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中國古代的戰爭頻發,在幾千年的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有不少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事,而創造這種戰爭奇蹟的將領們大都被後世人稱頌為“軍神”。

在戰國時期,秦國崛起後不久,便被捲入了爭霸中原的戰爭洪流之中。秦昭王是一個十分英明君主,重用了一大批能人,其中就有一個特別厲害的狠人,這人就是戰神白起。

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白起的大名,相信很多軍事愛好者網友都不會陌生,這個人好像就是為戰爭而生的,他經手的大大小小戰役,幾乎無往不利,當時秦國實行的是軍功制,他也因此一直上位,最後做到了秦國大將軍的顯赫位置。

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當時秦國的軍事實力十分強大,具備了進攻其他各國的條件,於是秦國便發動戰爭。當時發生了一件十分巧合的事,那就是魏襄王和韓襄王同年去世,這兩國瞬間陷入了混亂的局面。秦覺得這是一個契機,於是派出了白起前去進攻韓國,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先後攻佔了韓國不少的城池。

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韓國見情況不妙便向魏國求救,同時派出大將暴鳶抗擊秦軍。當時的韓魏兩國是同盟國,魏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於是也派出了大將公孫喜率大軍前去支援。魏國深知秦軍強大,所以興了舉國之兵來抗擊秦軍,韓國也到了亡國的邊緣,自然也是拼盡了全力,動用了幾乎全國所有的兵力資源。

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雙方在伊闕這個地方對峙,當時白起帶的軍隊大約在12萬左右,而韓魏兩國兵力加起來總共有24萬之多。其中魏國的兵力佔據主要部分,韓國軍隊雖然數量少了不少,當時裝備更加精良,是一支精銳部隊。在面對白起這樣的人物時,公孫喜和暴鳶都有所忌憚,所以在分工上有所分歧。公孫喜希望韓軍打前鋒,因為他們的裝備更加精良,暴鳶則一萬個不願意,但最終的陣型佈置上還是以韓軍精銳為前排,而魏軍主力則放置在後排交錯位置。

他將戰爭變成藝術,以自己的敏銳洞察力擊敗2倍兵力的聯軍

白起見識了敵聯軍的陣型後,心裡大致有數,並且還聽說了斥候打探回來的情報,知道了魏韓兩軍將領存在不和,所以迅速制定了一個完善的作戰策略。他派出了少量疑兵前去吸引打頭陣的韓軍精銳,然後派出精銳部隊悄悄深入敵後,繞到了魏軍後方,殺的魏軍措手不及,由於伊闕這個地方的地形十分狹窄,所以準備不足的魏軍來不及展開陣型,只得各自為戰,被調度有方的秦軍精銳殺的潰不成軍,最後倉皇逃竄卻被從四周圍過來的秦軍增援部隊全殲。

而被牽制的韓軍在得知魏軍大敗後,也表現出了驚恐的一面,軍心渙散,士兵都不願與秦軍這樣的強大對手作戰,紛紛譁變,一時間逃的逃,散的散,白起自然不會放過,於是派出追兵,將這些潰散的韓軍悉數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