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

“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

“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踏实”

寿光日报讯 张俊林,1955年10月生于营里镇东中疃村,从做“赤脚医生”开始,已经为村民服务了四十余年。

四十余年矢志不渝的情怀,四十余年奔波忙碌的身影,四十余年默默无闻的奉献,他把人生中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了钟爱的乡村医疗事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长年累月的付出诠释了什么是敬业爱岗,什么是无私奉献,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称赞。

医疗工作不分内外

村民健康不分大小

东中疃社区卫生室服务范围涵盖近2300人。无数个春夏秋冬,张俊林尽职尽责地为2300名父老乡亲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并担负着疫情报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在村里是个有名的热心肠。

“社区里有近五百名孕产妇和135名0至6岁儿童,有180多名高血压患者,有65名糖尿病人,还有12名重性精神病人。”张俊林对村里需要随访的乡亲如数家珍,这些数字不仅代表着张俊林的敬业精神,更彰显了他关注村民健康的“大爱”。

在张俊林的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他的“亲人”。“远亲不如近邻,只要老少爷们需要咱,咱就得去。”一句话,折射出他的工作态度,也成了他的行医准则。记不清多少寒冬,也数不清几个酷暑,张俊林风里雨里“闻病而动”,村民一个电话或者一声呼喊,他都会上门服务。

这样的乐于助人之举,张俊林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病人家属送礼感谢他,他总是一次次婉言谢绝:“这都是自己应该干的,没什么好感谢的。”

四十余年如一日

用心守护村民健康

“有张医生在,我们心里就觉得踏实,他是真的用心在服务。”村民们这样评价张俊林。

“所有的奖项都代表着一种认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我必须鞭策自己做得更好,不辜负这一份信任,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张俊林说。

张俊林这样朴素的乡村医疗工作者,展示出让人敬佩的朴实、朴素之美。“做乡村医生,品德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对乡亲要有社会公德,对工作要有职业道德。”张俊林朴实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兢兢业业、爱岗奉献的白衣使者的光辉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