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巴基斯坦還這麼強硬?

馮建光2

印度人口總量是巴基斯坦的將近7倍,國土面積是巴基斯坦的3.5倍,經濟總量更是巴的10倍。印度不僅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其綜合國力和巴基斯坦也在同一個量級,印度擁有成為世界級大國的潛力,而巴基斯坦就是在南亞地區還要受到印度的壓制無法成為地區大國。那麼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實力明明相差這麼大為什麼還敢對印度這麼強硬呢?


(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圖,其中東巴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對於這個問題李姓先生認為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首先,當今社會已經不是古代(比如春秋戰國時代)那種弱肉強食的世界,儘管有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權甚至連古代獨裁君主還不如,如果他們失去制衡隨時可能會對他國發動戰爭,但是這個世界的大多數國家已經擺脫了古代的那種“野蠻”,經歷了文藝復興,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之後的地球已經走向了更加文明的時代。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政權如果能夠民主開放,那麼即便是再小的國家也可以安全的存在於這個世界。大多數大國已經不再有吞併他國開疆擴土的意願,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發展,印度也不列外,他沒有意願和巴基斯坦爆發大規模戰爭,這一點巴基斯坦政府很清楚。

印度雖然軍事實力遠勝於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也不是弱國,在雙方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憑軍力印度完全可以打敗巴基斯坦。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巴基斯坦不可能輕易放棄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主權要求,如果印度強行開戰,巴基斯坦也一定會舉全國之力應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巴之間可能會爆發全面的大規模戰爭,印度要完全打敗巴基斯坦奪取克什米爾所要付出的代價不會亞於入侵巴基斯坦本身,印度並沒有入侵巴基斯坦的意願,只要巴基斯坦還在,軍事衝突就不可能解決克什米爾爭端,況且印度百姓和政府也不願承擔長期大規模戰爭的後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儘管印巴之間經常爆發局部軍事衝突,但其實他們都知道對方並沒有使戰事升級的意願,巴基斯坦並沒有因為自己軍事實力不如印度而產生心理負擔,只要政治上有必要其就會對印度採取十分強硬的態度。


(克什米爾地區地圖)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有核國家,只要有核武器,其它再強大的常規軍事實力都是浮雲(如果算上核武器,其實美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是一樣強大的)。這就好比如果敘利亞或者伊朗有核武器,那麼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再強大也只是擺設,一枚原子彈以色列就徹底亡國了,後面的戰爭都不用再打了,這也是為什麼以色列絕不允許周邊敵對國家擁核的原因。同理,因為巴基斯坦是有核國家,印度要是把巴基斯坦給惹急了,巴基斯坦放出核武器,大不了兩國同歸於盡,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印度不敢想象的。這也是巴基斯坦敢於和印度強硬的原因。
(巴基斯坦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有核國家)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不僅限於克什米爾的領土爭端,還涉及兩國之間的宗教矛盾和衝突等其它問題。印巴兩國自建國以來就矛盾不斷,兩國關係在衝突中緩慢前行。很多時候巴基斯坦政府對印度的強硬也是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畢竟在爭端中如果能佔據上風將可以獲得國內大多數民眾的肯定和支持。由此可見,在將來印巴之間的衝突中,巴基斯坦大概率還是會繼續保持自己強硬的態度。


李姓先生

印度的軍事實力雖然超過巴基斯坦,但是印度並沒有威脅巴基斯坦生存的能力。印巴兩國都是有核國家,兩國都擁有可靠有效的核打擊能力,形成了相互核威懾。

有這個威懾在,兩國的軍事衝突都很難發展到從根本上威脅對方國家存亡的程度,因為大家都清楚,那樣意味著共同毀滅。有了這個底線,巴基斯坦並不畏懼與印度進行軍事摩擦。第二,巴基斯坦有個強大的盟國。
儘管印度實力要遠超過巴基斯坦,但印度需要在戰略上面對兩個對手,而且其中還有一個對自己有著碾壓般的優勢。印度相對巴基斯坦的實力優勢被自己在地緣政治上的這種腹背受敵所完全抵消。如果說兩國都有核武器能夠保證印度不敢動滅掉巴基斯坦的念頭,那麼腹背受敵的戰略態勢讓印度甚至都不敢於把武裝衝突擴大到局部戰爭。第三,近年來隨著盟友的迅速崛起,巴基斯坦的底氣自然也越來越足。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都得到了盟友的鼎力支持,所以我們看到巴基斯坦軍隊的裝備規模雖然沒有印度大,但是在質量上並沒有遜色於印度太多,特別是在戰略武器上更是毫不遜色。

