們一直在學校,沒有什麼收入,30歲也是成家立業的時候,父母也開始慢慢變老,需要贍養,這就使得博士們處於很尷尬的境地了。

貧困家庭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博士?

退學的孩子

因此,我建議如果家庭如果實在不允許的情況下,貧困家庭學生應該放棄讀博,這是因為讀博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富足,還通常讓家庭處於很尷尬的境地。當然,如果經濟允許,而且還很熱愛,特別是能造高檔SCI論文,也不要讀國內博士,這是因為現在國家和學校都特別青睞國外博士,國外博士可以申請青年千人,待遇優渥(年薪至少40萬/每年),即使不能評上青年千人,也能找一個穩定職位,待遇也比土博好太多。另外,貧困家庭的學生千萬不能讀基礎科學的專業(例如生物),這是因為基礎科學的專業太難就業了,而且在相當付出的情況下,待遇遠遠比不上金融和計算機專業。

歡迎大家補充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