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上东门》——汉末文人的彷徨

《驱车上东门》——汉末文人的彷徨

一个王朝的交替时期,必将产生许多思想的躁动,百家争鸣是一次大规模的躁动,东汉末年也是文人群体的一次思想展示。因此《古诗十九首》就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当中的一些作品已经显露了魏晋文学的风格,包括创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方式。

《驱车上东门》这首诗初读让人觉得很颓废,在这首诗里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这恰恰反映了汉末文人的普遍情绪。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这首诗的作者背景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彷徨。驾着车往洛阳城东门而去,遥望城外的墓群。作者一个人出城来到一片坟地,为什么呢?往下看我们会发现作者不是要祭奠谁,纯粹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荡。这有点像后来的阮籍,一个人驾车游走在旷野乡间,一直向前,直到没有前路了,嚎啕悲鸣一番,再换个方向游荡。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文人,但汉末和魏晋文人对于社会、对于生命的看法很相似,就是怀着对生命意义的质疑,这是战乱背景下文人的一种精神创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浩浩天地,阴阳交替,生命就如朝露易逝;人生匆匆好像寄宿,没有谁的寿命和金石一样坚固。生命如朝露,曹操在《短歌行》中也发出过同样的感慨,追问人生的终点和意义,这是汉末文学对魏晋文学的影响。

《驱车上东门》——汉末文人的彷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就会产生这样的彷徨和迷茫。这就是文学在这一时期文人化的体现。老百姓不会想这个,谁坐江山其实与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老百姓要的是吃饱穿暖。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流弊和嬗变,只有敏感的文人能体察到,而文人大部分又没有能力改变局面,因此就只能彷徨下去。中国文人这样的命运从屈原开始传承了千年,他们可以用文学作品影响历史,影响统治者,但改变不了历史,后来伟大如鲁迅,他的笔可以戳穿国民党的皮囊,但真正想要创造历史,还需政治家。

这是文人的伟大,也是文人的渺小与无奈。

于是《驱车上东门》的作者最后这样说:“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不如饮着美酒,穿着华美的衣裳及时享乐。到了魏晋,文人们很多也继承了这样的思想,但是这样的思想很矛盾,他们看待世界既现实又虚无,他们能认清社会的黑暗和残酷,看透了生命的无常,但他们是不是一味厌世呢?也不是,他们追求行乐,而且追求疯狂、长久的行乐,汉末魏晋盛行服食五石散,渴望长生,你看他们活得多辛苦,人生似乎没有意义,又拼命追求长生。但其实这些也都是表象,这些文人通过作品其实也在批判,在控诉,因为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统治者让他们活得没有价值,所以汉末文人群体的彷徨,是对自身价值被压抑的自怜,也是一种独特的反抗方式。这种反抗,到了魏晋的竹林七贤那里,更加极端和张扬,后面我们就将进入文学发展的新阶段——中古期,先从魏晋时代看去。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再见!

《驱车上东门》——汉末文人的彷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