還有最後一點,巴基斯坦是個穆斯林國家,印度國內有著多達一億多的穆斯林人口,而且印度國內活躍著眾多的伊斯蘭極端分裂組織,印度在挑起與巴基斯坦的戰爭前需要認真考慮自己國內的嚴重宗教族群威脅。


照理說事

如果巴基斯坦不強硬,在印度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下,巴基斯坦國家還能不能存在,都是一個問題。

印度現在叫嚷著要打贏2.5線戰爭,不僅在北線與中國對峙,在西北還與巴基斯坦進行炮戰,以印度東北各邦為代表的分離勢力,也在印度國內製造事端,甚至發動恐怖襲擊。這片佛祖曾經呆過的土地,如今充滿了大國沙文主義的浮躁與戾氣。

歷史方面: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巴基斯坦在印度邊上,深受其害。 本來巴基斯坦不會只有78萬平方公里,還有一個東巴基斯坦,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在1974年之前這兩個穆斯林國家是一個巴基斯坦的東西兩部分。

印度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強行肢解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近一半的人口,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對印度的戰略優勢也被破壞了。

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印度獨立時,按照英國炮製的“蒙巴頓條約”來劃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土範圍。印度當時是鷹派的尼赫魯執政,反應最快,迅速將印度本土內的各個有獨立傾向的邦國制服,一些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邦,也被印度用軍隊強行推平,由此奠定了印度現在的近30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巴基斯坦相對來說因為國內有封建貴族存在,國家政治還處於前現代時期,因此反應就慢了半拍,對印度的搶劫行為沒有及時制止,最後已經無力迴天,但是巴基斯坦又不甘心,於是,接連打了三次印巴戰爭。

印度吃完了碗裡的,把鍋裡的也吃完了,還惦記上克什米爾了。巴基斯坦軍隊實力弱,在收復克什米爾後被印度軍隊強勢逆推,形成了現在印巴雙方各佔一部分克什米爾的格局。

可以說,說起印度,巴基斯坦就有說不完的苦。

印度的孟買恐怖襲擊案,沒有確鑿的證據,印度就直接指責巴基斯坦,言稱是巴基斯坦指使的恐怖主義分子實施的。

軍備方面:拒止戰略

巴基斯坦自獨立後一直處於印度的威脅下,因此巴基斯坦的文官政府發育的不好,文官政府很容易應對國際局勢不利,被憤怒的國民彈劾,相反鷹派的軍隊代表了人民的怒火,成為巴基斯坦執政時間最長的勢力。巴基斯坦對印度的強硬,是一種受害者心理,通過強硬來表達情緒和轉移社會矛盾。

歸到實際,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經濟實力只有印度的大約十分之一左右。

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無疑是一個強國,巴基斯坦軍事上不管從海陸空哪個方面都不能與印度針鋒相對,只能採取小國對抗的的策略:不對稱作戰。

海軍方面:印度目前有航母與核潛艇,另外各型潛艇14艘,驅逐艦8艘,護衛艦12艘,輕護24艘,兩棲登陸艦隻10艘。而巴海軍只有5艘潛艇與10艘各型護衛艦。

空軍方面:印度空軍有上千架飛機,其中146架三代半的蘇30MKI是骨幹,三代的米格29和幻影2000共一百架左右,剩下的是二代的。而巴軍有400多架作戰飛機,骨幹是三代的F16A/B和梟龍,主力是二代的殲7和幻影3/5。

陸軍方面:印軍有900輛T90S、170輛阿瓊、2400多輛T72M1和550輛T55;巴軍有約2000輛相當不錯的哈立德、T80和85II,升級的59式II(含巴產版)有1200輛,另外老式的59、T54/55和輕型的69式也有2300輛。

