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大一實習,提前畢業進投行,三年省下100萬?

部分文字刊發於知乎,作者知乎id:21shots

如何提高留學性價比?如果你認同工作是學習的一部分,你可以學習實踐兩不誤!今天這位學姐從未懈怠,大一開始實習,提前一年畢業,三年省了100萬,一畢業進入摩根大通。感謝她分享了滿滿的實用經驗……

我如何大一實習,提前畢業進投行,三年省下100萬?

Joyce Long

高中獲政府獎學金留學新加坡,

美國西北大學本科,

曾就職摩根大通銀行,

WST聯合創始人。

學習和實踐如何平衡?問這個問題的人,大概把實踐放在了學習的對立面......

我的中學在新加坡度過,當中國國內的朋友為了高考奮鬥時,我在新加坡被灌輸了濃濃的務實主義思想:要讀好書,還要活得好。

在學校裡,各行業精英時不時回來做講座,有穿著很Boss的投行家,有講話嚴謹的會計師,還有西裝筆挺的律師……

他們的分享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求職規劃要趁早。

當我進入美國西北大學念大一時,我就馬上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我在第一年拿到了offer,並提前一年完成學業畢業。

這些年很多同學問:如何在大一就找到實習?

我明白這很難:剛進大學,沒有GPA,簡歷空白,也沒有可利用的社交關係。但我想說,這些並不是你不努力找實習的理由既然我能做到,我相信你也可以,關鍵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做。

我如何大一實習,提前畢業進投行,三年省下100萬?

我是如何在大一拿到實習offer的?

大學一年級本身非常重要,這一年就把你的大學生活定調了。除了吃喝玩樂,專業課不偷懶,刷高GPA也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以讓僱主知道,大一出來找實習的你,並不是為了逃避學業,反而是能力出色、勤工儉學、值得信任的好學生。

此外,你要到那些需要實習生的公司去,例如,美國硅谷有很多小的創業公司,他們非常需要實習生,對實習生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你能保證出勤就好了。不過,這樣的機會並不是每年都有,所以,下面4條途徑值得一試:

1 從校內開始:校內工作最基礎,最容易申請

學校裡的工作有幾個好處:

首先,便於你申請SSN(美國社會安全號碼),方便未來的工作;

其次,可以有工資給自己發生活費,經濟獨立是你從小孩到成人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另外:這段經歷和學到的東西,是未來面試絕佳的談資。

校內工作種類很多,有圖書管理員Librarian, 技術支持 tech support,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等。

我把它們分為兩種:主動求職和被動求職

圖書管理員、技術支持人員這些屬於被動求職,職位會在學校官網列出來,你只要申請就好。

另一類是主動求職,需要你自己主動申請,甚至創造一個崗位出來

我當年嘗試了主動求職。先是找到學校課餘學習中心語言部的負責人,跟他們說了我的想法:“你們課餘中心有韓語、西班牙語、日語等課程,為什麼沒有最熱門的中文課程?”

原來他們缺中文教師,於是我順水推舟,自告奮勇地贏得了這份工作。

我教了5個不同國籍的學生,在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獲得時薪50美金的回報,很有成就感!當時校內其他工作的時薪,一般在10美金左右。

之後,我再次嘗試主動求職。當時,研究助理RA的職位在學校裡非常熱門,很多學生都想跟著厲害的教授做研究。

因為是研究工作,所以這樣的機會往往是大三大四的學生才能拿到。

So what?不試怎麼知道不行呢?我在大一拿到了三個RA的offer,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我明白自己的優勢,我把自己的核心優勢縮小到最擅長的專業:經濟、金融、會計。

然後,在學校的目錄上,我找到了近100個相關教授的聯繫方式。然後,我開始一個一個發郵件……群發太沒誠意了,我每封email都會修改幾句,配合教授的研究方向,表示我的誠意。回覆率大概10-20%,然後約面談。

記住,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面談。陌生人很容易在郵件中拒絕你,但是如果面對面,很難看著你的眼睛說一句No。

見了七八個教授之後,三個人給了我offer。

2 社交是王道,拓展人脈最重要

社交特別重要,尤其初來乍到誰也不認識的情況下!

大一時,我開始蹭校內各種職業分享會,看著學長學姐們穿成大人模樣談笑風聲,我就在一旁學習著。

有機會的話,我也會參加各種公司的分享會,以及校友活動。當時並不清楚每個行業都是幹什麼的,但這很正常,本來就是來學習的。

參加了幾十場分享會,終於碰到一個校友聊得很好,然後我就斗膽地問她寒假有沒有實習機會,志願者機會也行,想歷練歷練,她說會幫我看一下。

然後,我就開始窮追不捨了:感謝她的分享,誇讚她的才華,甚至激動地說出,你不付錢給我也沒事,我樂意幫你幹活!!!真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勇氣。

3 創業,並不稀罕

除了自己找工作,你還可以嘗試創業。

在美國校園,大一就開始創業並不稀罕,很多學校和教授都會非常支持自己的學生創業,並提供一定的資源幫助。很多偉大的公司就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項目,然後慢慢成為舉世矚目的大公司,比如小扎創立的Facebook帝國。

美國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和開放的環境,可以發現很多機會自主創業,體驗從0到1的一個過程。

從大一開始,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先後做過文化交流項目、公益基金(還是可以給自己發點微薄的工資的:p)、線上英語教學、申請大學輔導等不同的創業項目。

更深層次的結交了一幫戰友,並且提升了自己的抗壓能力和高效安排時間的能力,也無意中成為了之後各種面試中80%以上的談資,順利鎖定工作錄取通知。

總之,大一真的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同樣的時間內,除了GPA,你完全可以獲得更多。

這個階段我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我如何大一實習,提前畢業進投行,三年省下100萬?

