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所以選擇秦國,小部分因為秦孝公,大部分因為另外一個人!

商鞅之所以選擇秦國,小部分因為秦孝公,大部分因為另外一個人!

商鞅變法在秦國為什麼能成功?有一個公認的答案:因為有千年難逢的賢明君主秦孝公全力支持。那麼如果是基於這樣的一個答案,我提出兩個問題:第一,為何商鞅變法最關鍵的前五年一直沒有受到魏國的軍事壓迫?直至秦孝公八年,變法略有小成的秦國主動進攻魏國,雙方在元裡這個地方爆發了戰鬥,戰鬥的結果是秦國奪取了魏國的少梁。如果秦國在變法的初期魏國就向秦國實施軍事打擊與騷擾,我相信商鞅變法不會輕易成功,即使能成功但變現時間不會這麼快。第二,商鞅為何會選擇投奔秦國,難道就是因為秦孝公發出了推心置腹的求賢令?那個年代的諸侯國都是求賢若渴,只要你是人才,都虛位以待。秦孝公雖然發出了招聘人才的最強音,但絕不是商鞅投奔秦國的最大原因。因為當時的秦國雖然求才之心最為強烈,但國家底子最薄,經濟文化落後,貴族奴隸制勢力強大,在秦國變法的風險也為最大。作為法家理性人士,商鞅決不會因為秦孝公一番讓人熱血沸騰的求賢令而貿然入秦。既然商鞅最後選擇入秦,那麼必有另外更重要的原因。

促使商鞅選擇秦國,以及保證商鞅在最關鍵的頭五年能成功完成第一次變法的關鍵人物乃是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如果沒有秦獻公,就不會有商鞅入秦,更不會有第一次變法的成功。司馬遷對秦獻公的評價很高,他把秦獻公作為了秦國崛起的分水嶺和標誌。《史記·六國年表》寫到:“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說明秦獻公對秦國的崛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下面話分兩頭說起。

商鞅之所以選擇秦國,小部分因為秦孝公,大部分因為另外一個人!

秦獻公很可憐,在他很小的時候本該由他繼承的君位被宗室的長輩搶走了,他只能被逼逃亡魏國。這一逃亡就是二十九年,他被逼在魏國待了二十九年。這二十九年是魏國發奮圖強冉冉升起的二十九年,也是魏國稱霸中原號令諸侯的二十九年,更是秦國山河破碎國力衰落的二十九年。在這二十九里,秦獻公作為秦國落難公子見證了魏國的雄起和秦國的沒落,更是親身經歷了李悝變法,吳起練兵,西門豹治鄴、樂羊滅中山、子夏西河教學等種種大事件。當他回到秦國成功奪回君主之位時,秦獻公已經成為了秦國曆史上最為優秀的海歸君王

既然是海歸,秦獻公回到秦國後就立馬實行了一系列改革。秦獻公改革的內容不少,比如遷都櫟陽,又比如廢除了從秦武公時期開始的人殉制度,《史記·秦本紀》記載:“獻公元年,止從死。”再比如發展商品經濟,《史記·秦始皇本紀》後附《秦記》記載:“獻公立七年,初行為市。”“初行為市”說明了秦國的商品交易從之前的規模不大、市場無序走向了由秦國政府官方建立並運營管理的道路。此舉必定能刺激商品經濟發展,從而穩定秦國經濟並走向繁榮。但秦獻公最關鍵的改革還是實行“

戶籍相伍”和“推行縣制”。

我們先說“戶籍相伍”。《史記·秦始皇本紀》後附《秦記》記載:“十年,為戶籍相伍。”何謂“戶籍相伍”?這是一項把土地制度、戶籍制度和軍賦制度緊密結合起來的措施。此制度的建立便於收取租賦、徵調兵丁、安排徭役,是促成秦國由村社制向自耕農制轉化的重要制度。此制度能解放秦國的生產力、擴充兵源、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有利於政令的推行和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我們接著說“推行縣制”。秦國實施縣制始於秦武公。《史記·秦本紀》 記載:“(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十一年,初縣杜、鄭。滅小虢。” 這是秦武公在處理西戎和新並邊境問題上的一項創舉。以前大國滅掉小國後或者中原諸侯國滅掉戎狄後,一般是兩種處理方式:一是把這個地方變成某個貴族的封邑;二是隻要小國和戎狄願意臣服,就滅國不滅族,讓其繼續執政,變為自己的屬邦。但是這兩種方式要不讓貴族逐漸做大,要不就是存在“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的風險。而秦武公直接把滅掉的邊遠小國和西戎地區直接改為中央政府設縣直管,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到了秦獻公時期,