核武器:印度與巴基斯坦各有100多枚原子彈,雙方也都掌握了發射載具,因此,但凡爆發核戰爭,雙方都將面臨不可承受之災難。所以,核武器也是拒止戰略的一個武器。

巴基斯坦掌握了核武器後,戰略態勢得到了很大好轉。

外交方面:上兵伐謀

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不錯,與世界三大國都有著不錯的關係,比起印度的左右逢源,巴基斯坦更是如魚得水。

巴基斯坦與中美俄關係都不錯,尤其是事關區域核心利益的中國。中國對巴基斯坦可謂是傾囊相授,如果不是來自中國的援助,巴基斯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就要亡國了。

所以,巴基斯坦國內有一個罪名:破壞中巴友誼罪。中國人在世界各國受到的最多優待的就是在巴基斯坦了。

中國幫助巴基斯坦發展經濟和軍事,通過建設經濟走廊,巴基斯坦的經濟有望快速提升。

中國在阿克賽欽地區對印度的德里地區居高臨下,印度不得不忌憚北方勢力。巴基斯坦算準了印度叫囂的2.5線戰爭只是虛張聲勢。

軍工基礎:持久戰

反觀印度,它本身也是問題一籮筐,與周邊國家都存在領土爭議,軍備雖然強大,但都是萬國牌,印度的工業增加值甚至比不上印度尼西亞。

印度的GDP中,服務業佔據了絕大多數,這與中國的工業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一有著明顯的區別。這就意味著,印度自身的國防工業實力非常弱小,只能對外採購。所以,軍購案腐敗也成了印度腐敗案的多發區。

軍備採購的印度,其真實戰力也值得讓人懷疑。沒有工業體系和基礎的軍事裝備就是個好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是一次性使用的花瓶。

最有名的例子,阿根廷對戰英國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叫福克蘭群島之戰,阿根廷用法國的飛魚導彈擊沉了英國的導彈驅逐艦,本來想繼續擴大戰果,可是倉庫裡沒有導彈了,只好向供應商法國去買。可是英國說動美國聯合對法國施壓,結果法國人屈服了,不賣導彈給阿根廷。所以阿根廷人認為,遭到了歐洲人的出賣才輸掉了馬島戰爭。

如果覺得這樣的例子還不夠,甲午海戰,北洋艦隊一戰之下,就只能在軍港,連正常的巡海都做不到。沒有工程師,連焊工都是礦上的工人調過來的。最後,威海衛陷落,北洋艦隊也覆沒了。

印度在國產戰鬥機、坦克、航母等方面的研發進度和中途出現的種種匪夷所思的事故,已經超出了人們對一個追趕中的大國應該具備的素質的預期。

巴基斯坦則在中國的幫助和軍工理念下,已經基本實現了裝備武器的國產化,最起碼是主戰兵器的配件的國產化。 因此,巴基斯坦的軍備有比較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支撐。

巴基斯坦有歷史仇恨、現實政治、拒止戰略、國際盟友、不錯的戰力,這些都是巴基斯坦對印度強硬的根本原因。


而知而行

因為巴基斯坦也有核武器。

其次,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巴基斯坦太近,而印巴邊境不是沙漠就是高原,印度攻擊巴基斯坦是很不划算的。


看球人

儘管印度總體軍力勝於巴基斯坦,但兩國有著不可調和的民族、宗教和領土衝突,巴基斯坦當然要表現強硬。況且巴方的軍事實力也有自己的優勢,印度想打贏還很難說。

1、巴基斯坦的軍力可與印度一拼

在軍事上,巴基斯坦研製了“梟龍”戰機、並具備批量生產的條件,加之引進中國的空軍裝備,如直-9直升機,空軍實力不亞於印度。此外,巴軍非常注重軍事訓練,還經常參與打擊恐怖組織,實戰經驗相當豐富。

相比印度陸軍,巴基斯坦陸軍擁有全部核武器的使用權,可謂震懾力十足,如擁有射程超過1300KM的“哈特夫-5”導彈,能夠攜帶1000千克左右的核彈頭,這些核導彈也可以攜帶常規彈藥。

