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足球天赋?

fesyp

所谓有天赋就是一学就会,就是对其领悟能力,花很少的时间就能比别人更熟练,并且有更深的参透性。

拿足球来说的话,最简单的就是把足球给孩子,看他运球、控球的能力,如果很流畅,很得心应手,一学就会,那一定是有天赋。另外,足球是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也是足球天赋的一种,倒不是说要有多快的速度多强壮的身体,起码做动作要协调自然且看着有灵性。另外就是对足球的领悟力,也可以称其为球商,小孩子当然不会有很强的阅读比赛能力,但他的天赋会体现在某些技术运用上,我们称其为“意识”,比如合理的传球与带球及跑位等,让人看出他是有想法的,起码不是在胡踢。这些条件可以称其为足球运动员该具备的最基础的条件。

但是一定记得,天赋只是基础,没有后天的努力,天赋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如果发现孩子有足球天赋,最好尽早培养,以免磨灭了这种难得的天赋。当然,大部分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有天赋的,从小开始培养足球意识,练习基本技术,只要让他热爱踢球,未来长大也一定可以成为了不起的球员。


球为我狂

小孩子刚开始接触足球不要刻意在乎有没有天赋,能够让孩子从心底热爱足球以及能专注的投入到日常的训练中才是重要的,唯有彻底的热爱才能忘我的付出,这是比天赋还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说天赋,个人理解:即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简单说有天赋就是在专注的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注意要专注),能完成的优于常人水准。所以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以及专注程度则体现出天赋的高低。如果想要一个量化的标准,那就参考孩子的成绩吧(绝大部分人适用,极少数bug级的就算了),扯到学习成绩上可能有些人要开喷了,但这确实是衡量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参考。回顾踢球的经历(校园足球)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技术好、意识好的孩子(极有天赋的)那可都是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当然也有个别稍逊的,但往往这些有技术有意识的孩子的身体素质条件又很一般或是很差而且性格上多少都有些腼腆…,最终他们凭借着优异的头脑和老师父母的殷殷教诲投奔了各大高校,而身体素质条件非常好的孩子却又缺乏技术和意识,但其中有些孩子则凭借着对足球的热爱和努力拼搏进了职业梯队。不可否认现代足球的发展对球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少儿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这些年龄段来说,身体上的优势对比赛过程和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也导致了有些所谓的青训教练为了出成绩选择球员时过分的强调身高和力量等身体条件。只抓现成的不注重循序渐进的培养锻炼身体机能,这也是我们青训所欠缺的方面之一。青少年时期可以用身体弥补头脑,但到了成年时期大家身体都差不多了甚至强于你,头脑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有时候看国内球员不管是小技术还是大意识都欠缺不少。中国足球要和各大高校抢人才啊。

如果想让孩子成为职业球员那从小也要针对他的身体在饮食和机能上有长远和科学的训练规划,以及头脑的逻辑思维训练也要有,家长们要放心聪明的孩子踢球是不会影响学习的(注意聪明和调皮捣蛋是两回事),但要注意伤病从小就要注意这是影响足球生涯的主要障碍。如果水平尚可尽量让孩子和高年龄组的一起训练比赛,不要说什么拔苗助长,对抗型的竞技体育不和高手过招怎么提高水平和你打怪升级一个道理。总儿言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球员天赋不是必要条件,但一颗热爱足球的心必不可少!


