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上東門》——漢末文人的彷徨

《驅車上東門》——漢末文人的彷徨

一個王朝的交替時期,必將產生許多思想的躁動,百家爭鳴是一次大規模的躁動,東漢末年也是文人群體的一次思想展示。因此《古詩十九首》就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它當中的一些作品已經顯露了魏晉文學的風格,包括創作者對人生的思考方式。

《驅車上東門》這首詩初讀讓人覺得很頹廢,在這首詩裡看不到什麼希望,但這恰恰反映了漢末文人的普遍情緒。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迭,聖賢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這首詩的作者背景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能感受到他內心的彷徨。駕著車往洛陽城東門而去,遙望城外的墓群。作者一個人出城來到一片墳地,為什麼呢?往下看我們會發現作者不是要祭奠誰,純粹只是漫無目的地遊蕩。這有點像後來的阮籍,一個人駕車遊走在曠野鄉間,一直向前,直到沒有前路了,嚎啕悲鳴一番,再換個方向遊蕩。阮籍是魏晉時期的文人,但漢末和魏晉文人對於社會、對於生命的看法很相似,就是懷著對生命意義的質疑,這是戰亂背景下文人的一種精神創傷。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浩浩天地,陰陽交替,生命就如朝露易逝;人生匆匆好像寄宿,沒有誰的壽命和金石一樣堅固。生命如朝露,曹操在《短歌行》中也發出過同樣的感慨,追問人生的終點和意義,這是漢末文學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驅車上東門》——漢末文人的彷徨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文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彷徨和迷茫。這就是文學在這一時期文人化的體現。老百姓不會想這個,誰坐江山其實與老百姓沒有多大關係,老百姓要的是吃飽穿暖。社會變革所帶來的種種流弊和嬗變,只有敏感的文人能體察到,而文人大部分又沒有能力改變局面,因此就只能彷徨下去。中國文人這樣的命運從屈原開始傳承了千年,他們可以用文學作品影響歷史,影響統治者,但改變不了歷史,後來偉大如魯迅,他的筆可以戳穿國民黨的皮囊,但真正想要創造歷史,還需政治家。

這是文人的偉大,也是文人的渺小與無奈。

於是《驅車上東門》的作者最後這樣說:“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不如飲著美酒,穿著華美的衣裳及時享樂。到了魏晉,文人們很多也繼承了這樣的思想,但是這樣的思想很矛盾,他們看待世界既現實又虛無,他們能認清社會的黑暗和殘酷,看透了生命的無常,但他們是不是一味厭世呢?也不是,他們追求行樂,而且追求瘋狂、長久的行樂,漢末魏晉盛行服食五石散,渴望長生,你看他們活得多辛苦,人生似乎沒有意義,又拼命追求長生。但其實這些也都是表象,這些文人通過作品其實也在批判,在控訴,因為在他們自己看來,是當時的社會,當時的統治者讓他們活得沒有價值,所以漢末文人群體的彷徨,是對自身價值被壓抑的自憐,也是一種獨特的反抗方式。這種反抗,到了魏晉的竹林七賢那裡,更加極端和張揚,後面我們就將進入文學發展的新階段——中古期,先從魏晉時代看去。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再見!

《驅車上東門》——漢末文人的彷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