2、巴基斯坦並不孤立

值得注意的是,印巴地區還摻和了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及地區利益,巴基斯坦並不孤立。從1962年開始,巴基斯坦就與中國進行了密切的軍事合作,目前還包括核武器和太空計劃的合作,中國還是巴基斯坦首要的軍備供應國。

另外,巴基斯坦還是美國的的重要盟友,“9·11”事件後,巴與美合作打擊恐怖主義,兩國關係升溫。目前,巴方已經成為美國在阿富汗地區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力量,為此每年美國都提供30億美元的軍備和經費援助。

3、雙方民族、宗教矛盾越積越深

至於兩國衝突的根源,還要從英屬印度獨立說起,“二戰”結束後,為了達到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之間製造矛盾

,擴大分裂,甚至發生了大規模仇殺事件。最後在英國的協商下,英屬印度分成印度、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兩國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就這樣積累了下來。

4、巴基斯坦不會放棄邊境領土

後來,大部分的王公土邦選擇了歸屬印度,但剩下北部土邦的克什米爾歸屬未定,為了爭奪這塊地區,兩國發生了兩次戰爭,傷亡慘重。時至今日,印、巴雙方仍在克區控制線附近多次發生越境交火事件,至此矛盾越積越深,難以調解。

5、巴基斯坦有濃厚的軍人執政歷史

巴基斯坦不怕印度,其實還與巴基斯坦的國家權力結構有很大關係,在巴基斯坦國內,軍事高層從來都是政壇決定性力量,巴國獨立62年,軍隊掌握國家大權的年份竟佔了一半,因此有軍人捍國的巴基斯坦自然不會輕易向印度認慫。

總而言之,在民族和宗教矛盾積怨已久的歷史背景下,擁有較強軍力的巴基斯坦才不會在國家利益上做出讓步,他們明白,退縮只會讓印度得寸進尺,強硬才是正確的態度。


金十數據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巴實力對比逐步失衡,即使在軍事實力上,印度也形成了對巴基斯坦的壓倒性優勢,但巴基斯坦對印度始終保持對等威懾態勢,對印度的軍事威脅和戰爭恫嚇採取針尖對麥芒的政策。一方面,印巴兩國都是核武國家,新德里距離巴基斯坦不過數百公里,巴核武力量能夠對印度造成嚴重威脅。這使得巴基斯坦自信印度不敢和巴基斯坦全面開戰,其遠超過自己的軍事實力以及經濟實力在小規模對抗中並沒有什麼用處。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相信,越是實力弱小,越要敢於戰鬥,否則就會給對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印度和巴基斯坦脫胎於同一個政治實體,巴基斯坦對印度可謂瞭解到骨子裡,很清楚印度不是一個願意和鄰居實現共贏的國家,地區霸主心態是浸透進血液裡的。面對這樣一個對手,不保持敢於戰鬥的鬥志,對手只會得寸進尺。對等回擊,是巴基斯坦對印度保持了幾十年的國防戰略學說。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巴基斯坦願意和對手拼個你死我活,巴基斯坦民選政府和軍隊還是非常希望能和印度實現和平的,每次雙方出現危機的時候,巴基斯坦在保持對等威懾對等還擊的態勢同時,也都會通過外交渠道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不過,應該看到,印巴之間力量對比關係對巴基斯坦越來越不利,這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未來巴基斯坦的對等威懾策略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葉海林

