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千年总结下的每个年龄段,人该有的样子

孔子:千年总结下的每个年龄段,人该有的样子

这是孔子在自述一生今人可为对比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如何去理解这句话,以及每个年龄段一人该有的样子和境界

孔子十五志于学,立下志向,找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业。反观今日我等十五岁大多懵懂,尚在学校,或懵懵懂懂、或啃书饮风、哪里知道什么志向和人生事业。

二十弱冠:当思考人生与志向,并为之勤奋努力。

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

而我们应当具备一定社会阅历和社会交往能力,不出错也不出格,有相对成熟的想法和行为举止;再加上二十岁至三十岁十年的勤勉应当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绩。

四十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美丑...)。

我们在这个年纪当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世界上的事情和人当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能力。不再是年青时那么容易被人煽动,人云亦云而随波逐流。

五十知天命:

在次年纪当有:世界上的事并非事在人为,理想不一定能实现,但仍要满怀希望的去做。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六十耳顺

到了六十岁,人变得“中庸”了,什么话都能听得下去,也能辩明其事非曲直。他人嬉笑怒骂我自泰然处之。

心里平静不是心如止水,死气沉沉,而是很活泼,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是非了。到这个境界,当是镇定自如,波澜不惊,可以举重若轻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从心而欲。

七十随心所欲

有了人生前面的积淀,七十岁亦是看透,生活从心而来,当有超然世外的境界。

孔子:千年总结下的每个年龄段,人该有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