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胎儿期注意排查这种病,及时治疗很重要,搞不好要换肝!

宝宝胎儿期注意排查这种病,及时治疗很重要,搞不好要换肝!

1、胆总管囊肿:亚洲人更高发的先天性疾病

胆总管是肝脏和肠之间的管道。

胆总管扩张,一般表现为囊性肿物,就称为胆总管囊肿(胆管扩张症)。

腹痛、黄疸及腹部包块为本病的3个典型症状。这种病在亚洲东方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白人,发病率约在1/1000至1/5000之间。

  • 胎儿为什么会发生胆总管囊肿?

目前认为胆总管囊肿为胚胎性疾病,如果胆总管先天性狭窄或堵塞,胆总管在胎儿13-16周的时候开始排泄胆汁,胆汁无法顺利流向下端的肠道,胆总管就会扩张形成囊肿。

2、确诊很重要:最早胎儿15-20周就可发现

胎儿胆管在胚胎4周开始发育,5周已经形成,约在孕8周时肝内胆小管形成,但直到13-16周胆管才与肠管相通,此时胆汁才开始分泌并排泄至肠道。如果胆总管有狭窄或堵塞,胆总管扩张形成囊肿,那么最早在胎儿15-20周就可以发现胆总管囊肿。

目前通过孕期胎儿产前三维B超可以初步确定。

  • 彩超发现胎儿疑似有胆总管囊肿怎么办?

首先要确诊。发现腹腔有囊肿,第一步要确定它与肝脏的关系,第二步要确定是哪一种疾病,比如是肝内还是肝外的胆管扩张?要注意与肠系膜囊肿、肾囊肿、囊性畸胎瘤等进行鉴别,但主要是和胆总管闭锁型胆道闭锁的鉴别,因为后者B超表现与胆总管囊肿几乎一致,而预后极差。

3、鉴别更关键:如果是胆道闭锁,需要肝移植

在确诊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鉴别胎儿胆总管囊肿和胆道闭锁,那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胆总管囊肿VS胆道闭锁

  • 超声下胆总管囊肿的胆囊可清楚显示,胆道闭锁的胆囊显示不清或未见;

  • 胆总管囊肿可随着孕期逐渐增大,胆道闭锁则无明显增大;

  • 生后胆总管囊肿黄疸多数不明显,黄疸呈波动性,时重时轻;胆道闭锁黄疸早期发生,进行性加重,肝功能受损重。

  • 胆总管囊肿与胆道闭锁的预后不同,这是最关键的区别

胆总管囊肿是因为胆总管远端狭窄或胰胆管合流异常引起,重建胆道可完全治愈。而胆道闭锁由于肝内胆管发育畸形或闭锁,肝内外胆道胆汁排泄中断,胆道重建仅仅只能引流极少胆汁,延缓肝硬化进程,最终必须行肝移植手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因为解剖精细准确、手术创伤小、对其他脏器影响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极少、伤口隐蔽美观,所以是首选最佳方案。

5、时机要尽早:宝宝多大做手术最好?大一点行不?

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子会有肝纤维化,10%的小孩会有不同程度肝硬化。拖太久,可能会出现反复腹痛、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黄疸、不可逆性肝功能损害,囊肿逐渐增大可致破裂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严重时危及生命,少数患者甚至发生癌变。

有一个病例,怀孕时候囊肿有长大,出生后没有长大,肝功能也还可以,结果还发现是一例Caroli’s病。还有一个病例,以为是胆总管囊肿,结果找到我时发现是胆道闭锁。

所以,能早点就早点,不要以为孩子大一点更好。

专家简介

宝宝胎儿期注意排查这种病,及时治疗很重要,搞不好要换肝!

乐盛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