如何經濟獨立,給自己賺錢?

在美國讀書,無論家境好壞,都可能有壓力,因為花費還是不少的。

讀完本科需要花多少錢?

以美國西北大學為例:一年學費、食宿費、生活費……零零總在$70,000左右,4年下來就是$280,000。按照6.5的匯率來算的話需要花費182萬人民幣。

這是一筆鉅額投資(雖然還不夠在咱們魔都買個一房)。

但錢能省則省,財務獨立可以獲得很多自由度,做更多的事情。只是,如何做到呢?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1.提前畢業

我們都知道,要畢業就是要修夠規定的學分。如何提前修夠學分?

首先,可以修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 即大學預修課程來抵學分,這個在高中時就可以開始修。

其次,提前做好規劃。以西北大學為例,一般同學每學期上4門課,我給自己規劃了5門課。這5門課一定不能都是專業課。

一個學期分佈太多專業課,會抓狂的;另外,太多文科類的課程擠在一個學期,上千頁的閱讀也會讓你痛不欲生。所以,要合理分配。

正因為我提早規劃了我的課表,我大三最後一個學期就沒有任何必修課了,於是我選修了一門遠程課程,飛到美國加州硅谷,邊上課邊在創業公司實習,充實的完成了學業,也完成了去硅谷體驗的夢想。

很多同學覺得提前規劃好了,就很難去嘗試新的課程。其實你可以在大一的時候嘗試不同的課程來發掘自己的興趣點。我在大一時,修了一些不同領域的必修選修課,比如計算機科學、編程、心理學、哲學等。

雖然要提前畢業,但也不能減少大學的樂趣:)

提前一年畢業,就省下了一年學費$70000,摺合RMB45.5w。

2.實習獲得收入

我很欣賞美國教育的一點是:學校不侷限於課本知識,鼓勵大家通過課外活動和實習去學習。

而且我們作為國際學生拿SSN(社會安全號碼)是非常好的,它能夠給我們一個身份,又能積累我們的信用度,所以我從大一的時候就開始找了一些既能賺錢,又能鍛鍊自己的工作機會,包括:

1)研究助理:我做了兩個學期,每個學期大約100小時,加起來拿到了$2000,相當於人民幣13000。

2)中文語言老師:時薪是$50,我教了20小時,總計$1000,相當於人民幣6500。

3)宿舍管理員:我在大二的時候申請做宿舍管理員,主要是管理宿舍的活動和秩序,比如美國不能抽大麻,每週有一晚上需要巡邏。

這個職位不發工資,但它減免了我在西北大學的食宿費,大約$20000,摺合人民幣13萬。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職位,我認識了一群逗比可愛的宿管員們,還獨立處理過學生們各種疑難雜症,對自己的抗壓能力是一個非常好的提升。

4)創業(創業有風險,入行需謹慎):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學到了很多,瞭解到一個公司從零到有,自主學習工商、稅務、團隊管理等等。讓我發現:

事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事情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關鍵是,一個想法從0到1,你需要付諸行動:

想法是廉價的,行動才是可貴的。

三個創業項目,一開始虧損10萬元,最後盈餘10萬元。

5) 校外實習

作為一個對金融和商務感興趣的學生,實習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計劃三年畢業,我很清楚大二是我非常關鍵的一年: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實習機會。

這裡省略掉找實習的各種磨難,直接跳到結果 -> 當時拿到了高盛以及摩根大通的實習

實習了4個月,平均工資一個月6萬人民幣,總計24萬元 。

大三最後一個學期我通過和校友聯繫拿到了加州一個創業公司的offer。我很嚮往硅谷那邊的氛圍,雖然工資不高,但是這段時間我認識了很多厲害的人,比我在學校裡看課本學到的更多,更有趣,相當於上了一個創業101的課程。

因為那個學期本身就是兼職學生,學費省了3萬元,工資每月一萬,總共實習了兩個月。一共省下5萬元。

這五項總計賺了1.3w+0.65w+13w+10w+24w+5w等於53.95w,和那一年省下來的45.5萬學費,合計約100萬人民幣。

寫在最後

在美國的三年,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三年的實踐,既幫我省了錢,又充實了我在美國的生活。

美國教育的核心價值是自由和多樣性,它並不僅僅體現在書本上、不是體現在4.0的GPA上,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實踐當中。

衷心祝願大家擁有精彩的留學生活,能夠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和職場,哪怕是和街邊一個普通老奶奶聊天,你都可能發現很多。

還是那句話: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