印巴之間,此前發生過三次戰爭,均已印度的勝利而告終。第三次印度甚至將巴基斯坦肢解。發展至今天,印度人口總量是巴基斯坦的將近7倍,國土面積是巴基斯坦的3.5倍,經濟總量更是巴的10倍之多。兩國在綜合國力上來說,根本就不在一個等量級上。印度是新興大國,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按理說巴基斯坦應該很怕印度,但是不然,巴基斯坦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強硬。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1,背靠大樹好乘涼。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這棵“大樹”就是🇨🇳。英米等國為了遏制🇨🇳的發展,將印度當做了馬前卒,而🇨🇳也為了抗衡印度及其背後的勢力,則跟巴基斯坦越走越近。並逐漸的發展成為了“巴鐵”。中巴兩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發展上都有著十分深入的合作。而最近新建的中巴鐵路,更是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友誼。而起於瓜達爾港,終於喀什的中巴鐵路,也是關係我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如果印度敢對巴基斯坦動腦筋,那麼🇨🇳絕對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2,HWQ。隨然印度政府一直對外宣稱對HWQ沒有興趣,但實際上他們發展HWQ的腳步從來沒有停下。到了1974年,在英米加三國的幫助下,印度已經建立了包括輕水堆、重水堆、後處理廠等較為完善的H能循環體系。 在1974年5月,印度進行了第一次H試驗,印度起名為“佛祖的微笑”。而巴基斯坦為了生存,且因為蘇聯解體,大量科技人員流失,使得巴基斯坦更方便的獲得H技術成為可能,在中方及大量阿拉伯國家的幫助支持下1998年5月30日時,巴基斯坦則於俾路支省卡蘭沙漠進行了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賈蓋-IIH試驗,成為了事實上的有H國家。


3,國際環境。發展,成為了整個世界的共識,而戰爭則被更多人指責。因此,在如此的國際大環境下,印度也不敢再貿然對巴基斯坦有所圖謀了。

4,印度的日子也不好過。印度本不是一個統一國家,而是在英國殖民印度之後為了便於管理,而強行統一的。印度是個多民族國家,而各個民族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謀求獨立。而印度政府對此早已經是應對不暇。

1、卡利斯坦國(錫克教):卡利斯坦,意為“純潔的土地”。其國土涵蓋今印度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喜馬偕爾邦、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等邦的部分土地。

2、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是在印度東北地區多個分離組織中的一個。該組織謀求通過武裝鬥爭來建立自治政府。

3、廓爾喀民族解放陣線:是孟加拉的民族獨立運動組織。

4、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陣線(NLFT)、全特里普拉部族猛虎軍等。

5、安得拉邦境內的泰盧固人一直以來要求獨立建邦。幾十年間,抗議示威活動不斷髮生。

6、曼尼普爾邦。




MrU9874297

印巴是傳統的宿敵,兩國多次爆發戰爭,並在克什米爾地區常年槍炮聲不斷,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仍然是誰也不服誰。

巴基斯坦“哈立德”坦克

尤其是1998年兩國相繼進行了多次核試驗,於是兩國都跨入了核俱樂部的門檻。如果說在這之前兩國還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印巴戰爭,但在這之後,就只是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局部小衝突了。這是因為,自從擁有核武器之後,誰也不敢輕易發動戰爭,因為核戰爭的風險太大,哪怕只有一顆核彈攔截不住,也會造成一個城市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這是任何一個國家也承受不了的。

印度烈火導彈

印度前國防部長帕裡卡爾曾聲稱,印度或將改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對巴方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洞朗危機爆發時曾叫囂印度能同時打贏“2.5線戰爭”的好戰人士)曾宣稱,如果印度中央政府下令,印軍會越過實控線對巴軍進行打擊,他還暗示將有可能對巴實施核打擊。但這兩位印度高官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印度政府可不敢這麼蠻幹。

印度幻影2000H戰鬥機

這就是印度的常規軍事實力遠強於巴基斯坦,為什麼巴基斯坦還這麼強硬的一大原因,就因為巴基斯坦擁有了核盾牌。

當然,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此外,南亞的地緣政治還牽涉到其他一些大國的利益,戰爭是不會輕易爆發的。


東方談武器


“印巴分治”的歷史遺留基因,導致了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近70年勢不兩立的對峙狀態,期間的3次戰爭,巴基斯坦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卻絲毫沒有挫敗巴國在軍事上針對印度的強硬態度!

印巴之間存在著民族,宗教,歷史等諸多的矛盾根源,但所有的焦點最後都凝結到了克什米爾歸屬問題之上!除了3次戰爭,兩國關係也一直在邊談邊打,時緊時緩的狀態中走到了現在,,,!