秦獻公把秦武公在新兼併邊遠地區設縣的權宜制度逐漸演變成了常規性行政區域編制。《史記·六國年表》記載:“初縣蒲、藍田、善明氏”“十一年,縣櫟陽”,這是連國都都採取了縣制。秦獻公大力推行縣制,說明其有意壓縮滋養貴族勢力的溫床,大力加強中央集權和豐實國君的權柄力量。

我們在看秦獻公“戶籍相伍”和“推行縣制”這兩項改革措施時是不是有眼熟的感覺?對了,商鞅變法的時候也搞過這兩項制度,只是商鞅改革得更全面、更徹底。為什麼秦獻公和商鞅都有相同的改革內容?因為他們都在魏國待過,都在魏國留過學,算是同一所大學而不同屆的校友。因而當商鞅被迫離開魏國後,放眼天下諸侯,發現只有秦國初步具備自己想通過變法而要得到的樣子,也只有秦國的身上還流淌著魏國變法的基因,再加上秦孝公一番振聾發聵的求賢令,通過理性分析後的商鞅最終決定選擇秦國去開啟自己的法家事業。

商鞅之所以選擇秦國,小部分因為秦孝公,大部分因為另外一個人!

任何一個內部的偉大變革,都必須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保障。因為一旦遇到外部敵對勢力的入侵和騷擾,內部的變革必定會被中止或被延遲。例如蔣介石想訓練60個德械師及10個重炮兵團。結果才剛勉強訓練完20個德械師時,抗戰就爆發了,所有的軍事變革計劃全部泡湯。再比如沒有朝鮮戰場上把聯合國軍隊打退到三八線的成功,我們國內各項百廢待興的計劃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和干擾。秦孝公和商鞅之所以能平安完成最關鍵的第一次變法而沒有受到來自魏國的任何軍事壓力,一個原因在於魏國忙於中原爭霸,但更關鍵的原因是秦獻公時期把魏國打怕了。魏國在比較進軍韓趙齊爭霸中原和進軍西部對戰秦國的性價比時,發現與秦國開戰的性價比是最低的,完全是得不償失,因而更堅定了與韓趙齊幹到底的決心。魏國之所以對秦國有心理陰性,完全拜秦獻公所賜。《史記·秦本紀》記載:“

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秦獻公指揮的石門戰役和少梁戰役把魏國打出了內傷。石門戰役一次就斬首魏軍六萬,可要知道魏武卒訓練不易呀,猶如國民政府的德械師。少梁戰役估計魏國的魏武卒損失也不少,因為連老相國公叔痤都被俘虜了。這兩場戰役堅定了魏國要與秦國和談而不是與秦國開戰的戰略方針,從而也保障了秦孝公和商鞅的第一次變法順利進行。直至秦孝公八年,已經完成第一次變法的秦國主動攻擊魏國,檢驗變法成果。當然,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元裡一戰魏國大敗,少梁失守,從此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秦國崛起和東進。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秦獻公,就不會有商鞅的入秦和第一次變法平順的完成。如果沒有秦獻公青少年留學魏國,也不會有回國後的奮起以及對兒子秦孝公的諄諄教誨。所以,秦獻公才是大秦帝國真正的奠基人。最後看一下秦孝公對自己父親的評價:“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此評價不虛美不隱惡,樸實無華,但正是秦獻公帶領秦國民眾艱苦奮鬥的一生寫照。

商鞅之所以選擇秦國,小部分因為秦孝公,大部分因為另外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