I------I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足球天赋?标准不同则选择不同!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选材体系,根据足球发展进程变迁、人类物种进化的情况、族群体质改善状况等,都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足球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各国都认同的,例如判断孩子有没有足球天赋而言还是有迹可循的。


判断标准

一、足球悟性(高智商不一定有高球商):经常会有人说踢足球的都是智商不够用,文化知识匮乏,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智商体现的方式有很多,你的IQ指数高可用在数学上、计算机上或者是其他很多方面表现出来,足球运动员在书本知识上很多会有欠缺,因为从小就会将很多人用在“文化课”的时间用来踢球这项技能学习上,有影响一定是必然的,但很多书本知识好的人到了球场就显得行动迟缓、四肢僵硬不协调、反应速度等很多方面欠缺,道理是一样的,领域不同所反映出的智商也就不同,所以用所谓常识性的去评判有失公允。


在判断孩子有没有足球天赋的重要观察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些孩子在接触足球时表现出的状态不同,比如有些腼腆害羞、有些热情好动,有些见了球就去抱妈妈大腿、有些则开始场上飞奔,这只是一种反应罢了,有可能是因为对环境不熟悉或者还没有适应的关系,如果单纯按照这个来判断是欠缺经验的,真正评判的应该是看孩子在适应环境和教练后,教练教授他技巧时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过后复查时的重复能力。有些孩子一教就会,过后还能记得要领,在熟悉后更能在实战中运用,这是一种表现“足球悟性”的判断标准之一。这里说的是足球悟性或者也可以说智商,不代表常规的,但通常智商有时候代表学习能力,这样的人在其他领域相信也会有较好的成就。


二、足球性格(不是有脾气的就一定是好球员):足球要有张扬的性格、要有匪气、要有霸气,这种说词很多人认可,这个只能从一方面反映出足球跟人的印象,或者说是这些人心中的足球就是这样,但是足球性格涵盖的远比这个多得多,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足球天赋也要从性格分析。比如他的性格是否会影响到其他球员的正常表现,这类的例如负面情绪爆棚、自我意识特别突出以致影响到其他人、个人能否融入到团队当中的团队意识或

牺牲精神、稳定的心理状态及抗压性等方面。这里特别要说下自我意识,很多人知道我大学学习的是心理学,后期也有自修,对于青少年来说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的自我意识强弱是不同的,幼儿时期表现的自我意识通常都比较强,凡是愿意争个排头,做示范愿意争先表现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有些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成个人的性格特征,在足球范畴里需要自我意识既所谓的表现欲,只要不伤及球队及其他球员,是可允许的范畴。


三、身体协调性(并不一定人高马大就一定是好球员):一直以来有个有趣的误区,很多家长让孩子打篮球,觉得打篮球会长大个儿。(学篮球无错、希望长大个儿也无错),只是有个常识性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运动都会促使孩子身体发育,而通过运动的可能会使孩子在发育期几个阶段多增长2-3厘米,但是通常只有大个儿(大概率190CM)才能打职业篮球,而不是打篮球就能长大个儿,这个是职业特性决定的,不是运动决定的。足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体育运动,是因为它的包容性更强,你可以是1米5也可以是2米,而且足球运动所带来的运动身体机能表现上也是最好的之一,更确切的说是最全面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具备足球天赋也要看他的身体表现,这不是单看身高马大、而是要从全方面去衡量,比如他的肢体协调性、灵活性、神经反射速度、思考能力及速度、应变能力,身体机能方面包括速度、姿态等等,单一的判断都是有失公允。


四、过早下定义都是错误:一般只能通过几种表现去评估孩子是否有运动天赋,但不代表随着身体发育就一定不会有所改变,就好比兴趣爱好一样,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失去兴趣,运动天赋通常来说有一定延续性,但也跟后天营造的环境有关,比如父母持续的支持和培养、周边环境呢的影响、身边人的氛围等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过早的下结论一方面会给父母提供错误的暗示,一方面也不客观,喜欢足球的孩子很多,能够坚持下来的则因素众多。



张笑飞

热爱是最好的天分!我带队发现一个小球员的弟弟天天在旁边玩,后来就跟他妈说两兄弟一起训练,结果这孩子好有天分,刚训练没多久,带出去踢比赛,2年级中场带球过掉对方5年级的射门球进。每次训练都会哭,每次休息不到一分钟又投入训练,入选u10省队,只要青训教练用心带,肯定会发现有些球员与众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