雖然巴國由於歷史原因與地理條件的限制,經濟發展狀況不盡人意,但也正是其特殊的地理條件,讓巴國在東,西,北三個方向都沒有太多的國防壓力,因此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對付唯一的死敵:印度!以至於巴國的國防政策基本點之一,其中一條就是“反對印度霸權,爭取同南亞小國加強軍事合作,共同抗衡印度”,

由於3次戰爭的失敗,歷屆軍人政府都傾向於國家軍事力量的發展,兩國甚至在的南亞次大陸上展開了小規模的軍備競賽,在這種競賽中,兩國居然都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巴基斯坦雖然整體國力不如印度,但基於對軍事力量的重視,讓他們在簡陋的條件下,也擁有了相對獨立的軍工研發體系與來自大國的合作開發,甚至從阿富汗戰爭以後,還與美國達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軍事合作,並能得到美國的軍事援助!在大國的幫助之下,巴國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與外部技術支持相配套的飛機制造能力,以及“哈特夫-4”與“沙欣-1”這樣的中程彈道導彈,巴軍甚至能將小型核彈裝載於F16戰機,並能讓其擁有精準投射能力,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突破,但對於印度來說卻最可怕的威脅!儘管是一些有明顯代差的武器,也能讓其發揮出最大的能效!

穆斯林天生的彪悍民風與長期以來的國家危機,以及長期與印度和北方的阿富汗民兵的作戰中,讓巴國軍人具備了能征善戰的軍事素養,而巴國於沙特以及海灣國家的良好關係,也讓其獲得了來自阿拉伯世界大把的石油與美元,補上了經濟發展的短板!

印度雖然也打贏了幾次戰爭,在軍事上也是該地區數一數二的強國,但進入新時期以後,由於國家全面發展與建設的政策指導,印度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經濟建設之中,對軍工科技的研發幾乎乏善可陳,以至於落下了“30年的光輝戰機,40年的阿瓊坦克”這樣的奚落!印度對武器裝備的要求大都採取“拿來主義”原則,以至於軍人對武器裝備有一種天然的陌生感,對於印度來說,武器裝備似乎是用來裝門面的,軍隊內部建設由於疏於改革,至今還不能保證緊密的指揮體系,軍種與武器裝備之間的有效配置,軍事體系仍然處於僵硬而拖沓的鬆散狀態,

相對於巴國民族的單一性,印度教派紛雜,信仰眾多,自然也就缺乏巴國強悍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多,問題也就多,教派衝突,民族衝突,民間與政府的衝突,也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政府的精力,而佔多數的佛教徒民眾,骨子裡天生的善意基因,養成了其既不尚武,也不善戰的平和民族心態,這種心態也讓後來兩國在歷次的衝突中都落於下風,這種頹式再次助長了巴國的戰鬥信心,,,!

種種條件的不力,實際上給印度軍事力量造成了一個“大而不強”的現實困境!

特別是到了新形勢下的南亞格局,西方國家雖然有意扶持印度為亞太地區的代理者,這種“關懷”也激發了印度稱霸印度洋的雄心,但正是由於這種戰略上的相互制衡,巴基斯坦也得到了其他大國的鼎力相助!


在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雖然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不大,但為了國家的發展,軍事力量仍然是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國家重器,而地區間的和平,往往也來自於軍事力量的相互制衡,巴基斯坦如果繼續保持自身不懈的努力,配合大國的支持,印度恐怕在短時間內很難用軍力威脅到巴基斯坦!但如果巴基斯坦因此而小看了印度,也許會在未來戰爭中吃大虧,雖然印度的武器大部分是買來的,但畢竟其先進程度要領先巴國很多!

冷兵器TILLLINDEMANN

首先必須明確,軍事實力弱並不代表一定要屈服。巴基斯坦有很多可以與印度一搏的籌碼。

首先是核武器:

兩國都是核大國。一旦爆發核戰,兩敗俱傷。印度或許小勝,但會被炸回到原始社會。所以巴基斯坦有厲器在手,不怕印度。其次,兩國背後的大國博弈。雙方的博弈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涉及背後各個國家的力量和利益。所以都有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