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高价位MPV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整个高端MPV市场,销量的排位的变化幅度依然非常小。GL8和本田三兄弟,依然是榜单前列的存在。

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两点:

一是途安L的稳固和别克GL6的迅速凉凉。

去年底,在别克GL6上市的头2-3个月,这款车的销量最高达到了7千台的水平,在撰写当时的销量榜单之时,小小值解读到,竞品不够努力啊,15万元左右的家用MPV市场,就途安L和别克GL6两款车在战斗,而伴随着GL6的强势入市,途安L也迅速带来了几个变化:全系标配7座、取消1.6L和1.8T仅保留1.4T动力,并且全系车型最高官降2万。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最近7个月的销量数据以后,会有一些更有意思的结论。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首先,小小值认为,不论是大众途安L,还是别克GL6的销量结果说明,这两个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合资品牌,都没有打开15万元家用MPV市场,至少能够说明这个细分市场的容量是不大的。对于7座车型有需求的家庭消费者,要么选择到奥德赛这个级别,要么被各种7座SUV转化。

其次,别克GL6为什么会呈现出高开低走的结果?原因至少有几点:

一是三缸毁所有。别克销量下滑的不仅是GL6一款车,更令人捉急的是,承担主要销量的英朗,以及一直不温不火的阅朗,销量都在下滑。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从英朗的销量走势,可以很明显看出,这是新老款切换所带来的变化。伴随着老款清库完成,新款1.0T和1.3T车型,完全不能保持从前的销量水平。

二是前期的数字游戏。正如我们此前所说,乘联会销量还是有一些水分存在的,GL6上市初期的批售给经销商的数量是比较巨大的,但伴随着年底旺季的结束,市场越发回归理性,这个水分被慢慢的挤掉了。

三是不能忽略批发给大客户的数字。近年来,汽车共享、租赁等行业是比较火热的,越来越多车企喜欢在上市初期跟这些平台批发大量新车,前期的销量数字就会更好看了。马自达CX-4批发了一嗨租车,GL6也批发了不少给安飞士,而更会做生意的吉利把帝豪EV批发给了曹操专车…

四是和小小值去年底的解读一致,也是你们更加能感知到的点:途安L的增配降价举措,还是行之有效的,让本来就不多的GL6潜客转身。

好了,结束跑题,继续说回榜单。

榜单中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传祺GM8的稳步上升。

本月,GM8的销量冲到了3000台的水平,奥德赛等合资对手们,看上去近在咫尺了。

小小值认为它的初战成功,有两点启示。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首先是产品力。GM8有着GL8的身段和空间表现,价格却比合资对手们更低,中国品牌的性价比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同时,爱信供货的变速箱,也是让家庭用户们青睐的原因之一。

其次,从长城、吉利开始,最近中国品牌们掀起了一股打造新高端品牌的风潮,长安和奇瑞也已经有了跟进的计划。但我们看看广汽传祺的高端车型,不论是GS8,还是GM8,都沿用了原有品牌,而且也都稳扎稳打,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所以小小值想问长安和奇瑞们,现有根基不扎实的情况下,就推高端品牌,真不怕倒么?

另外分享一则信息。

自动变速箱,多年以来都是中国品牌们的掣肘,最近有了转机。丰田旗下的爱信变速箱,在可靠性、经济性和平顺性上有着广泛的口碑,目前包括广汽传祺在内的多个自主品牌,销量都受到它的供货量影响,近期,丰田已经与广汽、吉利等多个合作伙伴宣布,在中国建设更多的合资变速箱生产厂。嗯,不知道除了大众集团之外,那些自主开发双离合器变速箱的厂商怎么想。

低端MPV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低端MPV榜单的排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小小值也只说两点:

一是10万元级别的家用MPV市场,潜力可能比15万元家用MPV市场更大。

这个细分市场,用户的预算是更加捉襟见肘的,不太会像15万元级别的购车用户那样,在金融方案的刺激下转投7座SUV或者更大的MPV。另一方面,因为价差不大,宝骏730的潜客们,缺很容易踮起脚转投品牌更主流、外观内饰更优秀的自主品牌。宋MAX占了先机,在整个品牌难掩颓势的大背景下,这款车型销量给了我们一些惊喜。

这也让小小值更加期待今年底,吉利MPV的市场表现。

4月MPV销量排行,途安L、别克GL6迅速凉凉?

二是730或将成为宝骏的又一个短命车型。

这个推论似乎有些大胆。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五菱宝骏的车型,似乎都很短命——不论是早期泛亚主导开发的630和610,还是后来柳州朋友主导开发的560,都没有逃脱短命的魔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宝骏730的颓势已经显现,到了本月,销量仅剩8000台了。而在前两天的轿车榜单中,宝骏310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也正如前文所说,小小值认为,宝骏这个品牌的天花板是很低的,在消费升级,自主品牌向上走的大趋势下,保持在原有的格局里,宝骏的短板越发明显。一向务实的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个品牌的天花板如何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