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香蕉發生了什麼?

喜歡網球的朋友們可能注意到,很多網球運動員如李娜在比賽間歇,比較喜歡吃一根香蕉來補充能量。香蕉這種水果,口感細膩,味道甜美,含有豐富的澱粉質,是很多朋友生活中愛吃的水果之一。無論是農貿市場還是超市裡,賣的香蕉看起來呈現出均勻飽滿的黃色,似乎是在果樹上熟透了採摘的。其實不然,香蕉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是發生了一個重要的化學過程,才有了售賣時的光澤和口感,是什麼呢?

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香蕉發生了什麼?

香蕉

那就是乙烯催熟過程

香蕉適宜種植與熱帶、亞熱帶的氣候和土壤環境,北方人吃到的香蕉,都是經過了長途的運輸來到消費者手中的;從採摘到消費者手中,運輸過程到售賣過程往往會有十幾天甚至更多天的時間,這就決定了香蕉不能熟了才能從樹上採摘下來,否則,往往還沒到消費者手中就已經壞掉了。因此,香蕉採摘時,還是青果。

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香蕉發生了什麼?

香蕉採摘下來時,還是青果

青果中還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導致香蕉很青)和果膠(導致果肉比較硬),不甜(澱粉還沒分解為糖),在運輸完成後,需要經過催熟處理,才能售賣給消費者。這時,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就登場了,那就是乙烯!

乙烯引起的化學過程

當香蕉青果遇到乙烯,神奇的化學過程開始了。水果中的各部分就像聽到進攻的號角,紛紛起身,開始了奪取成熟的戰鬥那一刻,“它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酶來分解葉綠素,甚至有新的色素產生,於是綠色消失,而代表著成熟的黃色出現;一些激酶分解了酸而使果肉趨向中性;澱粉酶把澱粉水解成糖而產生甜味;果膠酶的到來則分解掉了一些果膠,從而讓青果變軟;還有一些酶分解香蕉中的特定化合物而釋放出香蕉的獨有香味。經過這一系列的化學作用,青果從一顆乾澀的果子變成了香嫩可口的熟果。因此乙烯,是實實在在的植物成熟激素。

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香蕉發生了什麼?

乙烯:異常簡單的分子結構

催熟方法有哪些?

(1)乙烯溶液:一般用稀的乙烯溶液噴灑或浸泡青果,然後封裝起來,一段時間後,果子就熟了。

(2)用成熟的果子混放:

成熟的果子本身就含有乙烯,與青果混放,會逐步釋放出來促進青果催熟的化學過程。

(3)用乙烯利:這種物質並不是乙烯,是一種固態物質,學名2-氯乙基膦酸。它不僅自身能分解出乙烯,也能促進果實產生乙烯,在適量使用的情況下,對人體沒有傷害,但是過量使用使果實中殘留過多這種化學物質,對人體還是有上海的。

每天一個化學故事-從被摘下樹到消費者手中,香蕉發生了什麼?

催熟

就這樣,經過一系列化學過程,乙烯為我們帶來了好看又美味的香蕉。再給大家一個建議,購買香蕉時,越是長得好看的香蕉,如色澤非常均勻,一串香蕉的果皮硬度一致,基本可斷定是催熟的香蕉;而我們常說的“芝麻蕉”,基本是長熟的,或者在催熟之後長時間放置自然熟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