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十幾年正規而良好的文化教育之後,才華出眾的蘇軾與弟弟蘇轍在父親蘇洵的帶領下,來到京城開封參加科舉考試。面對人生旅途中的這第一次重要挑戰,蘇軾兄弟在這場至關重要的科舉考試中會有怎樣的表現?
科舉考試分了三步,其實就是三道關。第一道關,先得參加首都開封府組織的舉人考試。得先成為舉人,身份變了才能往下接著考。這一關真是小菜一碟,蘇軾、蘇轍兩兄弟輕鬆過關,對他們來說這都不是事。
第二關,是禮部組織的考試,相當於我們現在教育部組織的高考。這次考試出了個作文題,挺難的。題目名稱是《刑賞忠厚之至論》,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請您論述古代君王在獎懲賞罰的方面都是本著寬大為懷的原則。
這個題很刁,得有很豐富的歷史知識還得有一定的理論水平,才能把這篇文章寫好。當時,主考官當朝的翰林學士文壇領袖歐陽修看到了蘇軾的考卷。這作文寫的是真不錯,立論高遠層次清楚,文字老道頗有些大家風範。
歐陽修把文章給幾個副考官看了看,意見比較一致,覺得這個人應該拿第一名。歐陽修拿起筆來,準備給他來個第一名。筆拿起來還沒落下去,就琢磨這文章寫的太好了,肯定是我的弟子曾鞏寫的。
歐陽修一想,這問題很嚴重啊,這要是我給我的學生得了第一,將來傳出去豈不說我們師徒之間相互串通徇私舞弊?這不行,我的名聲和我學生的名聲都毀了,我得大義滅親、忍痛割愛。於是乎,蘇軾寫了一個第一名的文章,所以得了個第二名。
冤死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第二關是過去了。到了第三關,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蘇軾、蘇轍兩兄弟也順利過關,被授予了進士及第的光榮稱號。
閱讀更多 熬哥聊故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